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這個話題之前,我先說說大豆和豆粕的關系
一般來說,100斤大豆=81斤的豆粕+18.5斤豆油,大豆采用直接壓榨工藝,出油率一般是12-13%,剩下的副產品叫豆餅,這個東西作為飼料是比較好的,因為它里面含有5%的脂肪,但是現代的萃取工藝,將豆餅經過浸提后,把5%的脂肪也拿出來,其副產品就是豆粕了。
這些天我一直在關注國內大豆期貨情況,國內大豆期貨的價格是3400元左右一噸,現貨情況也差不多,基本上在3400-3500元一噸,簡單到不用計算就知道豆粕的合理價位應該在3200元一噸,甚至以下??纯疵绹蠖蛊谪浨闆r,前天的時候最高到過1050美分/浦氏耳,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單位的換算關系,1050美分=10.5×6.8=71.4人民幣,浦氏耳在大豆的上是27.1公斤,也就是說進口大豆的價格是2634元/噸,當然這個還沒有包括關稅和運費(大約是500-600元/噸)。
從期貨上來說,大豆期貨只不過是從950美分漲到過1050美分,漲幅并不大,而且昨天就開始回落了,今天是已經跌破1000美分了,期貨漲,當然與原油期貨漲有一定關系,今天也隨著原油期貨而回落,這個是國際資本家熱錢投資傾向的問題,這個我們不去研究那么多了。
我們研究的是為什么國內豆粕價格會瘋長,從3200元一噸漲到3800元一噸甚至更高。
我以前就說過,我們國家的大豆每年的自產是1500萬噸左右,進口的數量是4000萬噸左右,所以,我們國內大豆的價格一直操在外國人手上,當我們經濟好的時候,養(yǎng)殖業(yè)也發(fā)展得好啊,大豆需求的缺口很大,所以國際大豆價格瘋長,但是大豆,畢竟不是糧食,它的需求是有彈性的,當經濟不好的時候,養(yǎng)殖業(yè)也會陷入低谷,對大豆的需求自然也減少很多。所以,自2008年下半年以來,大豆就進入價格下跌的趨勢,期貨價格從輝煌的1600美分直到850美分,豆粕價格也從4800元一噸到了3000元一噸,豆油也從15000元一噸到了7500元一噸。
這個趨勢是很明朗的,但是中間有點小小波動,因為市場行情從來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特別是2008年下半年來,豆粕價格的下跌呈現單雙月交替下滑的曲線,也就是說12月份豆粕價格下跌,1月份豆粕價格就上漲,1月份豆粕上漲,2月份就跌。因為豆粕價格下跌,榨油廠就沒有利潤,客觀上就會減少采購,從而導致下個月到港的進口大豆數量減少,(從國家對大豆進口的月份表上可以看出,每月的采購數量基本上也都是波動交替的,一個月少,一個月多),到港大豆少了,客觀上又刺激了國內大豆及豆粕價格上漲,所以,又會刺激榨油廠增加采購,如此循環(huán),所以,這個就不難解釋豆粕價格為什么老是漲漲落落的。
漲漲落落,其大前提是跌的,但是近期為什么會漲這么多呢,這個要牽涉到當前的經濟形勢,現在走在大街上,連外來的民工都能跟你說說今年的經濟危機,在危機情況下,所有的榨油廠唯一保持不虧的辦法就是停工或者不要有庫存,因為任何東西的價格都有可能下降,大豆可能下降,所以不能多進,豆粕可能下降,所以生產出來必須馬上賣,豆油可能下降,所以榨出來必須馬上出手。
當出現一個極限,50%的榨油廠停工,50%的榨油廠零庫存在生產的時候,一旦出現一點風吹草動,價格必然上漲。同時,榨油廠采購的國外大豆到港總是有個滯后性的,所以現在短期內大豆難以到港,所以才會出現最近幾天的暴漲局面。
認識到了這個,知道這次暴漲是非理性的,完全是由于農戶、飼料廠追漲殺跌加劇的漲幅,所以我們應該保持一顆平靜的心情看待這次漲價,不要過多采購豆粕,我個人認為,如果你采購超過1.7以上的豆粕,最好周邊鄰居分一下,近期很容易掉到這個價格以下。
長期來看,豆粕價格下跌永無底線。但是每次都伴隨著個把月的波動,利用好這個周期的波動,可能為你的養(yǎng)殖帶來不錯的額外效益。一般來說,下跌超過20天的局面就要伴隨著上漲一點,可以多采購點,上漲到一定天數,就要下跌,千萬不要再買了。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