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纖維素酶的活力單位定義:
在50℃,pH為4.8條件下,每分鐘從濃度為10mg/mL的羧甲基纖維素鈉溶液中釋放1μmol還原糖所需要的酶量為一個活力單位(IU)。
2.測定原理
在50℃,pH為4.8條件下纖維素酶水解纖維素,產(chǎn)生分子量較小的聚合物和還原糖,還原糖可將3,5-二硝基水楊酸中的硝基還原成橙色的氨基化合物。利用比色法測出還原糖的量,從而計算出酶活力。
3.試劑和溶液
3.110.0mg/mL 的葡萄糖溶液
稱取的無水葡萄糖1.0000g加水溶解后定容至100mL。
3.20.05 mol/L的檸檬酸鹽酸性緩沖液
a、0.5mol/L檸檬酸溶液
準確稱取105.0g檸檬酸完全溶解于800mL的蒸餾水中,定容至1000mL,標記為A溶液;
b、0.5mol/L檸檬酸三鈉溶液
準確稱取147.0g檸檬酸三鈉完全溶解于800mL的蒸餾水中,定容至1000mL,標記為B溶液;
c、0.5mol/L的檸檬酸鈉緩沖液
取600mL的A液與1000mL的B液充分混勻,標記為C液。
d、0.05mol/L的檸檬酸鹽酸性緩沖液(pH=4.80)
取C液1000mL加入到8000mL 的蒸餾水中,必要時用3mol/L的鹽酸溶液或3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調pH為4.80,再定容10000mL,混勻后標記為0.05mol/L的酸性緩沖液,同時標記pH=4.80、配制日期。在4℃冰箱內保存。
3.31.0%CMC底物
精密稱取羧甲基纖維素鈉1.0000g溶于80mL0.1mol/L的酸性緩沖液中,室溫下磁力攪拌至完全溶解(3小時以上)。用3mol/L鹽酸溶液或3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調pH值為4.80,再用0.05mol/L的酸性緩沖液定容在100mL的容量瓶中。標記為1.0%酸性羧甲基纖維素鈉溶液,同時標記pH=4.80、配制日期。保存在4℃的冰箱內。使用前恢復到室溫并搖均。
3.4DNS試劑
溶解10.0g 3,5-二硝基水楊酸、16g氫氧化鈉和300g酒石酸鉀鈉于約700mL蒸餾水中,加熱攪拌使完全溶解至澄清,放至常溫并定容至1000mL,置棕色試劑瓶中,暗處保存一個星期后使用。
4.儀器和設備
4.1 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4.2 精密pH計:精確至0.01
4.3 磁力加熱攪拌器
4.4 分光光度計:應符合GB9721有關規(guī)定,5mm比色皿
4.5 電熱恒溫水浴鍋:30-100℃,±0.1℃
4.6 計時器:每小時誤差不超過五秒
4.7 移液器:100-1000μl
4.8 微樣進量器:0-50μl
5.標準曲線的繪制
取8支試管按下表加入試劑,稀釋葡萄糖標準液;再加入3mL DNS試劑。充分混勻置沸水中煮10min,水浴冷卻后,用0號試管做對照在540nm下測其它試液的吸光度。以吸光度為縱坐標,以葡萄糖含量為橫坐標繪制標準曲線。
試管號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緩沖液加入量(μL) | 500 | 490 | 480 | 475 | 470 | 465 | 460 | 455 | 葡萄糖標準液(μL) | 0 | 10 | 20 | 25 | 30 | 35 | 40 | 45 | 葡萄糖含量(μg) | 0 | 100 | 200 | 250 | 300 | 350 | 400 | 450 | 6.待測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固體原酶粉1.0000g溶于80mL蒸餾水中(稀釋倍數(shù)≤100倍直接用緩沖液溶解);室溫下磁力攪拌15min以上,用100mL容量瓶定容,離心后取上清液用緩沖液稀釋,使其吸光度在0.2-0.25之間。
7.水平控制液的制備
吸取1.0mL纖維素酶標準液,(標示酶活力為2500IU/Ml),用0.05mol/L的檸檬酸鹽酸性(pH=4.80)的緩沖液稀釋10000倍。新鮮水平控制液需現(xiàn)配現(xiàn)用。
8.測定步驟
8.1 取三支試管各加入0.5mL底物,與待測酶液一起在50℃(±1℃)水浴中預熱5min。
8.2在第一、二試管中各加入0.5mL的待測酶液,50℃水浴中反應10min。
8.3 在三支試管中各加入3mL 的DNS試劑,然后在第三支試管中加入0.5mL的待測酶液。
8.4搖勻三支試管后,在沸水浴中煮10min。
8.5水浴冷卻至室溫后,以第三支試管為對照在540nm條件下測第一、二支試管的吸光值。吸光值以0.2-0.25之間為宜,若不在此范圍內可改變稀釋倍數(shù)重做。
9.結果計算
酶活力(IU/g或IU/mL)=(葡萄糖等量值/180/10/0.5)×n
式中:180指葡萄糖從微克換算成微克分子數(shù)
10指待測液與低物的反應時間
0.5指低物反應的待測酶液量
n指原酶液的稀釋倍數(shù)
10.允許分析結果可以接受標準:
10.1允許總分析誤差范圍,兩次取樣并且檢測結果相對誤差小于10%。
10.2水平控制檢測酶活力與標準酶活力誤差小于10%
10.3標準曲線至少由5點組成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