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奶牛疾病圖譜 中國奶業(yè)協會信息網
本病多發(fā)生于分娩后數日內,乳房組織形成大面積壞疽,導致敗血癥而引起嚴重的全身癥狀,是一種死亡率很高的乳房炎。
[病因]
1.感染病原菌:主要是大腸桿菌屬感染,但有時也可由黃色葡萄球菌、厭氧性菌、化膿桿菌、芽孢桿菌屬、梭狀芽孢桿菌屬、放線菌屬、李氏桿菌屬、牛布氏桿菌屬等感染。
2.感染途徑:細菌侵入乳房的途徑有3條,即乳源徑路、血源徑路、淋巴源徑路。一般認為細菌經乳頭管侵入乳房是最主要的途徑;但有時也可因患腸炎、腹膜炎、創(chuàng)傷性網胃炎和產褥熱等疾病時,細菌隨血行被運送到乳房內,經繁殖而引起發(fā)?。划斎榉炕蛉轭^皮膚發(fā)生創(chuàng)傷、擦傷及其他外傷時,細菌經損傷部位淋巴液進入淋巴管,沿淋巴管侵入皮下組織,最后侵害乳腺組織。
3.促進感染的主要因素:被毛較少、血液供給量較多的高產牛乳房、嚴重下垂的乳房或產后浮腫很厲害的乳房都極易患本病。
[癥狀]
特急性的病例出現突然食欲不振或廢絕,體溫上升到41℃以上,弓腰努背,起立困難呼吸急促,脈搏數增加,全身被毛逆立,肌肉震顫,反芻停止,下痢和脫水,乳房全部腫脹,往往從腹下部腫脹至后肢。在乳房皮膚上形成紫紅色或蒼白色的圓形變色部分,病變部位有涼感,其他部位出現發(fā)紅和熱感。被厭氧性菌感染時,乳房皮下有氣腫,擠奶時可擠出氣體,被感染的乳房疼痛強烈,有的乳房皮膚破潰排膿引起組織壞死脫落。乳量迅速減少,乳汁病初呈水樣,以后呈血樣或膿樣,有的有強烈的腐敗臭味。
[診斷]
依據病因分析、乳房檢查、乳汁實驗室細菌學檢查結果進行診斷。
[防治]
首先應加強飼養(yǎng)管理,精心護理病牛,給病牛床大量墊鋪草,時常為其翻身,預防褥創(chuàng)。其次將扎有許多眼的塑料管捆在乳房上,另一端接在自來水管上灌涼水冷卻乳房,這種方法比涂抹消炎劑還有效果。
在治療中,應向靜脈或肌肉注射大量的抗生素藥物或磺胺類制劑,一直繼續(xù)到全身癥狀消失為止,以預防敗血癥;為了改善脫水癥狀,用復方氯化鈉液、生理鹽水液、葡萄糖液、維生素類進行大量輸液;根據癥狀注射腎上腺皮質激素;發(fā)病初期,經外陰部動脈注射抗生素藥物,可向乳房內迅速滲透,比全身給藥有效,一般可用青霉素160萬IU,注射用水40ml,稀釋后一次注入,每日2次;也應從乳頭注入藥物;可酌情進行1次前后分房或乳房全部摘除手術,治愈后作為肉牛利用,高產有價值的母??芍挥米龇敝忱谩?/td>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