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hi: :hihi: 禽流感的診斷要點和有效預防措施[p]
禽流感診斷與防控要點 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禽類的一種急性傳染病,最早于1878年發(fā)生在意大利。它既可發(fā)生于禽類,又可發(fā)生于哺乳動物。近年來,禽流感疫情的發(fā)生越來越頻繁,發(fā)病的地區(qū)也越來越多,受疫情影響的范圍越來越廣。禽流感在造成巨大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的同時,也威脅著人類的生命安全。因此,我們有必要了解禽流感,做好禽流感防治工作。
一、禽流感的流行病學特點
1.傳染源:主要是病禽和帶毒禽鳥。病毒可較長時間在污染的糞便、水等環(huán)境中存活。
2.易感動物:家禽和多種鳥類易感。部分水禽和野鳥帶毒而不發(fā)病,是禽流感病毒的主要自然宿主。
3.傳播途徑:主要通過接觸感染禽只或其分泌物、排泄物和其他污染物而引起,經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
4.流感病毒本身的毒力是禽類發(fā)病和死亡的決定因素,往往高致病力的毒株(如H5)傳染性更強,家禽也易感染。
5.本病發(fā)病急、傳播快,大、中、小禽只均可發(fā)生,且伴隨高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
6.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以冬春季多發(fā),常發(fā)于天氣突變時。
二、禽流感的主要臨床癥狀
1.潛伏期從幾小時到數天,最長可達21天。
2.雞只突然死亡,高死亡率;病雞精神極度沉郁,不吃不喝,頭臉水腫,冠髯發(fā)紺,腳鱗出血,神經紊亂。
3.鴨鵝等水禽有明顯神經癥狀,腹瀉,可出現(xiàn)角膜炎癥,甚至失明。
三、禽流感的主要病理變化
1.全身組織器官嚴重出血,特別是腺胃乳頭與十二指腸、呼吸道黏膜、心冠脂肪與心內膜。
2.胰臟沿長軸常有淡黃色壞死斑點和暗紅色出血區(qū)域。
3.種雞和蛋雞可見卵泡充血、出血、萎縮、破裂,輸卵管中可見乳白色分泌物或凝塊。
4.水禽在心內膜還可見灰白色條狀壞死灶。
5.急性死亡病例有時未見明顯病變。
四、與其他禽病的鑒別診斷
1.與新城疫的鑒別要點:一方面禽流感病禽常見胰臟壞死,出血,腳鱗出血,腫頭,而新城疫較少見到。另一方面,發(fā)生新城疫時常可監(jiān)測到其抗體的異常變化,如抗體水平極不整齊,抗體效價高的可達1∶256以上。而且緊急接種LaSota疫苗或I系疫苗就可控制疫情。若將禽流感誤診為新城疫而緊急接種LaSota疫苗或I系疫苗時,會加重病情。因此,當禽群有新城疫癥狀,而新城疫抗體正常的情況下應懷疑感染了禽流感。
2.與傳染性喉氣管炎的鑒別要點:傳染性喉氣管炎多發(fā)于大雞,會咳出帶血痰液,很少見到消化道癥狀,發(fā)病率低,病死率高。禽流感在各天齡的雞群中均可發(fā)生,兼有呼吸道癥狀和消化道癥狀,發(fā)病率、病死率都很高。
3.與慢性呼吸道病的鑒別要點:低致病性或非典型性禽流感病雞以呼吸道癥狀為主,上呼吸道炎癥明顯,拉青色水樣糞便,死亡率超過30%。慢性呼吸道病也有呼吸道癥狀,但以嚴重的心包炎、腹腔炎和氣囊炎為主,心包膜增厚,氣囊上常見黃白色干酪樣物,該病對一些抗生素敏感,可以治療。
4.與減蛋綜合征鑒別要點:產蛋雞感染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時會引起產蛋量急劇下降,呼吸道炎癥,死亡率不高,病雞產下的蛋可見蛋殼顏色變淺或呈花斑狀。減蛋綜合征病雞沒有呼吸道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產蛋量達不到高峰,產出的蛋以畸形蛋、軟殼蛋為主。
五、免疫要點
1.現(xiàn)可使用的禽流感疫苗為滅活油乳劑疫苗,多為針對H5、H9的單價或多價疫苗。肉雞在第10天齡進行第一次免疫,劑量為0.3毫升/只,在第35~40天齡作第二次免疫,劑量為0.5毫升/只,種雞蛋雞應在開產前一個月作第三次免疫,其后每3個月加強免疫一次。肉鴨于4天齡左右免疫一次即可,劑量為0.5毫升/只,種鴨應于20天齡免疫第二次,然后在開產前免疫一次,產蛋中期免疫一次,每次劑量0.8~1毫升/只。鵝的免疫程序同鴨,劑量稍大,小鵝用量為0.5~1毫升/只,大鵝劑量為1~2毫升/只。
2.免疫注意事項:①首免時間以10天齡較為合適,因雛禽免疫系統(tǒng)發(fā)育不成熟,過早免疫誘導形成的保護作用較弱。②加強疫苗接種后15~20天內的管理,因首免禽流感疫苗經15~20天才能產生較好的保護作用,這段時間內雛禽對禽流感病毒是易感的。③免疫效果的好壞一般以HI抗體效價來評估。一般來說,當HI抗體效價在1∶64以上、整齊度較好時禽群免疫才算合格,因而有條件的禽場應加強免疫監(jiān)測,了解禽流感HI抗體水平,以便適時免疫。④免疫接種前后應避免禽群發(fā)生其他疾病,特別是傳染性囊病等免疫抑制性疾病,這些疾病會抑制免疫系統(tǒng)對抗原的反應,使免疫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六、其他防控措施
1.嚴禁豬禽混養(yǎng)或水禽與雞混養(yǎng),避免不同種類動物間流感病毒的傳播,防止流感病毒抗原重組變異。養(yǎng)有犬只的養(yǎng)禽場應將犬只拴住,限制它的活動。
2.養(yǎng)禽場應有防鳥設施,避免野鳥進入禽舍。
3.禽流感病毒抵抗力較差,對消毒靈、漂白粉、百毒殺、過氧乙酸等多種常用消毒藥物敏感,直射太陽光也易將病毒滅活。因而養(yǎng)禽場應制定合理的衛(wèi)生消毒制度,提高環(huán)境控制水平,凈化飼養(yǎng)環(huán)境,特別是外來車輛的消毒,避免外來車輛帶進禽流感病毒。
4.做好其他禽病的防控?,F(xiàn)場和實驗室研究表明,其他禽病的發(fā)生會降低家禽抵抗力,使禽類對禽流感病毒更易感染;而且,禽流感病毒感染雞群后引起的損失與其他禽病的合并和繼發(fā)感染有很大的相關性。因此,我們在防控禽流感過程中,不能忽視普通、常見禽病的預防,不能顧此失彼,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