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豬的助產,根據(jù)產前檢查結果,除膀胱積尿性難產需要先行導尿和產力弱性難產可以多次適量注射縮宮素助產外,其他均可用以下方法解決: 徒手牽拉法 仔豬頭向外正生時,可將四指伸至仔豬兩耳后用力拉出,也可以用拇指與食指捏緊仔豬下頜間隙部用力拉出。仔豬倒生時,可用彎曲呈鉤狀的食指和中指夾緊仔豬兩后肢飛節(jié)上部,拇指壓緊兩后肢用力拉出。當發(fā)生胎位不正時,應先把仔豬向里推矯正胎位后助產。兩頭仔豬同時擠入產道形成難產時,應先把后面1頭向里推,然后拉出外面的仔豬即可。 器械助產法 母豬器械助產最常用的工具為產科鉤。產科鉤長35—40厘米為宜,鉤前端稍尖,鉤的直徑0.7—1厘米,可用直徑5毫米的鋼筋制成。助產時手臂先伸入產道至能觸摸到仔豬耳后部,然后把產科鉤的桿和尖端均貼著手臂并沿手臂進入產道。經(jīng)過手心后繼續(xù)前伸,通過手指的感觸把鉤尖掛在仔豬眼眶上,通過產道內的手把握鉤子,另一只手用力拉動產科鉤,但動作要緩,產道內的手應和產科鉤同步外移,這樣即可拉出仔豬。 在助產處理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向外拉仔豬時應與母豬的生產同步進行,母豬不用力,一般不要硬拉。(2)對已死多日的胎兒助產,產道一般比較干澀,必要時應加入溫肥皂水作潤滑劑。(3)助產時助產人員手臂上下應無障礙物,以防母豬突然起臥而扭傷手臂。(4)使用產科鉤時,母豬必須保定并且要由技術人員親自操作,以免鉤尖損傷母豬產道,或損傷操作人員手臂。(5)助產時操作人員手臂和助產工具應嚴格消毒,可采用5%的來蘇兒溶液消毒助產工具,1%的來蘇兒溶液消毒操作人員的手臂。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