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疫應激給養(yǎng)禽業(yè)生產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并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動物免疫應激是指動物接種疫苗后出現個別過敏,少數動物體溫升高,一些動物厭食、代謝改變、生長減緩、飼養(yǎng)周期延長的現象。本文就禽類免疫應激的危害、臨床表現、作用機理以及預防措施作一總結,為生產提供參考資料。
1 免疫應激的危害
在現代養(yǎng)禽業(yè)生產中,疫苗對預防、控制和消滅傳染病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免疫接種一方面保護了動物機體免受病原的侵害,另一方面也作為一種特殊的應激因子引起免疫應激,對機體產生一定的損害,這種損害不僅影響畜禽的生長發(fā)育及生產性能,而且可能造成少數動物的死亡。
養(yǎng)雞生產特別是肉雞生產中,在短時間內要持續(xù)接種多種疫苗,會引起較強的免疫應激。安陽市某鎮(zhèn)養(yǎng)殖戶飼養(yǎng)三黃雞2批,其中300日齡的3000只,400日齡的1700只。雞群已按常規(guī)程序進行防疫,前期生長發(fā)育良好,產蛋正常。且這兩批雞只在60日齡時注射過傳染性鼻炎油乳劑滅活苗,因該區(qū)周圍流行傳染性鼻炎,故對雞群再次頸部皮下注射該疫苗。注射疫苗后第2天,大部分雞精神沉郁,采食量減少。2天后400日齡的雞頭部出現輕度腫脹、發(fā)紅,以后發(fā)病雞病情逐漸加重;300日齡的雞也相繼出現類似癥狀,發(fā)病率為30%。
東阿縣高集鄉(xiāng)集樓村某村民引進AA肉雞600余只,采用地面平養(yǎng)。到9日齡時注射腎傳支、;新城疫油乳滅活苗,頸部皮下注射0.3mL/只,同時H120、新城疫Ⅳ系凍干苗滴鼻。接種當天發(fā)現雞群采食量減少,部分雞精神不振。第2天早晨發(fā)現病死雞100余只,到第5天共死亡近500只雞,死亡率達80%以上。經綜合診斷為大腸埃希菌急性感染,因多途徑接種疫苗的應激反應,增加了發(fā)病和死亡。上述實例說明,免疫應激無疑已成為一個影響畜禽生產和經濟效益的十分現實和突出的問題,引起了高度重視。
2 免疫應激的臨床表現
免疫應激時,畜禽主要臨床表現是體溫升高,食欲減退,生長緩慢和免疫功能下降等。雞群活疫苗免疫接種后,常見的不良反應有甩頭、流淚、打噴嚏、呼嚕、咳嗽等癥狀。這種反應在免疫接種2d后出現之后1周內反應較重,以后逐漸減輕;有時出現精神不振,采食減少,排綠色糞便等現象,嚴重的會引起死亡。引起上述癥狀的疫苗有雞傳染性喉氣管炎、雞傳染性法氏囊病、雞新城疫、雞痘等疫苗。
3 免疫應激的作用機理
家禽免疫后最常誘發(fā)的是呼吸道癥狀,就是由免疫應激引起的。尤其在7日齡和14日齡。
禽類免疫引起的呼吸道癥狀理論上講不是呼吸道病,7、21、35日齡時新城疫/傳支免疫引起的呼吸道癥狀原因主要有兩種:其一,傳染性支氣管炎疫苗和新城疫疫苗是一種活病毒,它主要侵害禽類的粘膜系統(tǒng),疫苗點眼滴鼻或飲水進入家禽體內后,病毒需要在家禽體內繁殖一定時期才能誘導機體產生抗體,在這一階段中病毒對禽類的鼻腔、喉頭、氣管、肺、氣囊等呼吸系統(tǒng)的粘膜造成很大的損傷,損傷致使家禽產生甩鼻、氣喘、咳嗽等癥狀,也就是常說的呼吸道癥狀。尤其在7日齡兩種疫苗同時使用時,呼吸道癥狀發(fā)病率更高,這主要是因為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對禽類的呼吸系統(tǒng)破壞更為嚴重的緣故。第二,病毒對呼吸系統(tǒng)粘膜的損傷導致呼吸系統(tǒng)對空氣中大腸桿菌等致病菌的排除和感染的抵抗力下降,家禽很容易因吸入大腸桿菌等空氣中細菌(或異物)而發(fā)生呼吸道癥狀。
4 預防措施
為了緩解免疫應激,通常采用盡量減少環(huán)境病原性或非病原性微生物對免疫系統(tǒng)的刺激,而對免疫應激導致的生長抑制也常通過抑制免疫反應來緩解。通過營養(yǎng)調控緩解免疫應激一直是營養(yǎng)學家關注的問題。研究表明,共軛亞油酸(CLA)是一種既可增強動物免疫機能,同時又可降低炎性反應導致的諸如生長受阻等副效應的天然物質。因此,CLA在動物疾病防治和健康養(yǎng)殖中將發(fā)揮重要作用
加強飼養(yǎng)管理,做好疾病的防治工作,確保畜禽在免疫接種前健康無病,可減輕疫苗的應激反應。由于法氏囊病、球蟲病等兩種病對免疫效果影響很大,肉雞法氏囊疫苗預防接種前應使用球蟲清(妥曲珠利)、黃芪多糖飲水。黃芪多糖所含的β-葡聚糖能夠降低IL-1的釋放,可以提高動物食欲。
當母源抗體水平較低或不整齊時,畜禽的免疫反應就表現的較為嚴重,可發(fā)生較長時間的應激反應。而母源抗體水平較高、整齊一致時,免疫應激較小,但是母源抗體高時,疫苗能中和母源抗體,不能產生足夠的保護率,所以免疫前有必要進行抗體檢測,以確保最佳免疫日齡。相同的疫苗,免疫途徑不同,應激反應的大小也不同。如雞新城疫Ⅳ系氣霧免疫時,應激強烈,主要因為免疫后在呼吸道與消化道定植,對粘膜有一定的損傷。
建議新城疫、傳支免疫接種前后,使用維瑪“雙效魚肝油粉”(維生素A、D、E)全天飲水,預防和修復粘膜系統(tǒng)的損傷,連用5~7天。同時,免疫后容易誘發(fā)支原體等呼吸道疾病,傳支/新城疫病毒在禽呼吸系統(tǒng)內大量復制而破壞了呼吸系統(tǒng)的結果。出現這種現象后,抗大腸桿菌藥物中及時添加抗病毒藥物,使用“維瑪菌威”、“維喉康”分上午、下午飲水,“維多利”顆粒劑全天飲水,2天左右呼吸道癥狀便會消失。
在注射疫苗時應嚴格按照疫苗的使用說明進行免疫接種。注射器具應嚴格消毒,畜禽群在健康的情況下免疫接種,或在獸醫(yī)人員的指導下進行??稍诮臃N前后3~5d在飲水中添加抗生素和速溶多維素,降低疫苗的應激反應。
球蟲清(地克珠利)、黃芪多糖、雙效魚肝油(維生素A、D、E)、維瑪菌威(鹽酸環(huán)丙沙星)、維喉康(鹽酸環(huán)丙沙星)
免疫應激給養(yǎng)禽業(yè)生產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并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動物免疫應激是指動物接種疫苗后出現個別過敏,少數動物體溫升高,一些動物厭食、代謝改變、生長減緩、飼養(yǎng)周期延長的現象。本文就禽類免疫應激的危害、臨床表現、作用機理以及預防措施作一總結,為生產提供參考資料。
1 免疫應激的危害
在現代養(yǎng)禽業(yè)生產中,疫苗對預防、控制和消滅傳染病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免疫接種一方面保護了動物機體免受病原的侵害,另一方面也作為一種特殊的應激因子引起免疫應激,對機體產生一定的損害,這種損害不僅影響畜禽的生長發(fā)育及生產性能,而且可能造成少數動物的死亡。
養(yǎng)雞生產特別是肉雞生產中,在短時間內要持續(xù)接種多種疫苗,會引起較強的免疫應激。安陽市某鎮(zhèn)養(yǎng)殖戶飼養(yǎng)三黃雞2批,其中300日齡的3000只,400日齡的1700只。雞群已按常規(guī)程序進行防疫,前期生長發(fā)育良好,產蛋正常。且這兩批雞只在60日齡時注射過傳染性鼻炎油乳劑滅活苗,因該區(qū)周圍流行傳染性鼻炎,故對雞群再次頸部皮下注射該疫苗。注射疫苗后第2天,大部分雞精神沉郁,采食量減少。2天后400日齡的雞頭部出現輕度腫脹、發(fā)紅,以后發(fā)病雞病情逐漸加重;300日齡的雞也相繼出現類似癥狀,發(fā)病率為30%。
東阿縣高集鄉(xiāng)集樓村某村民引進AA肉雞600余只,采用地面平養(yǎng)。到9日齡時注射腎傳支、;新城疫油乳滅活苗,頸部皮下注射0.3mL/只,同時H120、新城疫Ⅳ系凍干苗滴鼻。接種當天發(fā)現雞群采食量減少,部分雞精神不振。第2天早晨發(fā)現病死雞100余只,到第5天共死亡近500只雞,死亡率達80%以上。經綜合診斷為大腸埃希菌急性感染,因多途徑接種疫苗的應激反應,增加了發(fā)病和死亡。上述實例說明,免疫應激無疑已成為一個影響畜禽生產和經濟效益的十分現實和突出的問題,引起了高度重視。
2 免疫應激的臨床表現
免疫應激時,畜禽主要臨床表現是體溫升高,食欲減退,生長緩慢和免疫功能下降等。雞群活疫苗免疫接種后,常見的不良反應有甩頭、流淚、打噴嚏、呼嚕、咳嗽等癥狀。這種反應在免疫接種2d后出現之后1周內反應較重,以后逐漸減輕;有時出現精神不振,采食減少,排綠色糞便等現象,嚴重的會引起死亡。引起上述癥狀的疫苗有雞傳染性喉氣管炎、雞傳染性法氏囊病、雞新城疫、雞痘等疫苗。
3 免疫應激的作用機理
家禽免疫后最常誘發(fā)的是呼吸道癥狀,就是由免疫應激引起的。尤其在7日齡和14日齡。
禽類免疫引起的呼吸道癥狀理論上講不是呼吸道病,7、21、35日齡時新城疫/傳支免疫引起的呼吸道癥狀原因主要有兩種:其一,傳染性支氣管炎疫苗和新城疫疫苗是一種活病毒,它主要侵害禽類的粘膜系統(tǒng),疫苗點眼滴鼻或飲水進入家禽體內后,病毒需要在家禽體內繁殖一定時期才能誘導機體產生抗體,在這一階段中病毒對禽類的鼻腔、喉頭、氣管、肺、氣囊等呼吸系統(tǒng)的粘膜造成很大的損傷,損傷致使家禽產生甩鼻、氣喘、咳嗽等癥狀,也就是常說的呼吸道癥狀。尤其在7日齡兩種疫苗同時使用時,呼吸道癥狀發(fā)病率更高,這主要是因為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對禽類的呼吸系統(tǒng)破壞更為嚴重的緣故。第二,病毒對呼吸系統(tǒng)粘膜的損傷導致呼吸系統(tǒng)對空氣中大腸桿菌等致病菌的排除和感染的抵抗力下降,家禽很容易因吸入大腸桿菌等空氣中細菌(或異物)而發(fā)生呼吸道癥狀。
4 預防措施
為了緩解免疫應激,通常采用盡量減少環(huán)境病原性或非病原性微生物對免疫系統(tǒng)的刺激,而對免疫應激導致的生長抑制也常通過抑制免疫反應來緩解。通過營養(yǎng)調控緩解免疫應激一直是營養(yǎng)學家關注的問題。研究表明,共軛亞油酸(CLA)是一種既可增強動物免疫機能,同時又可降低炎性反應導致的諸如生長受阻等副效應的天然物質。因此,CLA在動物疾病防治和健康養(yǎng)殖中將發(fā)揮重要作用
加強飼養(yǎng)管理,做好疾病的防治工作,確保畜禽在免疫接種前健康無病,可減輕疫苗的應激反應。由于法氏囊病、球蟲病等兩種病對免疫效果影響很大,肉雞法氏囊疫苗預防接種前應使用球蟲清(妥曲珠利)、黃芪多糖飲水。黃芪多糖所含的β-葡聚糖能夠降低IL-1的釋放,可以提高動物食欲。
當母源抗體水平較低或不整齊時,畜禽的免疫反應就表現的較為嚴重,可發(fā)生較長時間的應激反應。而母源抗體水平較高、整齊一致時,免疫應激較小,但是母源抗體高時,疫苗能中和母源抗體,不能產生足夠的保護率,所以免疫前有必要進行抗體檢測,以確保最佳免疫日齡。相同的疫苗,免疫途徑不同,應激反應的大小也不同。如雞新城疫Ⅳ系氣霧免疫時,應激強烈,主要因為免疫后在呼吸道與消化道定植,對粘膜有一定的損傷。
建議新城疫、傳支免疫接種前后,使用維瑪“雙效魚肝油粉”(維生素A、D、E)全天飲水,預防和修復粘膜系統(tǒng)的損傷,連用5~7天。同時,免疫后容易誘發(fā)支原體等呼吸道疾病,傳支/新城疫病毒在禽呼吸系統(tǒng)內大量復制而破壞了呼吸系統(tǒng)的結果。出現這種現象后,抗大腸桿菌藥物中及時添加抗病毒藥物,使用“維瑪菌威”、“維喉康”分上午、下午飲水,“維多利”顆粒劑全天飲水,2天左右呼吸道癥狀便會消失。
在注射疫苗時應嚴格按照疫苗的使用說明進行免疫接種。注射器具應嚴格消毒,畜禽群在健康的情況下免疫接種,或在獸醫(yī)人員的指導下進行。可在接種前后3~5d在飲水中添加抗生素和速溶多維素,降低疫苗的應激反應。
球蟲清(地克珠利)、黃芪多糖、雙效魚肝油(維生素A、D、E)、維瑪菌威(鹽酸環(huán)丙沙星)、維喉康(鹽酸環(huán)丙沙星)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