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酸是吡啶的衍生物,它很容易轉變成尼克酰胺。尼克酸和尼克酰胺都是白色、無味的針狀結晶,溶于水,耐熱。3-乙酰吡啶、吡啶3-磺酸和抗結核藥物異煙肼(雷米封)是尼克酸的拮抗物。
無論是飼料中的尼克酸和尼克酰胺,還是合成物都能以擴散的方式迅速而有效地被吸收。吸收的部位是在胃及小腸上段。尼克酸在小腸粘膜中可轉變成尼克酰胺,然后在組織中與蛋白質結合,變成輔酶NAD(煙 酰 胺 腺 嘌 呤二核苷酸)或NADP(煙 酰 胺 腺 嘌 呤二核苷酸磷酸)。代謝產(chǎn)物主要經(jīng)尿排出。
尼克酸主要通過NAD和NADP參與碳水化合物、脂類和蛋白質的代謝,尤其在體內供能代謝的反應中起重要作用。NAD和NADP也參與視紫紅質的合成。
尼克酸缺乏,豬表現(xiàn)為失重、腹瀉、嘔吐、皮炎和正常紅細胞貧血。雞生長緩慢,口腔癥狀類似狗的黑舌病,羽毛不豐滿、偶爾也見鱗狀皮炎。雛火雞可發(fā)生跗關節(jié)擴張。
牛、羊瘤胃微生物能合成尼克酸。小牛飼喂低色氨酸的飼糧可產(chǎn)生尼克酸缺乏癥。
尼克酸廣泛分布于飼料中,但谷物中的尼克酸利用率低。動物性產(chǎn)品、酒糟、發(fā)酵液以及油餅類含量豐富。谷物類的副產(chǎn)物、綠色的葉子,特別是青草中的含量較多。飼糧中的色氨酸在多余的情況下可轉化為尼克酸。對于豬,50mg色氨酸可轉化為1mg尼克酸,但貓和貂以及大多數(shù)魚類缺乏這種能力。除成年反芻動物外,都需飼糧提供尼克酸。但高產(chǎn)奶牛和飼喂高營養(yǎng)濃度飼糧的肉牛,飼糧中亮氨酸、精氨酸和甘氨酸過量、色氨酸不足、能量濃度高以及含有腐敗的脂肪等,都將增加反芻動物對尼克酸的需要。
畜禽及魚類對尼克酸的需要一般為每千克飼糧10-50mg。每日每千克體重攝入的尼克酸超過350mg可能引起中毒。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