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833|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常見飼料中抗營養(yǎng)因子及對動物的影響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08-10-28 14:22: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抗營養(yǎng)因子(ANF) 指的是飼料中(或代謝產物中) 所含有的一些對養(yǎng)分消化、吸收、代謝及對動物的健康和生產性能產生不良影響的物質。了解常見飼料中的抗營養(yǎng)因子的影響, 并通過合理的去除抗營養(yǎng)因子(ANF) , 可達到合理利用飼料資源, 提高飼料利用率, 增加經濟收益的目的。
1 豆類, 谷實類及塊根塊莖類飼料中的抗營養(yǎng)因子
1. 1 酶抑制劑因子(enzymeinh ib ito r)
在豆類, 谷實類及塊根塊莖類飼料中, 往往有一些能抑制某些酶活性的物質, 稱為酶抑制劑或抗酶劑(an t i2enzym e) , 如蛋白酶抑制劑、淀粉酶抑制劑、精氨酸酶抑制劑、膽堿脂酶抑制劑等。
1. 1. 1 蛋白酶抑制劑(protease inh ib ito r, P I)  在大豆、豌豆、蠶豆、油菜子等92 種植物特別是豆科植物中含有能抑制某些蛋白酶, 如胰蛋白酶、胃蛋白酶、糜蛋白酶等13 種蛋白酶活性的物質, 稱為蛋白酶抑制劑(P I) , 其中普遍存在且具有代表性的是胰蛋白酶抑制劑( t ryp sin inh ib ito r. T I) 。其可降低胰蛋白酶的科學研究性, 導致蛋白質的消化率、利用率降低、并引起胰腺的增生與腫大, 使動物出現(xiàn)消化、吸收功能失調紊亂, 嚴重時出現(xiàn)腹瀉。
1. 1. 2 其它酶抑制劑 在甜菜塊根、蘿卜、芹菜和胡蘿卜等飼料中含有膽堿酶抑制劑; 馬鈴薯變綠發(fā)紫的皮和芽中所含的茄堿也是一種膽堿酶抑制劑。此外, 在馬鈴薯、胡蘿卜、甜菜和玉米中還發(fā)現(xiàn)了蔗糖酶抑制劑; 在小麥、黑麥、大麥、高粱中含有淀粉酶抑制劑; 向日葵種子中的綠原酸也可看成是精氨酸的抑制劑。這些酶的抑制劑的化學結構及對動物的
影響尚待進一步研究。
1. 2 植物性紅細胞凝集素(phytohem agglu t inn in, PHA )
植物性紅細胞凝集素是某些植物種子中含有能凝集動物和人紅細胞的一種蛋白質。主要有大豆凝集素、菜豆凝集素、刀豆凝集素、花生凝集素、蓖麻凝集素、麥胚凝集素、稻胚凝集素等。研究發(fā)現(xiàn)植物壁刷狀緣粘膜結構, 干擾刷狀緣粘分膜泌多種酶的功能, 使蛋白質利用率下降, 對腸道消化吸收營養(yǎng)物質的功能產生嚴重的抑制。此外, 植物性凝集素對腸道的免疫球蛋白A ( lgA ) 也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
1. 3 非淀粉多糖(Non2starch po lysoccharides, NSP)
非淀粉多糖是谷物飼料中的主要抗營養(yǎng)因子, 其主要是B2葡聚糖、阿拉伯木糖和果膠等糖類物質。非淀粉多糖的抗營養(yǎng)作用與其粘性及對消化道生理和微生物區(qū)系組成的影響有關??扇苄苑堑矸鄱嗵菚黾幽c內容物粘稠性 , 從而干擾消化酶與養(yǎng)分的充分混合及食糜微粒在腸腔中的流動, 減慢食糜通過消化道的速度, 從而影響礦物質、氨基酸、脂肪的吸收。
1. 4 植酸(phytic acid)
植酸廣泛存在于植物體中, 其中禾谷類籽實和油料種子含量豐富, 植酸是植物子實中肌酸和磷酸的貯存形式, 其在消化道中能螯合Ca、M g、Cu、Co、Fe 等離子, 形成不易被腸道吸收的螯合物, 從而降低這些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利用率。
1. 5 單寧( tannin)
單寧主要存在于高粱和豆科籽實中可分為縮合單寧和水解單寧, 其中縮合單寧為抗營養(yǎng)因子, 不能水解, 有強極性, 可與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或酶的底物反應, 降低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利用率, 單寧也可與金屬及VB12等化合形成不易消化吸收的物質, 從而降低礦物質和VB12的利用率。此外, 單寧還可通過同瘤胃細菌酶結合或同飼料植物細胞壁碳水化合物結合, 形成不易消化的復合物而降低纖維素的消化率。
1. 6 生物堿(alkalo ids)
羽扇豆、馬鈴薯等含有糖基生物堿, 其中主要是茄蛋白酶, 茄蛋白酶會引起人畜腸道和神經紊亂, 某些生物堿還具有抑制膽堿酯酶的作用。
1. 7 抗維生素因子(an t ivitam in factor)
抗維生素因子按營養(yǎng)作用可分為兩類: 一類是破壞維生素的生物活性, 從而降低其效價, 如存在于豆科植物中的脂氧合酶( lipoxygenase) 可以催化某些不飽和脂肪酸為過氧化物, 從而破壞與其共存VA 和胡蘿卜素, 降低VA 和胡蘿卜素的利率。再如, 油菜及木賊屬植物中含有的硫胺素酶( th iam inase 或aneu rinase) 能解離VB1 分子中的亞甲藍連接于嘧啶和噻唑基團部的分子橋, 使VB1 分解而失去活性, 從而降低VB1 的利用率; 另一類是化學結構與該維生素相似, 在動物體內消化過程中與該維生素競爭, 從而干擾動物對該維生素的利用。如草木犀中的雙香豆素, 其結構與V K 非常相似, 在動物體內可以V K 競爭性吸收, 干擾V K 的吸收利用, 使動物的凝血機制發(fā)生障礙。
1. 8 胃腸脹氣因子(flatu lence factor)
人和動物大量攝食各種豆類籽實后可引起胃腸脹氣, 一般認為這與豆類籽實中含有的低聚糖—水蘇糖和棉子糖有關。但具體的作用原理仍需進一步研究。此外, 在大豆中還存在著抗原蛋白、致甲狀腺腫素、植物堿、皂角苷和雌性激素等抗營
養(yǎng)因子。其中大豆抗原蛋白具有抗原性或致敏性, 能引起腸壁損害和免疫學反應, 尤其對犢牛和仔豬引起功能紊亂。而蠶豆中的蠶豆嘧啶核苷、伴蠶豆嘧啶核苷、血膽固醇過少因子(皂角苷) 以及不可消化碳水化合物也具有抗營養(yǎng)作用。
2 餅粕類和糟渣類飼料中的主要抗營養(yǎng)因子
2. 1 棉酚(go ssypol)
棉仁餅粕中的棉酚以游離態(tài)和結合態(tài)兩種形式存在, 結合棉酚基本沒有毒害作用, 而游離棉酚具有活性羥基, 毒性較強。其作用機理如下:
(1) 棉酚的活性羥基和醛基可以和蛋白質結合, 降低蛋白質的利用率, 也可以與鐵離子結合, 從而干擾血紅蛋白的合成, 引起缺鐵性貧血。(2) 在棉子榨油過程中由于受濕熱的作用, 棉酚的活性醛基可以與賴氨酸的E氨基結合, 發(fā)生美拉德反應(m aillard reaction) ,使賴氨酸失去效能, 而大大降低棉餅中賴氨酸的有效性。3) 游離棉酚是細胞、血管和神經性的毒物, 大量棉酚進入消化道后, 可刺激胃腸粘膜, 引起胃腸炎, 吸收入血后, 能損害心、肝、腎等實質器官。此外棉酚還可溶于磷脂, 在神經細胞中積累, 使神經細胞的功能發(fā)生紊亂。
2. 2 硫葡萄糖苷( th iogluco side gluco sino late)
菜子餅(粕) 中的硫葡萄糖苷其本身無毒, 其水解產物口惡唑烷硫酮、異硫氰酸酯、硫氰酸酯和腈產生某些毒性, 如口惡唑烷硫酮阻礙甲狀腺素的合成, 導致甲狀腺腫大; 異硫氰酸脂有辣味, 長期或大量飼喂會引起胃腸炎, 腎炎及氣管炎, 甚至肺水腫; 腈可以抑制動物生長等。另外, 硫葡萄糖苷過多會引起肝臟出血, 使V K 含量下降, 影響凝血作用。
2. 3 抗VB6 因子
從亞麻餅(粕) 中分離出一種抗VB6 的物質, 它是D - 脯氨酸的衍生物, 可以與磷酸吡哆醛結合, 影響后者的作用, 進而影響體內氨基酸代謝, 引起中樞神經的機能紊亂。
2. 4 蓖麻毒蛋白( ricin)
蓖麻子餅中的蓖麻毒蛋白可能是蛋白質生物合成的一種阻斷劑(或抑制劑) , 但對動物的作用機理還不十分清楚, 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2. 5 酸類(acid)
酒精中及甜菜渣中的酸類主要是乙酸, 還有丙酸、丁酸、乳酸、蘋果酸等多種有機酸,一般不具有毒性, 但過量乙酸長時間刺激胃腸道粘膜, 可引起炎癥, 同時大量有機酸可降低胃腸道中的pH 值, 使消化機能減弱。對于反芻動物可以使瘤胃微生物群發(fā)生變化, 引起消化機能紊亂。此外, 長期飼喂時, 由于酸度過大促進鈣的排泄, 從而影響鈣的吸收。
3 動物性飼料、礦物質飼料、飼料添加劑中的抗營養(yǎng)因子
3. 1 胃潰素或肌胃糜爛素(gizzero sine)
紅魚粉中及發(fā)生自燃和經過高溫的魚粉中含有一種能引起雞肌胃糜爛的物質—胃潰素, 研究認為其有類似組胺的作用, 但活性遠比組胺強。它可使胃酸分泌亢進, 胃內pH 值下降, 從而嚴重地損害胃粘膜, 使雞發(fā)生肌胃糜爛(gizzard ero sion GE) , 有時發(fā)生“黑色嘔吐”。
3. 2 抗硫胺素因子
某些淡水魚如鯉、鮒、泥鰍等, 貝類如蛤、哈仔等, 以及甲殼類如蝦、蟹等的組織中, 特別是它們的內臟中含有硫胺素酶, 當利用它們作為魯粉時, 能破壞硫胺素, 發(fā)生硫胺素缺乏癥, 表現(xiàn)為生長明顯下降, 多發(fā)神經炎等。
3. 3 其它抗營養(yǎng)因子
在生雞蛋清中含有少量蛋酶抑制劑—類卵粘蛋白(ovom uco id) 及抗生物素蛋白(avidin)。其中抗生物素蛋白能與生物素結合成為不能被消化的復合物, 造成生物素缺乏。另外, 當食鹽、飼用磷酸鹽類、飼用碳酸鹽類、骨粉等礦物質飼料使用不當時, 其中的N a、F、Ca、Pb、A s 等礦物質離子均可對動物產生一定的抗營養(yǎng)作用。而當維生素添加劑、微量元素添加劑、抗生素添加劑等飼料添加劑用量過多時, 其中的某些抗生素、維生素添加劑、微量元素添加劑、抗生素添加劑等飼料添加劑用量過多時, 其中的某些抗生素、維生素及Fe、Cu、Co、Zn、M n、I 等礦物質離子對動物也產生一定的抗營養(yǎng)作用。
4 降低抗營養(yǎng)因子的措施
每種抗營養(yǎng)因子都有其臨界水平, 即動物能夠忍受而對生產性能不產生副作用的承受水平。當超過這個臨界水平時, 飼料中的抗營養(yǎng)因子就會發(fā)生相應的抗營養(yǎng)作用, 從而影響某些養(yǎng)分的消化、吸收、代謝及動物的健康和生產性能。因此, 應當通過各種途徑,把飼料中的抗營養(yǎng)因子含量控制在臨界水平之內。目前國內外常采用加熱、膨化、機械處理、浸泡、化學處理、生物學等方法去除飼料中的抗營養(yǎng)因子 , 以達到提高飼料利用率, 增加經濟收益的目的。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shù) 1論壇幣 +1 收起 理由
胡文輝 + 1 【通過審核】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fā)
發(fā)表于 2010-6-15 09:09:02 | 只看該作者
好貼,我們公司檢測菜粕異硫氰酸脂時,異硫氰酸脂的含量達到了12000ppm,這可能嗎?這樣的菜粕還能用嗎?

評分

參與人數(shù) 1論壇幣 +20 收起 理由
nety + 20 該貼得到樓主的二次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樓主| 發(fā)表于 2010-6-15 17:29:59 | 只看該作者
好貼,我們公司檢測菜粕異硫氰酸脂時,異硫氰酸脂的含量達到了12000ppm,這可能嗎?這樣的菜粕還能用嗎?
farrfan 發(fā)表于 2010-6-15 09:09
不能用的,異硫氰酸酯(mg/kg)以丙烯基異硫氰酸酯計雞酸合飼料中不得超過500mg/kg;生長肥豬配合飼料不得超過500mg/kg。你這測得超了23倍,不可能的。一般濃度下用量為3~6%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lián)系我們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

中國畜牧人養(yǎng)豬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29 05:20,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