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457|回復: 4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黑龍江:國儲收購大豆?jié)M倉 豆油企業(yè)無豆停產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09-5-21 09:09: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CCTV經濟半小時


    記者在糧庫中見到,所有能夠露天堆放的場地已經被臨時搭建的穴墩占滿,每個穴墩儲存了400噸左右的大豆,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些大豆都是從去年收購來的優(yōu)質大豆,時間長的已經儲存了半年以上,現在負責人最為擔憂的就是大豆的質量問題。


    記者在黑龍江還了解到,黑龍江的油脂加工企業(yè)由于買不到價格合適的大豆原料,有很多油脂廠面臨著停產,最嚴重的時候,已經幾乎是全部停產了,全線停產,有的為了保住市場份額,不得不收購一些質量很差的大豆,但依然難以為繼。


   在不少專家的看來如何處理那些儲存在糧庫中的大豆,成為解決現在國產大豆問題的重中之重,中國大豆產業(yè)協(xié)會專職副會長劉登高告訴記者,趕快把這大豆加工,加工成油進入市場,就可以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平衡我們的進出口。

  (主編:馬洪濤    記者:姜龍飛    攝像:陳艷波)
  相信不少觀眾都聽說了這個消息,食用油漲價了。像在北京的糧油批發(fā)市場,金龍魚大豆油一箱從月初的158元漲到了168元,福臨門大豆油從156元漲到了166元,火鳥大豆油從月初的152元上漲到了160元。有消息說,造成這輪食用油價格上漲的原因是國際上大豆供應緊張。作為大豆的原產國,我們國家的大豆生產形勢又如何?會不會也存在大豆緊缺的情況呢?我的同事姜龍飛到大豆主產區(qū)黑龍江進行了調查。
  國儲收購大豆?jié)M倉 豆油企業(yè)無豆停產
  黑龍江中儲糧賓縣直屬庫主任孫吉玉:“我這基本上庫內已經裝滿了?!?br />   記者:“已經肯定沒地了?!?br />   孫吉玉:“沒地,是這樣子?!?br />   5月14日,記者在黑龍江省賓縣的中儲直屬庫糧庫里,見到了糧庫主任孫吉玉,孫吉玉今年負責的糧庫總共收進了七千四百噸大豆,由于糧庫的庫存有限,這些大豆只能在室外存放。
  記者:“那您收的這七千四百噸豆子,都是在臨時的儲存?”
  孫吉玉:“對,都在露天儲存,因為庫內專儲糧,這是臨儲。”
  記者在糧庫中見到,所有能夠露天堆放的場地已經被臨時搭建的穴墩占滿,每個穴墩儲存了400噸左右的大豆,孫吉玉告訴記者,這些大豆都是從去年開始,以1.85元/斤的價格收購來的優(yōu)質大豆,水分不超過13.5%。時間長的已經儲存了半年以上,現在孫吉玉最為擔憂的就是大豆的質量問題。
  孫吉玉:“目前儲存對我們壓力來說是最大的,每天都在抓這個安全保糧這塊,安全問題,定期檢查,時時這個檢查,就怕上面漏雨,下面起潮?!?br />   孫吉玉告訴記者,從去年年底開始收購大豆以來,從來都是只進不出,看著堆滿糧庫的大豆,孫吉玉一直在發(fā)愁,他不知道這些大豆要在自己的手中保存多久。
  孫吉玉:“這期間高溫,雨季,糧食會發(fā)生變化,一旦保管不善的話就容易造成壞糧,所以說我們全力以赴地在夏季保糧中加大力度,正常地說應該說,應該快調,調出,完了給明年倒出地方。”
  孫吉玉希望眼前的這些大豆能夠盡快地調出,就是運到其他條件好一點的糧庫保存或者直接銷售,這樣他身上的擔子就能輕一點。其實在黑龍江,總共有11家類似的中儲直屬糧庫,他們也都在為堆積如山的大豆發(fā)愁。
  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黑龍江分公司總經理任振民:“我們所有的倉庫都已經都滿了,就是固定倉,現在我們做大量的這個,我們東北叫露天墩,南方叫露天垛,是這樣,可能得上萬了,這樣無形當中就加大了我們的管理,風險也大,但我們是嚴格按照中央儲備糧的管理標準?!?br />   任振民告訴記者,他是在2008年10月27日接到了指令,啟動了第一批中央儲備大豆的收購任務,到2009年5月初的時候,總共收購了450多萬噸的大豆,而這450多萬噸的大豆壓得任振民有些力不從心。
  任振民:“我們現在目前感到最大的壓力,是2009年怎么辦。”
  除了11家中儲直屬的糧庫以外,任振民還委托了黑龍江省的214家地方糧庫作為代儲庫收購大豆,如今也都已經基本存滿,如果不能及時地消化處理,2009年的收購任務將很難完成,任振民現在的希望寄托在大豆外運儲存。
  任振民:“還沒賣,我們調出一部分去,我們往南方已經調了100多萬噸了,正在調,調是充實銷區(qū)的庫存,那是將來滿足銷區(qū)的需求,但是現在真正進入市場,現在還沒有進入?!?br />   黑龍江省的這次大豆儲備高峰開始于去年10月份,當時國際金融危機爆發(fā)豆價下跌,為了保護農民利益和糧食安全,國家先后3次在東北大豆主產區(qū)按照每斤1.85元的價格實行大規(guī)模收購,累計收購600萬噸,其中黑龍江省就占到了453萬噸。記者在黑龍江看到,中儲收購的大豆多得糧庫都裝不下了,難道當地大豆真的供過于求了嗎?記者在當地的油脂生產廠看到了這樣的景象。
  九三集團北安大豆制品公司副廠長代剛:“現在我們是上個月23號停的機,到現在已經得有接近20多天了,今年一共加工了是4300噸吧,干了22天?!?br />   記者在北安見到了一家油脂加工企業(yè)的廠長代剛,他告訴記者,自己的企業(yè)今年實際的開機生產時間不過22天。在黑龍江,還有很多油脂廠面臨著同樣的困境。
  黑龍江省大豆產業(yè)協(xié)會常務秘書長吳立強:“規(guī)模以上的,應該現在是68家。”
  記者:“68家,最嚴重的時候他們是什么情況?”
  吳立強:“最嚴重的時候,已經幾乎是全部停產了,全線停產。”
  據吳立強介紹,作為非轉基因大豆油的基地,黑龍江省的食用油企業(yè)加工的全部是非轉基因的食用油,長時間停產對于非轉基因食用油產業(yè)的打擊將會是致命的。
  吳立強:“如果國儲這塊如果不拋售到市場來說,就說這個地產非轉基因根本就沒有,沒有供應的來源了?!?br />   黑龍江的油脂加工企業(yè)全線停產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買不到價格合適的大豆原料。
  代剛:“要按現在的價格得一斤一塊五毛多錢,達不到1.6元,我們現在的價格能勾回來,如果超過這個價格,我們現在就是虧損經營,但是為了保證這個市場份額,我們還必須得干,還必須得收。”
  據了解,按照現在的油價,代剛必須買到1.58元/斤的大豆才能達到成本的平衡,可是如今中儲收購價格是1.85元/斤,這其中0.27/斤的巨大價差,使得以往送到油廠的大豆如今已經被送到了收購糧庫,代剛很難收到合適的大豆,為了保住市場份額,代剛不得不以1.65/斤的價格零星收購了一些質量很差的大豆。
  代剛:“這個豆子有什么豆子呢?一部分是國儲那個篩漏,就是往那個,就是那個原糧里邊摻的篩出來的,像這里邊有毛草子、豆莢子、豆皮子、蟲吃粒、碎半豆子?!?br />   采訪時記者了解到,代剛所在的企業(yè)是黑龍江省最大的非轉基因食用油的加工企業(yè),日生產能力在2000噸,這些零星收購上來的大豆還不夠企業(yè)一天的加工量。
  記者:“這些夠干一天的嗎?”
  代剛:“現場這些豆子不夠,現場這些豆子也就七百噸?!?br />   記者:“不夠一天干的?!?br />   代剛:“對,不夠一天干的。”
  據代剛介紹,這兩年來由于大豆價格過山車式起伏,企業(yè)的生產經營一直處于半停產狀態(tài),企業(yè)本身已經失血過多,半年來22天的正常生產,使得企業(yè)早已不堪重負,前景堪憂。
  代剛:“著急,包括我們這個300多名員工,都很著急,企業(yè)不生產,那就是一點生機也沒有,包括周邊的企業(yè)一看,這么大的企業(yè)在這兒停著,沒辦法?!?br />   事實上,在國儲大豆計劃出臺之前,往年黑龍江的豆農們大部分都將自己的大豆銷售給了當地的油脂加工企業(yè)。而今年國儲規(guī)定的價格又抬高了對豆價的預期,直接造成了黑龍江地區(qū)絕大部分的大豆加工企業(yè)無豆可收,紛紛選擇停產。
  吳立強:“進口轉基因大豆的價格,它在保持不變的情況下,我們的價格就人為地上揚了,這樣造成比較大的懸殊,自然就給加工企業(yè)造成很大一個成本壓力,這樣它的加工利潤根本就沒有利潤可談了,甚至是虧損,越加工越虧損,不加工還少賠點錢,所以造成所有加工企業(yè)都是全部停產,是這樣的情況?!?br />   非轉基因大豆產業(yè)面臨危機
  一方面國產大豆存在倉庫里沒有進入市場,另一方面,豆油生產企業(yè)長時間停產,難以為繼。我們在接下來的調查中發(fā)現,即使國產大豆被加工成豆油,走進了超市,它們也會遭遇另一種尷尬,這層壓力來自于進口的轉基因大豆。
  5月10日,記者在哈爾濱市的一家超市的油脂貨架里面見到,很多顧客都在選購一種正在促銷的大豆油,五升包裝的價格是每桶37.9元。
  哈爾濱市大潤發(fā)超市工作人員:“現在差不多有100多桶了。”
  記者:“100多桶了?就這一上午?”
  哈爾濱市大潤發(fā)超市工作人員:“不是一上午,就是這一陣,應該是最好的,現在因為它促銷價,老百姓都吃便宜的?!?br />   據了解,這是一種轉基因的大豆油,由于價格低廉,哈爾濱的顧客開始放棄多年來食用非轉基因大豆油的生活習慣。
  記者:“大娘,你為什么最后選這一款了呢?”
  顧客:“便宜啊?!?br />   記者:“便宜。那您原來一直吃什么油?”
  顧客:“原來吃九三的,什么都吃反正是,還有那個。”
  記者:“那現在為什么不選了呢?”
  顧客:“那個貴吧,我心思比較便宜?!?br />   記者:“這個多少錢呢?”
  顧客:“這個37塊9,我一直都是吃九三的。”
  這位顧客所說的九三大豆油,是非轉基因大豆油,一直以來占據著黑龍江的食用油市場,記者注意到,九三大豆油的價格是47元每桶,價差在9.1元,并且與其它的轉基因大豆油的價差也在6、7元左右。超市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半年以來,轉基因的大豆油一直在減價促銷,從根本上改變了食用油的銷售結構。
  哈爾濱市大潤發(fā)超市雜貨部副經理朱濱偉:“轉基因大豆(油)這一塊價格在持續(xù)往下降,我們店內是安排了一些促銷活動,銷量比較好,市場上也逐漸因為它受價位影響嘛,市場上對它便宜油的需求還是比較多,所以說它擠占了一部分非轉基因大豆油那個市場,非轉基因(油)我們還以當地品牌為主,估計(去年)占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現在只有百分之四十多吧?!?br />   記者在九三油脂了解到,超市中還能夠占有的市場份額,還是在企業(yè)虧本經營的情況勉強得到的。
  九三集團哈爾濱惠康食品公司經理薛寶臣:“這個大豆加工行業(yè)的形勢一直在下滑,我們已經很長時間都是這樣了,但是為了保證這個市場的供應吧,站住九三大豆油的市場份額,我們還得要經營下去,也得苦苦支撐,是這樣,在虧本經營。”
  由于買不到本地大豆,薛寶臣管理的企業(yè),今年的生產總共不到50天的時間,產量的下降直接導致了全省市場的占有率在直線下降。
  薛寶臣:“原來我們是在黑龍江,我們九三的產量占有率應該是在70%左右,現在看也就10%幾?!?br />   與九三油脂一樣,黑龍江全部的非轉基因大豆油加工企業(yè)今年的生產都很不穩(wěn)定,總產量的銳減就自然使得進口的轉基因大豆油在黑龍江市場上大肆攻城略地。
  黑龍江省大豆產業(yè)協(xié)會常務秘書長吳立強:“目前就是在我們本省現在就是說通過調研,豆油的,轉基因豆油所占的市場比例已經達到80%,甚至以上?!?br />   中國大豆產業(yè)協(xié)會專職副會長劉登高:“你這個轉基因大豆油你沒有,所以這對黑龍江的人對哈爾濱的人感到很震驚,我們黑龍江吃不到我們黑龍江的油,我們要吃進口大豆油。”
  如何才能轉危為安?
  黑龍江是國內大豆主產區(qū),也是非轉基因大豆的傳統(tǒng)市場。可是,現在黑龍江卻成了進口轉基因大豆的天下。處在食用油產業(yè)鏈上的國有糧庫和非轉基因大豆生產企業(yè)都各自捧著本難念的經。為什么具有傳統(tǒng)優(yōu)勢的大豆產業(yè)會面臨這樣的困境?怎樣才能讓這條產業(yè)鏈順暢地運轉起來?我們繼續(xù)來探求事情的究竟。
  據了解,黑龍江省內豆農只認同1.85元/斤的收購價,而進口豆到港完稅價格為1.55元/斤,比國儲價格便宜0.30元/斤,每噸的價差達到了600元。巨大的差價使得九三油脂在黑龍江一共有5家企業(yè)今年的生產一直不正常,而與本土企業(yè)的慘淡經營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沿海的3家企業(yè)今年的收益豐厚。
  九三糧油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寶龍:“由于沿海價格一直很低,這樣我們在沿海的企業(yè)應該說遇到了歷史以來在第一季度到現在,歷史以來最好的一段時期,經營的非常好,利潤也很豐厚,但是省內的這幾家企業(yè)遇到了歷史以來最艱難的時期,壓力很大?!?br />   楊寶龍?zhí)拐\,鑒于大豆行情近年來的大起大落,企業(yè)走出黑龍江,在沿海地區(qū)加工進口的轉基因大豆,是企業(yè)在迫不得已做出的選擇。
  楊寶龍:“由于黑龍江現在我們這些大豆沒有進入國際市場,沒有進入到國內市場,以及國儲政策的出臺,就逼迫著我們開始轉型,我們把主要的產能和加工能力呢向沿海的幾家企業(yè)進行轉移,加入到了進口大豆,加工進口大豆的序列當中?!?br />   一方面是沿海紅紅火火的大豆進口,一方面是怨聲載道的東北大豆產區(qū),中國的大豆市場正在經歷著奇特的冰火兩重天。一艘艘從太平洋(15.87,0.00,0.00%)上飄來的運糧船裝載轉基因大豆不斷的停靠在天津、大連、廣州等碼頭,這些進口的低價大豆不斷地運送到這些沿海的加工廠,為中國人提供了大部分的食用油。
  楊寶龍:“按照我們現在的進口的數量和每年實際大豆壓榨的情況來看,我們每年食用油份額中90%以上的食用油,都是轉基因大豆所做成的食用油,也就是說在這種情況之下,可以直接推斷出我們國家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轉基因食用油的一個使用國家,消費國家,或者成了一個轉基因食品的一個最大的實驗基地?!?br />   如果轉基因大豆油繼續(xù)在國內繼續(xù)暢通無阻的話,非轉基因大豆油行業(yè)的生存空間不容樂觀。
  楊寶龍:“我們國產的大豆沒有進入到國內市場,沒有參與加工這個環(huán)節(jié),所以說這些非轉基因的這些食品,非轉基因的食用油可能會在市場的份額越來越少,最是直至它消失?!?br />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除了油脂企業(yè)以外,有關專家擔心國內的豆制品加工企業(yè)也將會出現問題。
  中國大豆產業(yè)協(xié)會專職副會長劉登高:“南方的豆制品加工企業(yè)所需要的大豆也不能滿足了,這樣他們最近不是大豆?jié)q價嘛,就是豆制品加工企業(yè)沒有原料了,因為原料進了國庫了,所以他們就引起加工企業(yè)的恐慌,如果說這種恐慌再延續(xù)下去,我看也許會有個別企業(yè)用轉基因大豆來加工產品。”
  在不少專家的看來如何處理那些儲存在糧庫中的大豆,成為解決現在國產大豆問題的重中之重,北豆南運可暫時解決東北糧庫的壓力,可是完成這個過程本身就存在著很大的困難。
  同時在運輸、儲存的過程之中,大豆的成本自然就會增加,每斤的成本將會提高到2.2元,遠遠高于收購價1.85/斤,短時間內這些大豆很難做到順價銷售,就是高于2.2元的價格向市場銷售,這也就意味著中儲收購的大豆很難進入最終的市場流通,如何使這些大豆物盡其用,成為時下的當務之急。
  劉登高:“趕快把這大豆加工,加工成油進入市場,就可以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平衡我們的進出口?!?br />   楊寶龍:“能不能把這些豆子在當地以國儲豆的形式,變成國儲油的形式來進行存儲,既節(jié)約了存儲的空間,又降低了存儲的成本,同時又拉動了當地加工企業(yè)的加工和提高它的生存?!?br />   半小時觀察:退守陣地 不如主動出擊
  2008年第一季度,黑龍江進口大豆只有5156噸,而今年一季度,這個數字是44.1萬噸,一年時間上升了85.5倍。即使在素有國產大豆“最后守望者”之稱的黑龍江,現在國產大豆的市場空間也被迅速壓縮。
  對黑龍江的大豆產業(yè),我們欄目多次進行過跟蹤報道,前兩年困擾當地一個最大的問題是豆農手中的大豆賣不出去,因為市場遭遇進口的轉基因大豆低價沖擊,價格較高的國產非轉基因大豆相對競爭力下降了。去年國家動用中央儲備和國家臨時存儲,高價收購正是為了保護農民利益,防止國產大豆遭遇生存危機。不過,緩解了豆農的燃眉之急后,如今的焦點又向下游,轉移到了糧庫和生產企業(yè)身上,倉儲成本、生產成本與市場價格倒掛,進口大豆帶來的競爭壓力依然持續(xù)增強。面對相關利益錯綜復雜的大豆市場,現在看來,僅僅依靠幾條政策措施,并不能實現統(tǒng)籌平衡。對我們這個大豆原產國來說,怎么樣維護國產大豆的市場,保護大豆產業(yè),還需要做出更全面的長遠規(guī)劃。一方面,可以從種植方式、農業(yè)技術等各方面扶助豆農,壓低種植成本、擴大單位產量、提高產品質量,增強國產大豆的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利用國產優(yōu)質非轉基因大豆資源,培育高端產業(yè)鏈,生產綠色產品,跳出與進口轉基因大豆打價格戰(zhàn)的束縛。這樣的中國大豆就不會是燙手的山芋,反而會成為一個響當當的品牌。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 收起 理由
胡文輝 + 1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fā)
發(fā)表于 2009-5-21 10:08:58 | 只看該作者
就那他也壟斷不了市場。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5 收起 理由
system + 5 第一個回復系統(tǒng)自動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樓主| 發(fā)表于 2009-5-21 13:06:08 | 只看該作者
當CCTV經濟半小時都開始強烈關注的時候,也許就意味著政策可能要調整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地毯
發(fā)表于 2009-5-24 16:44:52 | 只看該作者
應當采取更好的措施
收儲只是一方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發(fā)表于 2009-5-24 16:48:44 | 只看該作者
國家千萬不要出這類短視的行為了,會害死人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lián)系我們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

中國畜牧人養(yǎng)豬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8 21:13,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