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肉牛業(yè)在上世紀末進入高速發(fā)展階段,出現了華北肉牛帶、中原肉牛帶和東北肉牛帶等肉牛主產區(qū),出現了上檔次的牛肉和可以保證批量供應的肉牛。
然而,我國的肉牛業(yè)剛從役牛業(yè)脫胎出來,還帶著原始的經營意識和落后的飼養(yǎng)方式。保證養(yǎng)肉牛取得高效益必須按現代肉牛業(yè)的發(fā)展要求來操作,搞規(guī)模肉牛育肥在飼養(yǎng)上必須掌握以下幾個要點:
一、調整日糧配方。我國內地供港活牛的體重標準已從過去的每頭400公斤提高到現在的550公斤,在我國內地架子牛到了400公斤,肥牛的飼料配方必須改變,日糧中精料比例可從40%提高到75%,甚至更高。
二、充分利用農副產品。養(yǎng)肉牛要想低成本高產出,就要充分利用農副產品。棉子餅(粕)、菜子餅(粕)、酒糟、糖渣、甜菜渣、果皮等都是肉牛的好飼料,在育肥牛日糧中其添加量可以從5%提高到15%,以降低玉米等谷物飼料的比例。
三、秸稈加工的必要性。
牛的日糧配方中必須有秸稈,它是牛健康生長不可缺少的成分。糧食產區(qū)秸稈資源豐富,這是近10年來農區(qū)優(yōu)質牛肉產量超過牧區(qū)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催肥上必須注意以下兩個因素:其一,育肥后期日糧中精料比例不斷增加,如果不保持一定量的秸稈,牛的消化機能會出現紊亂,造成瘤胃乳頭磨損、牛停食甚至死亡的嚴重現象。在牛肉品質改善期日糧中也應有2%~3%的秸稈。其二,生產大理石花紋明顯的牛肉離不開玉米秸稈等農副產品。用青干草或苜蓿干草都不能代替玉米秸稈的作用。
四、秸稈加工技術。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清洗。將秸稈短時浸泡,可除去上面的塵土,并起到軟化作用,主要用于麥秸和稻草。二是揉搓。主要適用于玉米秸稈。三是鹽水悶潤。用1%的溫鹽水將要喂的秸稈潑濕、拌和、悶壓,用塑料布覆蓋,1天后可用來喂牛。四是氨化。用尿素水處理秸稈,以提高蛋白質含量,在尿素價格低廉時可以推廣。
五、推廣糧飼兼用玉米。養(yǎng)牛是調整農村產業(yè)結構的組成部分。全株玉米每畝可產8~10噸青飼,帶有果穗,營養(yǎng)豐富,按每頭肉牛每天喂15公斤計算,每畝玉米可供短期育肥肉牛6~7頭。以1頭育肥牛凈利400元估計,每畝飼用玉米利潤在2400元以上,比種糧利潤大,很有推廣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