鱧科魚類在我國只有3種:烏鱧、斑鱧、月鱧。斑鱧(Channa maculata)隸屬于鱸形目(Perciformes)鱧科(Channidae),主要分布于長江流域以南地區(qū),如廣東、廣西、海南、福建、云南等省區(qū)。 斑鱧俗稱生魚,是一種經濟價值較高的淡水魚類。斑鱧營養(yǎng)豐富,蛋白質含量高,肉質細嫩,味道鮮美,骨刺少,具有滋補、收肌、活血、去瘀等功效,特別對外科手術病人,食用后能加速傷口愈合,所以廣大市民把它作為一種補品。廣州馳名的生魚葛菜湯就有生津止渴,清熱解毒,生肌之功效,軼冬作為進補之珍品。其商品價值高,同時也是外貿出口的重要魚類,養(yǎng)殖規(guī)模和經濟效益都較高。?
斑鱧屬底棲魚類,棲息于水草茂盛的江、河、湖、池塘、溝渠、小溪中。斑鱧常潛伏在淺水水草多的水底,僅搖動其胸鰭以維持其身體平衡。斑鱧性喜陰暗,晝伏夜出,主要在夜間出來活動覓食。斑鱧對水質,溫度和其他外界的適應性特別強,能在許多其他魚類不能活動,不能生活的環(huán)境中生活。斑鱧能借助輔助呼吸器官呼吸空氣中的氧氣,所以在極低溶氧的水體中也能生存,只要體表和鰓部保持一定的濕潤,即使沒有水體,也能較長時間地生活,或脫水數小時運輸都不會死亡。 斑鱧的跳躍能力很強,成魚能躍出水面1.5m,幾厘米的魚種也能躍出水面子30~40cm。所以在下雨天或流水刺激下,會躍出水面或逆流上溯而逃跑,也可在濕潤的草地上靠擺動身體前進,尋找新的生活水源。所以在斑鱧的養(yǎng)殖過程中一定要作好防逃工作。?
斑鱧是一種典型的兇猛的肉食性魚類,主要以小魚、蝦、蝌蚪、水生昆蟲及其它水生動物為食。其食物組成隨體長的改變和生活環(huán)境的不同而改變。一般體長在30mm以下的幼苗,其食物主要以橈足類、枝角類、搖蚊幼蟲為食。體長在30~80mm的苗種,則以水生昆蟲為主,也捕食一些小魚、小蝦。體長在80mm以上時,則主要以魚、蝦類為攝食對象。當體重達到500g以上時,能吞食相當于其重1/3或體長1/2的其它魚類。人工喂養(yǎng)時,則主要投喂冰凍海水下雜魚、蚯蚓、蚌肉等。經過人工馴養(yǎng)后,也能攝食人工配合飼料。斑鱧性兇猛,貪食,且當食物不足,或規(guī)格不整齊,個體大小相差較大時,會相互殘食。因此,養(yǎng)殖斑鱧過程中要特別注意,放養(yǎng)規(guī)格的整齊一致,尤其是種苗培育階段,要根據規(guī)格大小進行分級養(yǎng)殖。同時盡可能投喂足夠的人工食物,滿足其攝食生長需要。 斑鱧的生長速度較快。最大個體體重達5kg以上。在水溫20℃~28℃,斑鱧生長速度最快,當溫度升高或降低,則生長速度減慢,11月以后,當水溫降低至15℃以下時,斑鱧幾乎不攝食,基本停止生長。冬季低溫期間,完全停止生長,多潛入洞穴或鉆入泥層中過冬。開春后,水溫回升至15℃以上時,又開始攝食生長。在自然條件下,2齡前,為斑鱧體長 加速生長階段,2齡后,體長增長減慢,體重增長較快。一般1冬齡魚的魚體長約19.0~39.8cm,體重95~760g,2冬齡魚的魚體長約38.5~40cm,體重625~1395g,3冬齡魚的魚體長約45~59cm,體重1467~2031g。在人工飼養(yǎng)條件下,魚體生長更加快速。?
斑鱧的產卵期為4~7月,在華南地區(qū),4月中旬到5月為產卵高潮,華中地區(qū)則以5~6月為產卵高峰期。?
斑鱧的性成熟年齡,隨地區(qū)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在我國南方地區(qū),1冬齡魚體長約20cm,體重130g以上就能繁殖產卵,沿長江地區(qū),2冬齡體長30cm左右,方能繁殖。?
成熟的斑鱧親魚懷卵量與親魚個體大小有關。0.5kg左右的雌性親魚懷卵量為8000~10000粒,部分可達11000~12000粒。?
在自然繁殖季節(jié),成熟的斑鱧多在池沼、河邊水草茂盛的淺水灘產卵、受精、進行自然繁殖。但是,單靠自然繁殖是無法解決大面積養(yǎng)殖所需要的苗種,必須設法創(chuàng)造與自然繁殖相當的環(huán)境條件,讓其在繁殖池進行繁殖,以獲得大量的魚苗。?
繁殖池的面積視親魚的數量而定,66.7m?2~667m?2均可,池底要分深淺兩部分,深處1m,淺處30cm,池的邊緣和中央都可作為深處,其余為淺處,還要栽植水草、水浮蓮等。池堤可用泥土筑成,并讓水草叢生,在池堤周圍應用磚、竹等加高30~40cm,以防親魚跳出。池中為保持透明度較大的瘦水。供作餌料的小魚以30~40尾/kg者為佳,但放入數量不宜過多,尤其在春初產卵前的親魚,防止魚體過肥,產卵遲緩。雄魚∶雌魚為1∶1,1對/m?2。產卵前,在水草茂盛的地方,雌魚用口將水草圍成團狀的草堆,然后口吐泡沫作巢,巢的大小視魚大小而定,一般0?5kg左右的親魚,所作的巢直徑為40~50cm,雌魚一般都在無風天氣、黎明前最寧靜的時候產卵,產卵時雌魚先至魚巢之下接近水面處,腹部向上仰臥身體象抽筋似的搖動身體產卵。雄魚也以同樣姿態(tài)靠近排出精液。產卵后雌雄魚都不離開,潛伏在巢底下,保護魚卵,直到孵出仔魚才離開魚巢,帶仔魚群到處覓食,仔魚群在上,親魚在下,這時親魚也開始殘食離群的幼魚。所以在斑鱧繁殖季節(jié),每晨巡視繁殖池周圍的草叢,如發(fā)現受精卵、剛孵化的仔魚和幼魚,要及時撈起,移入小水泥池進行培育。?
斑鱧親魚的來源主要有3個方面:一是江河、湖泊等冬季捕撈,選留親魚;二是池塘培育選留親魚;三是市場選擇性收購商品親魚。?
選留親魚的主要標準是:體質健壯,生命力強,體肥無傷,1冬齡以上(最好是2冬齡),體重0.75kg以上,達性成熟的斑鱧。雌雄比例為1∶1~1∶2。?
斑鱧親魚的運輸簡單易行,但要注意的是在高溫季節(jié),長途運輸時,降溫不能太低,以免凍壞內臟器官,造成大量死亡。低溫季節(jié)操作要小心,不能損傷體表,否則易患水霉死亡。 (1)親魚培育池:親魚培育池面積一般以667m?2左右為宜,不宜過大,水深1.5m左右,土質或泥沙底質池底。池堤邊設0.8~1.2m的圍網,以防斑鱧外逃。放養(yǎng)前用生石灰清塘消毒。 (2)親魚放養(yǎng):親魚專池專養(yǎng),以備親魚的強化培育。放養(yǎng)密度較其他親魚培育密度高些,100~200組/667m?2為宜,適當搭養(yǎng)鰱鳙魚,以調水質。?
(3)親魚飼料:喂養(yǎng)斑鱧親魚的主要飼料為小魚,小蝦,或海水冰凍魚。當水溫降低到20℃時,攝食量減少,當降低到15℃時,基本停止進食,開春后,水溫升高到18℃以上即要投喂,升至22℃~28℃,食量大增。投食量為魚體重的10%~15%。投喂的小魚、小蝦要求新鮮,大小適口,如果過大,需要切碎。?
(4)親魚飼養(yǎng)管理:主要是注意親魚產前培育與產后護理。經常加注新水,保持水質清新,投喂足夠的新鮮、高質飼料,以滿足親魚性腺轉化所需要的營養(yǎng)及產后營養(yǎng)補充的需要。在親魚池四周或四角,種植水葫蘆等水生植物,以利于斑鱧親魚隱蔽、吃食和調節(jié)水質。?
如果采用人工授精方式,則產卵池用水泥池,這樣操作方便易行,便于觀察。如果自然受精,則斑鱧的產卵池以土池為好,不傷親魚。(1)產卵池以667m?2左右為宜,水深1.2~1.5m,催產前10~15d用生石灰砌底清塘消毒,消除野雜魚、蛙卵等有害生物,最好用網圍好,防止其它動物進入。斑鱧有筑巢習性,所以最好在催產前在池四周作好人工魚巢(相當于小型產卵池),供親魚發(fā)情產卵,一般可作人工魚巢40~60個/667m?2。(2)在土質產卵池四周作好小型產卵池,小型產卵池中以質地柔軟,新鮮無毒的水葫蘆,水花生等做成魚巢。小型產卵池的制作方法:在池邊塘底插四根竹子,每根竹子相距40~60cm。四周圍上編織網,網頂高出水面,網底離水面20~50cm,圍網中間放魚巢。這樣,斑鱧親魚在人工催產后,會自動發(fā)情配對,選擇小型產卵池進行產卵,每個小產卵池由一對親魚搶占。這種方法操作簡單,方便易行,又能大規(guī)模催產、孵化。 在非生殖季節(jié),親魚雌雄鑒別較難,在生殖季節(jié),性成熟的雌魚,腹部膨大且柔軟,生殖孔大而凸出,呈三角形,胸腹部鱗片呈灰白色,顏色相對較淺,雄魚則身體較雌魚略長,背、尾鰭較大,腹部較小,生殖孔小而微凹,微呈粉紅色,胸、腹部鱗片呈灰黑色,顏色相對較深。雌雄親魚按1∶1的配比進行催產及產卵孵化。?
催產斑鱧的藥物種類很多,在生產中常常采用魚腦垂體加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劑量一般為:雌魚:TG3~4mg+HCG1000~1500IU/kg或用DOM6~8mg+HCG1000~1500IU/kg,雄魚劑量減半。采用2針注射法。第1針注射量為總量的1/3,第2針注射量為總量的2/3,針距為12h。注射部位一般為胸鰭基部,體腔注射。水溫20℃~25℃時,效應時間為25~30h。親魚發(fā)情產卵時,產卵池周圍一定要保持安靜。?
親魚產卵后,要及時把受精卵收集,放入孵化器中進行孵化。孵化器種類多,根據實際情況決定孵化方式。孵化過程中用0.1ppm的孔雀石綠給受精卵進行消毒,以防止水霉;孵化期間盡量保持水溫的恒定,變幅范圍應控制在2℃左右;保證水質清新,溶氧不低于4mg/L,水溫18℃~31℃,最宜水溫20℃~28℃之間。?
(1)產卵池孵化:即親魚產卵后,受精卵繼續(xù)留在原產卵池孵化,將產后親魚撈出。此種方法只適合小型產卵池。盡可能保持池水的微流狀態(tài),不斷更換新水,保證水質清新,溶氧豐富。防止其他魚、蛙、蛇等有害動物入池。此法省時省力,成本低,無損傷,孵化率高。 (2)水泥池靜水孵化:將受精卵采集到水泥池中孵化,水泥池事先消毒。密度為1.0~1.5萬粒/m2。必須給水體充氣,保證水體足夠的溶氧,供胚胎發(fā)育的需要,此法操作簡單易行,可有效防止敵害生物的破壞,孵化率高,適合有水泥池的孵化場生產。?
(3)孵化環(huán)道流水孵化:將受精卵采集移入孵化環(huán)道孵化,施以微流水,不需充氣。密度3~5萬粒/m?3。需經常洗刷過濾篩網,并防止溢水,以免造成受精卵流失。此法好處是高密度,大量生產,適合大型孵化場采用。 (4)網箱孵化:設置網箱要求水質清新,無污染,有微流水。密度1.0~1.5萬粒/m?2。此法簡便易行,管理方便,既適合各家各戶少量孵化,也適合大型孵化場批量生產。 (5)小型塑料桶(盆)孵化:根據生產需要購置一定數量的塑料桶(盆),放入無污染的清水,每個塑料桶放置一個充氣氣頭,密度1.0~1.5萬粒/m?2。此法最簡單易行,且便于孵化過程中的觀察。適合小型生產的需要。?
魚苗培育可根據實際情況采用水泥池培育或池塘培苗,水泥池培育,可高密度,密度1.0~1.5萬尾/m?2,池塘培育密度低,可放苗8~15萬/667m?2。放苗前池塘要經過嚴格消毒,并施肥培育大量的水蚤等水生動物,供苗開口攝食。?
斑鱧孵化容易,培苗難。斑鱧的孵化率可達90%以上,而成活率高的為50%~60%,一般為20%~40%,甚至更低。因而如何提高魚苗的成活率是斑鱧人工繁殖中急需解決的關鍵。?
剛孵化的仔魚,腹部有一膨大的卵黃囊,全長3.8~4.3mm,體質較弱,活動能力差,側臥漂浮于水面。在3~4d內,以自身卵黃囊為營養(yǎng)來源,不必投餌。5d以后,卵黃囊完全消失,開始主動攝食。其主要方法如下:?
(1)適時開口:一定掌握好仔魚開口攝食時間,當斑鱧仔魚開口攝食時,用100~120目篩網從池塘中撈取浮游動物(俗稱水蛛),用40目的篩網過濾水蜈公等害蟲和雜質,以其濾液均勻潑灑在孵化池內,供仔魚攝食。?
(2)充足投喂:盡可能投喂足夠的水生浮游動物供斑鱧攝食,如果不能滿足其需要,則可以投喂熟雞蛋蛋黃。方法是:煮熟雞蛋,去白留黃,用量為每萬尾魚苗用蛋黃1~2個,以30~40目篩網過濾,濾液均勻潑灑。但要注意水質的變化,如果因投喂蛋,水質開始惡化,要及時換水,以保證水質清新。?
(3)保持水質清新和足夠溶氧:魚苗出膜后,大量的卵膜和油脂漂浮在水體或水底。所以要保持一定的微流水。以增加水體溶氧,排除卵膜和油脂。如果在水泥池靜水培苗,還要適當換水充氣,且用膠管虹吸掉池底的卵膜等雜物,以保證水質清新。?
(4)注意病害防治:斑鱧仔魚易患水霉病,用0.1~0.2ppm孔雀石綠或0.05~0.10ppm亞甲基藍進行水體消毒。 魚苗經過8~10d的培育,體長可達10~15mm,體色轉黃,此時可投喂切碎的水蚯蚓。經過20d的馴養(yǎng),魚苗開始成群覓食,體色變黑。體長達18~25mm。隨著個體增大,對餌料、溶氧等需求量也隨之增加。此時應及時分池轉入苗種培育。 魚種培育一般采用土池培育,也可以采用水泥池或網箱培育。?
(1)育種池:斑鱧育種池以土池為好。面積以200~300m?2為宜,面積最好不要超過667m?2 ,如果面積過大,給馴食、操作管理帶來不便。魚苗下池前,將池水排干較好,以生石灰或茶籽徹底清塘消毒,并施足基肥,培育充足的浮游生物,以便魚苗下池就能吃到食物。?
(2)魚苗放養(yǎng):魚苗放養(yǎng)前,先用10~20尾健康魚苗試水24h,以觀察水體清塘藥物的藥性是否完全消失。若已消失,則可投放魚苗。投放的魚苗要求為同一批次孵出的魚苗,體格健壯,規(guī)格整齊一致。放養(yǎng)密度為100~150尾/m?2。魚苗投放時的水體溫差不能超過2℃。培苗過程中,隨著魚體的增長,出現個體差異,要過篩分級、分流培育。?
(3)飼料投喂:魚苗下池后,池塘中的浮游動物會被大量攝食,數量大減,要繼續(xù)施肥培育浮游動物。當魚苗達30mm以上,其攝食量會大增,單靠浮游生物已不能滿足其生長需要,長期投喂水蚯蚓在經濟上不劃算,來源也困難,這時,可開始馴化攝食魚糜。經過5~7d的馴化,可完全攝食魚糜(冰鮮魚漿)。如果由于雜魚來源困難,還可馴化攝食人工配合飼料。在苗種培育過程中,要注意少量多餐,提供充足的餌料供其攝食,以免自相殘食。同時注意定時、定位、定量投喂。 ①及時調節(jié)水質
在魚苗培育過程中,由于施肥,水質較易敗壞,加上馴化過程中,大量的魚糜未被攝食而浪費,也會敗壞水質。所以在苗種培育期間,要經常巡塘,觀察水質,如發(fā)現水質變壞,要及時排灌池水,一般采用先排后灌。換水量為1/3左右。另外,可在池中放入占水面1/3左右的水葫蘆等水生植物。一方面可以凈化水質,同時可供斑鱧苗種隱蔽。?
②適時分級分養(yǎng)
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育,斑鱧種苗在規(guī)格上會出現一定的差異,當差異大時,就極易發(fā)生殘食現象。尤其是食物不足時,表現更為明顯。所以在斑鱧種苗培育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及時拉網、過篩、分級、分養(yǎng)。同一培育池的種苗,要求盡可能規(guī)格整齊一致,以免殘食,否則,魚種的成活率會大大降低。?
③防逃
堅持每天巡塘,檢查進排水口的攔網是否破損,如發(fā)現破損,要及時修補好。下雨天更要重點防止水位升高、漫池,以免造成大量種苗外逃。同時要加強防病工作。 (1)水泥池要求:根據場地實際情況,水泥池可大可小,一般最好面積在20~40m?2左右,池深60~80cm,排灌水設施要方便簡易。魚苗放養(yǎng)前1d用高錳酸鉀或福爾馬林等消毒清洗。然后貯水即可投放種苗。?
(2)魚苗放養(yǎng):投放的魚苗必須同一來源,同一批次,規(guī)格整齊一致,一般放養(yǎng)密度為1000~1500尾/m?2。如果充氣、流水好,密度可成倍增加。?
(3)飼料投喂:因為在水泥池中培育,天然餌料嚴重不足,所以必須人工投喂餌料,供其攝食需要。苗種規(guī)格小時,最好切碎水蚯蚓投喂。個體增大后,可直接投喂水蚯蚓。當規(guī)格達30mm以上時,則開始馴化攝食魚糜,也可接著馴食人工配合飼料。?
(4)日常管理:水泥池培育,較易管理,主要注意換水,喂足餌料,及時分級培養(yǎng)。 網箱培苗可在大池塘、水庫或河中進行。池塘水質變化快,無流水,培育密度較小。水庫、河流中網箱育種,因為水質好,有水流,可高密度培育。?
(1)網箱的設置要求:網箱采用30~40目的尼龍網制成。規(guī)格3.0m×3.0m×1.5m或4.0m×4.0m×1.5m。敞口式,網體用鋼架固定,用密封塑料桶作浮子。網箱固定在框架上,池底用繩、石頭或鋼錠作沉子,使網箱能充分展開,并隨水位升降而升降。一般要求網箱底離地50 cm以上。網箱頂高出水面50cm左右,以防斑鱧種苗在流水刺激下跳逃。?
(2)魚苗放養(yǎng):要求同一來源,同一批次,健壯無傷,規(guī)格整齊。在有流水的條件下放養(yǎng)密度為2000~3000尾/m?2。?
(3)日常管理:同土池及水泥池培育方法基本一致。?
斑鱧成魚養(yǎng)殖一般采用套養(yǎng)及集約化精養(yǎng)方式。?
主要是在其它主養(yǎng)品種池塘中放養(yǎng)少量的斑鱧魚種,捕食與主養(yǎng)魚爭食、爭氧和爭水體的小型野雜魚,在南方幾省,主養(yǎng)羅非魚的池塘,因羅非魚性成熟時間短,在養(yǎng)殖過程中會大量繁殖后代,所以必須套養(yǎng)一些斑鱧等兇猛性魚類,以捕食羅非魚魚仔。這樣能有效控制養(yǎng)殖品種的密度,充分利用水體,提高飼料利用率,促進養(yǎng)魚優(yōu)質高產,增加配養(yǎng)魚的產量。提高池塘養(yǎng)殖的綜合經濟效益。?
(1)池塘要求:塘基較高,以免斑鱧逃走。當年底徹底清池,以免斑鱧留在池塘中,影響第2年主養(yǎng)魚的生產養(yǎng)殖。?
(2)套養(yǎng)方法:斑鱧屬兇猛的肉食性魚類,能捕食相當于其體長2/3,體重1/2的其它魚類,因此投放斑鱧魚種要特別注意:一般春節(jié)前后投放好主養(yǎng)魚種,1個月后投放斑鱧隔年魚種。一般規(guī)格為50~100g/尾。且規(guī)格一定要比主養(yǎng)魚種規(guī)格小,這樣才能防止斑鱧捕食主養(yǎng)魚類?;祓B(yǎng)密度一般為30~40尾/667m?2。在養(yǎng)殖過程中不另投飼料,完全以池塘中野 雜魚為食。至年底清池時,體重可達500~1000g/尾。如果主養(yǎng)魚類是當年春苗,則一般在5~6月投放5~6cm規(guī)格的魚種。放養(yǎng)密度為50~60尾/667m?2,年底清池時,一般體重可達400~600g/尾。 (3)飼養(yǎng)管理:池塘套養(yǎng)斑鱧一般不需特殊的飼養(yǎng)管理。主要注意防逃工作:斑鱧善跳躍,易逃走。特別是在飼料不足、暴雨天、進水、排水時,斑鱧極易逃走。所以要堅持巡塘,檢查池塘進、排水口的防逃設施有否破損,如發(fā)生破損現象,要及時修補好。 (1)池塘要求:精養(yǎng)一般以土池為好,(也可用網箱或水泥池流水養(yǎng)殖。)池塘面積一般為667~2000m?2為宜。面積過大,養(yǎng)殖數量大,造成管理不便,加上養(yǎng)殖密度高,發(fā)起病來,難以控制。池塘水深1.5m以上,最好塘基高出水面50cm以上,池底有10~15cm淤泥,進排水口防逃設施安全可靠,排灌水方便,池塘四周環(huán)境安靜。池塘中央或一角種植1/5左右水面的水葫蘆以調節(jié)水質并供魚隱蔽遮陰。魚塘四周設1m左右的圍網,防魚跳逃,魚種下池前,以生石灰徹底清塘消毒,然后貯水,待毒性完全消失后,放魚種養(yǎng)殖。?
(2)魚種放養(yǎng):在珠江三角洲,斑鱧的養(yǎng)殖面積較大,放養(yǎng)密度高,產量高。一般是在5~6月投放3~5cm魚種,也有投放10cm左右的大規(guī)格魚種。投放的魚種要求同一來源,一次投放足量。魚種健壯無病,規(guī)格整齊一致。如果投放當年小規(guī)格魚種,放養(yǎng)密度一般為6000~8000尾/667m?2,有的高達20000尾/667m?2。經過5個月左右的養(yǎng)殖,平均個體達500g以上。產量一般達3000kg/667m?2,高產可達5000~7000kg/667m?2。也有的在2~3月投放隔年大規(guī)格魚種:經過4個月的養(yǎng)殖,一般在6~7月可以養(yǎng)成上市,接著養(yǎng)殖當年新魚。?
(3)飼料投喂:斑鱧屬肉食性魚類,目前人工養(yǎng)殖斑鱧多為投喂小魚、小蝦等鮮活餌料,也有經過人工馴化后,投喂人工配合飼料的。?
而在珠江三角洲,因海水下雜魚(冰鮮魚)來源易,所以一般都采用投喂海水下雜魚養(yǎng)殖斑鱧。飼料系數為3.6~4.2。但要注意的是,海水下雜魚要冰凍好,保證質量,不要腐爛變臭,否則極易導致斑鱧患病。?
(4)日常管理:斑鱧集約化精養(yǎng)。因為養(yǎng)殖密度高,數量大,所以日常管理特別重要,主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①經常加注新水,防止水質因飼料過?;蚣S便殘留等而惡化敗壞。 ③堅持巡塘,檢查進排水口防逃設施是否完好無損,如有破損要及時修補。 ⑥做好魚病的防治工作。魚病重點在防,每15~20d左右,全池潑灑1次生石灰水消毒,并調節(jié)水質。飼料臺附近每星期用10ppm生石灰或1~2ppm漂白粉消毒1次。如發(fā)現魚病要及時處理,及時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