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239|回復: 6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黃鱔的高產(chǎn)技術要點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08-3-10 11:44:0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 鱔池修建

  選擇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質無污染、避風向陽的地方,鱔池最好為橢圓形或切角的長方形,每口池以15—30m2為佳,池底用磚或石塊砂漿砌,用水泥勾縫,池邊墻頂做成“T”型,新池建好后用水浸泡一周,后添入30—40cm的泥土。放苗前周用每平方0.2公斤的生石灰消毒,水深為20—30cm,并鋪設水花生,覆蓋面20%,水花生進池時注意消毒,再用水沖凈。

  二、 鱔種的來源與放養(yǎng)

  主要來源于市場收購,要求無病無傷,活動正常,規(guī)格基本一致的鱔種,放養(yǎng)前還須進一步篩選,用一個大容器配成3%的食鹽水,放入鱔種,游動正常的做為養(yǎng)殖對象,跳出盆外的或不動的則淘汰。放養(yǎng)時水溫要超過15℃,不宜太早,一般每平方放養(yǎng)2—3公斤,以每公斤25—35尾為好,不同規(guī)格切忌混養(yǎng),鱔池中搭配放養(yǎng)泥鰍,比例為鱔:鰍等于3:1,起到增氧、去污的效果。

  三、 日常管理

  鱔種入池要進行餌料的馴化保證其定點、定時、定質、定量,做到科學喂養(yǎng),一般日投喂量為鱔魚體重的6—10%,或配合飼料4—6%(2天一次),日投喂量隨溫度上升而提高。由于投飼量大,水質極易惡化,20℃以下一般一周換水一次,高溫時1—2天即換水一次,及時的撈殘餌、排污、適時注水升高水位,不超過30cm,換水時要注意溫差不能超過5℃,引用外河水時要用篩絹過濾,防止敵害生物的侵入,加水量不超過原池水的1/4,要及時的搞好遮蔭工作,避免陽光直射,除此以外還須注意防逃、防盜,防毒等。

  四、 疾病防治

  由于獲得高產(chǎn),密度相應增加,病害較多,要注意觀察,做到“有病早治,無病先防”的原則。防病時定期潑灑抗菌藥物,一般半個月用0.1ppm的漂白粉全池潑灑,餌料中定期的加拌抗生素,提高抵抗力,發(fā)現(xiàn)寄生蟲疾病時用敵百蟲拌餌投喂或全池潑灑。在養(yǎng)殖中,疾病防治尤為重要,只要進行科學的喂養(yǎng)管理,經(jīng)濟效益一定會顯著提高。

  總之黃鱔養(yǎng)殖要有超前的憂患意識,科學的喂養(yǎng)體系和良好的管理措施,才是獲得高產(chǎn)高效的保證。
中國畜牧人網(wǎng)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fā)
發(fā)表于 2008-3-10 12:45:46 | 只看該作者
學習中,有沒有更詳細的?
板凳
發(fā)表于 2008-3-30 08:29:39 | 只看該作者
真象領導講話,說得也太少太簡單扼要了吧
地毯
發(fā)表于 2008-3-31 09:50:05 | 只看該作者
樓主,詳細點就好了?。?!
5
發(fā)表于 2008-3-31 11:35:33 | 只看該作者
同感,是該詳細些,學習中
6
發(fā)表于 2008-4-19 08:51:14 | 只看該作者
請詳細點,我們都是做具體工作的。
7
發(fā)表于 2009-6-3 09:08:02 | 只看該作者
現(xiàn)在有黃鱔養(yǎng)殖的培訓班,那都是騙子,我就是受害者,和我一起去學的有5個,還有我找過的10多個,,都失敗了,,是因為技術行不通,被騙了。。
建議想養(yǎng)黃鱔的朋友,吸取我的教訓,1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lián)系我們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10 13:59,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