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恰當?shù)乃幬锕倘恢匾?,當應用一種藥物療效不佳時,就需要選擇其他的藥物進行合理的配伍。那么什么樣的配伍才算合理的配伍呢?從藥效學上來說,臨床上主要有兩種情形:一是兩藥應用產(chǎn)生協(xié)同作用;二是兩藥應用產(chǎn)生相加作用。當然,有些藥物的配伍作用相互拮抗,這種配伍是臨床應該避免的(屬于配伍禁忌的范疇)。但是,當藥物發(fā)生中毒時,我們可以利用此拮抗作用來進行搶救。從藥動學上來說,不外乎影響吸收、分布、代謝、排泄這四個方面來產(chǎn)生作用,但這也屬于配伍禁忌及用藥注意事項的范疇。此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為了掩蓋主藥的不良反應而進行配伍,這屬于合理配伍的范疇。總之,臨床上的合理配伍,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增效作用;二是降低主藥的不良反應。
臨床上常用的合理配伍
1、β-內(nèi)酰胺類藥物與β-內(nèi)酰胺酶抑制劑配伍
常獲得協(xié)同作用。使青霉素類和頭孢菌素類的最低抑菌濃度(MIC)明顯下降,藥物增效幾倍至十幾倍,并可使產(chǎn)酶菌株對藥物恢復敏感。臨床上常用藥物有:舒普深(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舒它西林(氨芐西林鈉/舒巴坦鈉)、安滅菌(奧格門汀,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替門?。ㄌ婵ㄎ髁肘c/克拉維酸鉀)、泰能(亞胺培南/西拉司丁鈉)。
2、繁殖期殺菌藥與靜止期殺菌藥配伍
常獲得協(xié)同作用。如:青霉素與鏈霉素配伍常用于草綠色鏈球菌性心內(nèi)膜炎和腸球菌感染。羧芐西林與慶大霉素(或妥布霉素、阿米卡星)聯(lián)合應用有一定的協(xié)同作用,可用于綠膿桿菌感染。但二者不可置同一容器中,應分別滴注。氨曲南與氨基糖苷類(慶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等)聯(lián)用,對綠膿桿菌、不動桿菌、沙雷桿菌、克雷白桿菌、普魯威登菌、腸桿菌屬、大腸桿菌、摩根菌等起協(xié)同抗菌作用。此種配伍尚有:青霉素+其他氨基糖苷類;氨芐西林+氨基糖苷類;萬古霉素+鏈霉素或氨基糖苷類;其他青霉素類+氨基糖苷類;頭孢菌素類+氨基糖苷類;利福平+氨基糖苷類;苯唑西林或氯唑西林+氨基糖苷類。其他感染,目前尚無可靠報道。
3、靜止期殺菌藥與快速抑菌藥配伍
常獲得協(xié)同或相加作用。如:四環(huán)素+鏈霉素(或其他氨基糖苷類);米諾環(huán)素與鏈霉素配伍用于布氏桿菌病。
4、靜止期殺菌藥與慢速抑菌藥配伍
常獲得協(xié)同或相加作用。如:CoSMZ+氨基糖苷類;
5、快速抑菌藥與慢速抑菌藥配伍
常獲得相加作用。如:多粘菌素類或阿米卡星+CoSMZ;
6、其他各類抗微生物藥物間的配伍
頭孢菌素類+氟喹諾酮;利福平+異煙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利福平+萬古霉素或頭孢唑啉;萬古霉素+頭孢唑啉或氯唑西林;美西林+β-內(nèi)酰胺類;磺胺類+甲氧芐啶。
7、其他藥物的配伍
⑴ 氨基糖苷類藥物與堿性藥物(如碳酸氫鈉、氨茶堿等)配伍,抗菌效能增強,但同時毒性也相應增強,必須慎重。
⑵ 頭孢菌素類藥物與維生素B族或維生素K配伍,可減輕由于其強力抑制腸道菌群而致維生素B族及維生素K的缺乏。此外,還有磺胺類藥物。
⑶ 諾氟沙星與維生素B1和維生素B12合用,可減輕其引起的周圍神經(jīng)刺激癥狀、四肢皮膚針扎感及輕微的灼熱感。
⑷ 兩性霉素B與鉀鹽配伍,可減少前者引起的低鉀血癥。
⑸ 氯硝柳胺與甲氧氯普胺合用,可防止節(jié)片被消化散出的蟲卵因嘔吐逆流入胃及十二指腸,而引起囊蟲病。
⑹ 阿司匹林與維生素K配伍,可預防由于其使凝血酶原減少而導致的全身出血傾向。
⑺ 苯妥英鈉與維生素D配伍,可對抗由于其加速維生素D的代謝而致的軟骨病。
⑻ 磺吡酮與碳酸氫鈉合用,可減少尿酸在泌尿道的沉著。
⑼ 息寧(卡比多巴/左旋多巴)與維生素B6配伍,可減少其副作用。
⑽ 硝酸甘油與普萘洛爾合用,可減少各自的副作用而加強療效。
⑾ 阿托品與嗎啡合用,可減輕后者所引起的平滑肌痙攣而加強鎮(zhèn)痛作用。
⑿ 左旋多巴與多巴脫羧酶抑制劑配伍,可抑制其在外周的脫羧,從而增加進入中樞的藥物以提高療效,并減少外周部位的不良反應。
⒀ 地高辛與鉀鹽合用,可防止因低鉀而造成的低高辛中毒。
⒁ 中樞鎮(zhèn)痛藥與中樞抑制藥合用,可加強前者的鎮(zhèn)痛作用。
⒂ 維生素C與硫酸亞鐵配伍,可防止Fe2+氧化而利于吸收。
⒃ 降壓藥與利尿藥配伍,可減少因長期服用降壓藥而引起的水鈉潴留現(xiàn)象;血管擴張藥與腎上腺素受體阻斷藥配伍,可減少因長期服用擴血管藥而引起的反彈現(xiàn)象。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quán)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