|
板凳

樓主 |
發(fā)表于 2007-12-15 09:28:23
|
只看該作者
最近有人提出了是否有必要對母豬和小豬投給大量藥物的問題。如果豬早期斷奶并從其懷孕-產(chǎn)仔群移到另一個場能否獲得同樣的利益?于是創(chuàng)造出多點生產(chǎn)(Multiple-Site Prodction)和隔離早期斷奶(Seregated Early WeaningSEW)新名詞來取代這種管理程序兩點生產(chǎn)(Two-site production)(圖1)指懷孕-生產(chǎn)設施在一個地點而哺乳-生長-肥育的設施在另一個分開的隔離地點的系統(tǒng)三點生產(chǎn)(three-site production)(圖2)進一步分離再將肥育設施和哺乳-生長設施分開點之間的距離即隔離的距離不等理想的點間距離在2英里以上但是一個豬場的點間距離最好盡可能遠些有些豬場由于地盤不夠或相鄰豬場太近不適合多點生產(chǎn)
222.JPG (5.3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07-12-15 09:28 上傳
333.JPG (8.51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07-12-15 09:28 上傳
在Kansas州立大學的試驗中從感染多種疾病的豬場采用了本法飼養(yǎng)的豬比同豬場常規(guī)飼養(yǎng)豬在77日齡多增重37磅。豬在5到10日齡斷奶運送到隔離哺乳豬舍,早期斷奶需要最好的護理設施需要特殊的復合日糧。死亡率已不成問題。事實上吃特制日糧和最好環(huán)境中的早期斷奶豬的死亡率常較低。 由于改良藥物早期斷奶的費用估計每頭豬接近5美元,性能差別相似,因此隔離早期斷奶管理日見增多。
隔離早期斷奶和早期斷奶的程序相似,但母豬或小豬不投給大量藥物另外豬一旦放入群內(nèi)就以全進-全出生產(chǎn)方式維持在該豬群內(nèi)當母源性保護抗體一直維持高水平時早期斷奶就能防止疾病的垂直傳播,豬群隔離防止病原菌的側面?zhèn)鞑プ畛R姷氖切∝i在14-16日齡斷奶。但是有些生產(chǎn)者在5-10日齡就斷奶斷奶日齡取決于設施和欲清除的病原。
Kniffen和Purdue大學的試驗顯示改良藥物早期斷奶無藥物隔離早期斷奶之間的生產(chǎn)性能沒有差異。它們都不能清除早期斷奶豬的豬副嗜血桿菌或豬鏈球菌。在10周齡時隔離的早期斷奶豬比傳統(tǒng)斷奶豬增長7磅,在原圈常規(guī)飼養(yǎng)的豬死亡率為4.5%而隔離哺乳豬只有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