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442|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轉】飼料原料中霉菌及霉菌毒素對飼料產(chǎn)品適口性的影響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09-7-5 09:06: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許多飼料原料本身就有適口性問題,如大豆中的腥味物質、豆類中的外源凝集素、菜籽餅粕中的硫代葡萄糖苷及其降解產(chǎn)物致甲狀腺腫素,許多谷物和其它植物性飼料中的單寧、脂肪的氧化降解產(chǎn)物等,一些蛋白質代用品和工業(yè)副產(chǎn)品的開發(fā)利用,如血粉、魚粉和發(fā)酵副產(chǎn)品等都會對飼料適口性造成不良影響。飼料原料中適口性好的有玉米胚芽餅粕、啤酒酵母、小麥、燕麥、小麥麩、脫脂米糠,而羽毛粉、肉粉、肉骨粉、菜粕、棉粕、蕎麥的適口性就較差。雖然影響飼料產(chǎn)品適口性的因素很多,但是目前飼料原料中的霉菌及霉菌毒素給飼料產(chǎn)品的適口性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尤為突出。
1.飼料原料中的霉菌及霉菌毒素種類

  飼料原料所含霉菌菌屬有曲霉屬、青霉屬、鐮刀菌屬、單端孢霉屬、交鏈孢霉屬、木霉屬、頭孢霉屬、毛霉屬、根霉屬、麥角屬等。在常用的飼料原料中一般常見黃曲霉、寄生曲霉、雜色曲霉,構巢曲霉、赭曲霉、黑曲霉、文特曲霉、煙曲霉、灰綠曲霉、局限曲霉、土曲霉、棒曲霉、聚多曲霉等曲霉屬;桔青霉、草酸青霉、黃綠青霉、圓弧青霉、產(chǎn)紫青霉、島青霉、展開青霉、純綠青霉等青霉屬;串珠鐮刀菌、茄病鐮刀菌、粉紅鐮刀菌、禾谷鐮刀菌、尖孢鐮刀菌、三線鐮刀菌、雪腐鐮刀菌、半稞鐮刀菌、梨孢鐮刀菌、木賊鐮刀菌等鐮刀菌屬。

  霉菌在飼料上生長繁殖過程中產(chǎn)生的有毒代謝產(chǎn)物。它們是飼料中感染的霉菌進入生長末期,細胞不再分裂,初生代謝物質累積到一定程度后,利用其它一系列復雜的代謝途徑所產(chǎn)生的化合物,這些化合物即飼料霉菌毒素。常見的飼料霉菌毒素有黃曲霉毒素、雜色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等曲霉毒素類;展青霉素、橘青霉素、黃綠青霉素等青霉毒素類;單端孢霉烯族化合物,如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DON)、T-2毒素、二乙?;s草鐮刀菌烯醇(DAS),還有赤霉烯酮(F-2毒素)、丁烯酸內酯等鐮刀菌毒素類。

2. 不同原料帶菌狀況分析

  飼料原料受霉菌感染較多的是能量飼料、植物性蛋白原料、動物性蛋白原料。筆者對各大飼料廠家送檢的20多種原料將近600個飼料原料樣品進行所帶霉菌菌種屬分析和霉菌菌落總數(shù)測定,得出以下不同原料霉菌帶菌狀況數(shù)據(jù),總結分析如下。

2.1 能量飼料

  能量飼料包括玉米、小麥、大麥、稻谷、高粱、蕎麥、糠麩類、糟渣類、塊根塊莖類。

  玉米屬飼料及養(yǎng)殖業(yè)主要大宗原材料,我國玉米主要產(chǎn)地在北方地區(qū),如山東、河南、山西、內蒙、東三省等,南方的廣東、廣西、湖南等也有少量玉米產(chǎn)出。不同地區(qū),同一季節(jié)收獲的玉米所帶菌屬有較大差別,同一地區(qū)、不同季節(jié)、不同年份的玉米所帶菌屬也不一樣,通常帶有單端孢霉、圓弧青霉、鐮刀菌等。玉米受霉菌感染的程度也與玉米的成熟度、玉米粒的完整度等有較大關系,成熟度差及破損粒較多的玉米易受霉菌的侵染。

  小麥及其副產(chǎn)物也是飼料的主要原材料,新收小麥主要以田間霉菌為主,最突出的菌屬是交鏈孢霉、鐮刀菌之類,而黃曲霉、灰綠曲霉、白曲霉、構巢曲霉等儲存霉菌較少。霉菌多存在于麥粒的表層和胚部,胚乳部很少,因此麩皮及次粉的帶菌量比麥粒高很多,陳化麩皮中的霉菌量比新鮮麩皮要高出十幾倍。

  收獲后新入庫的稻谷以田間霉菌最多,儲存霉菌較少,入庫半年后,田間真菌減少,儲存真菌增加。不同地區(qū)的稻谷的田間真菌及儲存真菌有較大差別。霉菌菌絲一般只侵入到稻谷的糠層,因此米糠中會有大量的霉菌孢子及菌絲體,易出現(xiàn)發(fā)熱、霉變等。

2.2 植物性蛋白原料

  植物性蛋白原料包括大豆(豆粕)、菜籽粕、棉籽粕、花生粕、葵子餅粕、玉米蛋白粉等。

  植物性蛋白原料也易受到霉菌的感染,如花生、大豆、棉籽粕等,花生極易感染黃曲霉菌。廣東、廣西、四川的花生仁、殼上幾乎60%以上感染黃曲霉,其次是黑曲霉、灰綠曲霉等,而山東的花生仁、殼上主要以灰綠曲霉、青霉菌屬為主要菌屬,因此在使用花生麩時應嚴格檢測黃曲霉毒素的含量等。

  南方地區(qū)的大豆仍然以黃曲霉菌為主,東北地區(qū)的大豆主要以局限曲霉及鐮刀菌為主,棉籽粕、菜籽粕因受種植、收獲環(huán)境條件影響,易感染鐮刀菌及單端孢霉菌、其次是曲霉及青霉屬。

2.3動物性蛋白原料

  動物性蛋白原料包括魚粉、肉骨粉、羽毛粉、血粉等。

  動物性蛋白原料中的魚粉、肉骨粉主要以細菌為主,有時也帶有沙門氏桿菌及嗜鹽性付溶血孤菌,魚類及肉骨類原料在加工成成品的過程中因其高營養(yǎng)、高水分等因素,也極易受霉菌的感染,曲霉屬、青霉屬及鐮刀菌屬均可感染。不同產(chǎn)地,不同加工方式其所感染菌屬和帶菌量有較大差別。

3 .不同產(chǎn)地不同季節(jié)原料污染情況

  前面談論了一些飼料原料在不同產(chǎn)地不同季節(jié)被霉菌污染的情況,這里以飼料生產(chǎn)的大宗原料玉米例舉說明。不同產(chǎn)地的玉米受玉米品種、種植、收獲、環(huán)境、氣候條件、干燥、貯存方式等的影響,其霉菌污染程度大不一樣,如廣東、廣西等南方地區(qū)的玉米外觀好、水分也不高,但因在種植、收獲過程中受南方高溫、高濕天氣的影響,往往帶菌量都很高,有的外觀很好的玉米帶菌量可達106個/g,而且基本上是以黃曲霉菌為主,并帶有一定濃度的黃曲霉毒素,在幼齡家禽料中使用具有極大的風險性。兩廣地區(qū)每年都有因使用本地玉米,黃曲霉毒素含量超標而造成家禽中毒死亡的報道。北方地區(qū)的玉米(如河南、山西等地的部分玉米)則主要以鐮刀菌為主要菌屬,其次為黑曲霉、桔青霉等。帶菌較高時,在豬料中使用往往會出現(xiàn)適口性不好、采食量低、母豬出現(xiàn)假發(fā)情等癥狀。而東北玉米往往以圓弧青霉為主要菌屬,然后才是鐮刀菌、單端孢霉菌等,也要考慮不同種植環(huán)境、不同收獲季節(jié)、干燥條件直接影響到不同菌屬對玉米的感染情況。從大量的檢測數(shù)據(jù)歸納出的結果可以看出這一點。

4. 國家對飼料霉菌及霉菌毒素的限量規(guī)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13078-2001規(guī)定了飼料衛(wèi)生標準(Hygienical standard for feeds)。

5 .飼料原料的霉菌及霉菌毒素對飼料產(chǎn)品適口性的影響

5.1飼料原料受霉菌污染的情況

  飼料原料受霉菌毒素污染最嚴重的是嘔吐素、煙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而黃曲霉毒素和T-2毒素的污染程度較輕;不同飼料原料中霉菌毒素污染的情況不同,玉米(能量飼料)以嘔吐素、煙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為重,而蛋白飼料原料中嘔吐素、煙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黃曲霉毒素和T-2毒素的污染程度均較重。

5.2 飼料原料的霉菌毒素對適口性的影響

  從前面的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目前黃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嘔吐素是危害動物的3大毒素,在飼料原料中廣泛存在。這些毒素一般都是熱穩(wěn)定物質,不因調質加熱而破壞。黃曲霉產(chǎn)生的黃曲霉毒素能引起動物急性中毒死亡,能引發(fā)肝癌,雜色曲霉產(chǎn)生雜色曲霉素,赭曲霉產(chǎn)生赭曲霉毒素,均引起肝和腎的損害,也能引起肝癌;圓弧青霉的代謝產(chǎn)物為圓弧偶氮酸,是一種神經(jīng)毒;鐮刀菌分泌的ZEN、T-2、DON等毒素更是造成免疫機能下降,采食量降低,適口性差的重要原因。

5.2.1黃曲霉毒素

  黃曲霉毒素的毒性很大,是目前已發(fā)現(xiàn)霉菌中毒性最大的一種。目前發(fā)現(xiàn)的18種黃曲霉菌毒素中, AFB1毒性最強,AFM1、AFG1次之,AFB2、AFG2、AFM2毒性較弱。AFB1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誘發(fā)肝癌的能力比二甲基亞硝胺大75倍。其毒性因動物的種類、年齡、性別和體況以及營養(yǎng)狀況的不同有差異,年幼動物、雄性動物較敏感。

  黃曲霉毒素具有誘導突變、抑制免疫和致癌的作用。慢性中毒者早期癥狀表現(xiàn)為食欲不佳,體重減輕,生產(chǎn)性能降低,胴體和蛋殼品質下降,后期出現(xiàn)黃疸,脂肪肝、肝損傷及抑制動物免疫機能和致癌作用。

  豬對霉菌毒素敏感,特別是哺乳或哺乳仔豬。一般來講,當水平相對較低時,霉菌毒素降低飼料采食量、生產(chǎn)性能和免疫功能。20~200mg/kg的黃曲霉毒素B1可引起飼料采食量和生產(chǎn)性能下降,據(jù)報道,飼料中黃曲霉毒素含量為2.0mg/kg時,可使豬體重由對照組的33.7kg減少到29.7kg。

5.2.2 玉米赤霉烯酮毒素

  玉米赤霉烯酮對畜禽的毒付作用主要表現(xiàn)為雌性激素亢進,能引起豬和牛的不孕或流產(chǎn)。在所有家畜中,豬對ZEN最為敏感(Diekman等,1992),當飼料中含有1mg/kg以上的ZEN時就足以引起豬的雌激素中毒癥,玉米赤霉烯酮主要污染玉米,也可污染小麥、大麥、燕麥和小米等。

5.2.3 嘔吐毒素

  單端孢霉烯族化合物是鐮刀菌毒素中最重要的一類,其中最主要的毒素是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

  研究表明,濃度為0.1~10mg/kg即可誘發(fā)動物嘔吐。豬對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最敏感,家禽次之。豬的DON經(jīng)口最小嘔吐劑量為0.1~0.2mg/kg。豬攝入0.5mg/kg體重的DON,5~7min后即可開始嘔吐。當飼料中含有1mg/kg以上的DON時可引起豬生長緩慢,采食量顯著下降。當3.6mg/kgDON摻入飼料時,體重24~25kg的豬,飼料的消耗量降低20%。飼料中含有40mg/kgDON時,飼料消耗量降低90%。飼料攝入量降低與飼料中DON濃度升高呈線性關系(Friend等,1982),飼料中每增加1mg/kgDON,豬的采食量會下降約6%。

FAD對農(nóng)產(chǎn)品中的DON含量有嚴格規(guī)定,如規(guī)定人用的小麥成品中不得超過1mg/kg;用作肥育牛和雞等畜禽料的谷物及付產(chǎn)品中不得超過10mg/kg;用作豬料不得超過5mg/kg,且這類農(nóng)產(chǎn)品在日糧中的添加量不能超過20%等。

5.3 飼料原料的霉菌對適口性的影響

  微生物在飼料上生長繁殖,使飼料發(fā)生一系列的生化變化,造成飼料品質變劣的現(xiàn)象稱為霉變。飼料霉變后會失去原有的味道,氣味不正,脂肪酸度升高,營養(yǎng)成分破壞,適口性下降。

  因為微生物本身散發(fā)出來的氣味,如許多青霉有強烈的霉味,可被飼料吸附,這種霉味很難消除。飼料原料發(fā)霉往往伴隨害蟲的繁殖,害蟲活動的代謝物、分泌物進一步使得飼料原料品質惡化,產(chǎn)生變色、變味、變臭、潮濕、結塊、霉爛、帶毒等一系列的劣變。而且組成飼料的各種有機成分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下,生成許多有特殊刺激嗅覺和味覺的物質,如高水分的飼料在通風不良條件下進行儲藏時,由于飼料中的碳水化合物被微生物發(fā)酵利用,便產(chǎn)生一些酸和醇,使飼料帶酸味和酒味。嚴重霉變的飼料,其中的蛋白質被微生物分解產(chǎn)生氨、氨化物、硫化物、硫化氫;有機碳化合物被分解產(chǎn)生各種有機酸、醛類、酮類等,這些物質都具有強烈的刺激性,產(chǎn)生異味與異臭,從而嚴重影響適口性。

6 .預防與控制

  霉菌產(chǎn)毒的先決條件是霉菌在飼料上的繁殖,因此繁殖旺盛的時期一般也是產(chǎn)毒較多的時期。我們要預防和控制霉菌毒素首先就要想盡辦法抑制霉菌在飼料上繁殖,這就要從飼料的新鮮程度、原料帶菌量、霉菌抑制劑等多方面來綜合考慮。

  而對霉菌毒素,國家規(guī)定上述各種毒素的最高上限(ug/kg)分別為:黃曲霉菌素20,煙曲霉菌素500,赭曲霉毒素20,T-2毒素80,嘔吐毒素500,玉米赤霉烯酮100。

  首先,要嚴格控制谷物等原料的水分,對谷物等原料的防霉必須從谷物在田間收獲時開始做起。關鍵在于收獲后使其迅速干燥,使谷物含水量在短時間內降到安全水分范圍內。一般谷物含水量在13%以下,玉米在12.5%以下,花生仁在8%以下,霉菌不易繁殖。植物餅粕、魚粉、肉骨粉等的水分不應超過12%。還要嚴格控制原料和成品貯藏倉庫的相對濕度,避免霉菌的滋長。

  其次,如玉米赤霉烯酮在體內有一定的殘留和蓄積,一般毒素代謝出體外的時間為半年之久,造成的損失大、時間長。一般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的直接原因是飼料中有霉變的特別是由赤霉污染的玉米、小麥、大豆等,所以應當注意檢測,一旦發(fā)現(xiàn)就不應使用。在南方的一些地區(qū),高溫多雨的氣候為霉菌的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環(huán)境和條件,因此對于這些飼料,應儲存在干燥通風的環(huán)境下,并采取一些人為的方法防止霉菌的污染。對于已發(fā)霉的飼料最好不再使用以免造成惡性循環(huán)。

  大宗原料玉米對飼料產(chǎn)品影響較大,直接在玉米中防霉效果比較好,即噴灑殺菌液或依椐玉米不同產(chǎn)地、不同生長時期加入不同抑菌成分的防霉劑,能有效控制玉米中霉菌及霉菌毒素。

7 .結論

  飼料原料霉菌的生長繁殖,在繁殖過程中產(chǎn)生霉菌毒素,會嚴重影響飼料產(chǎn)成品的適口性,使禽畜的采食量降低,免疫力下降,嚴重者引起動物中毒死亡。所以我們對飼料原料中的霉菌及霉菌毒素不能掉以輕心,了解其中所帶霉菌種類、霉菌菌量、霉菌的生長時期對我們控制飼料原料中的霉菌及霉菌毒素給飼料產(chǎn)品的適口性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有很好的作用,從這一方面保證動物的健康。



中國畜牧人網(wǎng)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shù) 1論壇幣 +1 收起 理由
xxch + 1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fā)
發(fā)表于 2009-7-5 18:57:23 | 只看該作者
好東西,謝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lián)系我們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7 16:51,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