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斷奶仔豬日糧中粗蛋白含量,第一,可減少潛在腸道病原菌包括腸產毒性大腸桿菌的可利用蛋白質,從而降低仔豬斷奶后腹瀉幾率(Wellock et al.,2008a);第二,可以減少誘病因子的生成,如蛋白發(fā)酵產生的生物胺(Aumaitre et al.,1995)。但是,低蛋白日糧也可能降低斷奶后仔豬的生長性能(Nyachoti et al.,2006;Wellock et al.,2006,2008b),盡管這種影響可能是短期的(Wellock et al.,2008a)。
改進日糧質量(如用動物性蛋白替代植物性蛋白和使用加工過的谷物)也可減少仔豬斷奶后腹瀉,從而提高仔豬斷奶后生長率,縮短達到屠宰體重的時間(Pluske et al.,2002;Lawlor et al.,2003a,b;Doucet et al.,2008a)。
本試驗研究健康狀況較好的商業(yè)化豬場的豬只,并遵循常規(guī)的商業(yè)化管理,斷奶后2周的日糧蛋白含量和質量對28天斷奶至屠宰時生長性能的影響。
1.材料與方法
本試驗選用400頭JSR×漢普夏豬雜交仔豬,豬只10日齡至斷奶,可采食標準的教槽料,29.4±3.1天斷奶,斷奶體重9.9±1.0kg。斷奶當天將仔豬從母豬處移走并記為0天,按體重、性別血緣隨機平均分配到4個處理組,每組100頭,15個重復,每個重復6或7頭,分別飼喂4種以下試驗日糧:1)低蛋白和高質量日糧;2)低蛋白低質量日糧;3)高蛋白和高質量日糧;4)高蛋白低質量日糧,其中低蛋白含粗蛋白170g/kg、高蛋白含粗蛋白230g/kg,高質量日糧采用熟化微粒化的小麥、玉米、去皮的燕麥和動物性蛋白(包括魚粉和脫脂奶粉)配制,而低質量日糧采用生的小麥、玉米、去皮的燕麥和植物性蛋白(豆粕和和全脂大豆)配制,所有日糧的消化能(DE)16.0MJ/kg,飼喂14天。此后,所有豬只在14天至大約14kg體重時飼喂DE=15.51MJ/kg,粗蛋白(CP)=216g/kg,賴氨酸=1.48%的日糧。豬只體重14kg~20kg時飼喂DE=14.60MJ/kg,CP=215g/kg,賴氨酸=1.45%的日糧。豬只體重20kg~30kg(保育期結束)飼喂DE=14.55MJ/kg,CP=190g/kg,賴氨酸=1.32%的日糧。保育期結束時,根據農場標準程序淘汰體重不超過22.5kg、不健康和受應激的豬只。隨機從每個處理組中選取83頭豬,每處理組設5個重復,每個重復16~18頭,直至豬屠宰(100kg)飼喂現(xiàn)場配制DE=13.77MJ/kg,CP=20.29%,賴氨酸=0.99%的液體日糧。4個標準日糧中,小麥、大麥和大豆占了65%~85%,所有日糧根據BSAS(2003)配制,豬只自由采食和飲水。以單個欄豬只的平均日糧和體重為基礎,轉換日糧。
計算斷奶后14天、保育期結束(大約30kg)、屠宰(大約100kg)階段每天每欄采食量,液體飼喂的折算成干粉料。測量斷奶、14天、保育期結束、及屠宰體重。
糞便評分標準:1=堅實,2=軟,3=中度腹瀉,4=嚴重腹瀉;豬只清潔度評分標準:1=清潔,2=有糞便等的輕微污染,3=污染,4=嚴重污染;健康狀況評分標準:1=無生病跡象,2=有某些生病跡象,3=生病,4=病的嚴重。在斷奶后0~14天每天早晨,及此后的每周直至保育期結束,對每欄豬只按上述標準進行主觀評分。在斷奶后的11天,從每欄1頭豬的直腸直接收集新鮮糞便,用微生物方法評估腸產毒性大腸桿菌、乳酸桿菌和大腸菌的濃度。豬只屠宰后,記錄熱、冷胴體重、P2背脂厚、瘦肉率。
數據采用2×2因子分析,用2-way ANOVA分析粗蛋白含量、日糧質量及它們間的互作效應,重復數不等用GLM程序分析。
2.試驗結果
2.1 糞便、清潔度和健康狀況評分
日糧質量和粗蛋白含量對在保育期和生長育肥期淘汰豬只的數量沒有影響。但是,低蛋白處理組因保育期結束時體重較?。ǎ?2.5kg)而淘汰的豬只數量多于高蛋白處理組(8/197比3/197;P=0.083)。
整個試驗中,豬只斷奶后腹瀉較少,無腸道疾病發(fā)生。斷奶后0~14天,高質量日糧組豬只糞便評分低于低質量日糧組(1.96比2.08;P=0.012),整個保育期,高質量日糧組豬只糞便評分低于低質量日糧組(1.97比2.07;P=0.026)。日糧質量對豬只清潔度評分沒有顯著影響,但高質量日糧組的豬只較低質量日糧組豬只在斷奶后0~14天和整個保育期的健康評分有減少的趨勢(P=0.058,P=0.143)。粗蛋白含量對糞便、清潔度和健康狀況評分無影響。
2.2 糞便中微生物
斷奶后第11天糞便中,高質量日糧組較低質量日糧組大腸菌群數低(6.97比7.54cfu/g,P=0.006),腸產毒性大腸桿菌數低(4.68比6.13cfu/g,P=0.028),乳酸桿菌數有增加的趨勢(9.23比8.98cfu/g,P=0.061)。高質量日糧組豬只較低質量日糧組豬只在斷奶后第11天糞便中乳酸桿菌和大腸菌群的比值高(1.34比1.21,P=0.002)。粗蛋白含量對糞便中乳酸桿菌和大腸菌群的比值、腸產毒性大腸桿菌和大腸菌群數無影響,但高蛋白日糧豬只較低蛋白日糧組豬只乳酸桿菌數高(9.26比8.95cfu/g,P=0.019)。
2.3 豬只生長性能
高質量日糧(P=0.025)和高粗蛋白含量(P=0.053)都能增加仔豬斷奶后0~14天的平均日增重(ADG),斷奶后14天體重(BW)(高蛋白組13.07g、低蛋白組12.59g,高質量組12.99kg、低質量組12.76kg)。日糧質量和粗蛋白含量對斷奶14天后的任何時期豬只ADG和BW無影響。對屠宰體重而言,日糧蛋白含量和質量有互作趨勢(P=0.057)。在斷奶后0~14天,高質量日糧組豬只平均日采食量(ADFI)較低質量日糧組豬只高(347g、310g;P<0.001)。斷奶14天后所有豬只飼喂相同日糧后,ADFI在任何階段試驗組間無顯著差異。斷奶后0~14天,高蛋白日糧組豬只的增重/耗料比(G:F)較低蛋白日糧組高(0.70、0.60;P=0.020),但在試驗的其它時期,G:F不受日糧質量和粗蛋白含量影響。達到保育期結束體重32.9±3.3kg或屠宰體重104.3±2.9kg的天數,或保育期間飼喂3種日糧的天數不受日糧質量和粗蛋白含量影響。豬只達到保育期重和屠宰重,分別需要49±4.6天和127.9±7.1天。
2.4 胴體測量
日糧質量和粗蛋白含量不會影響屠宰時P2點背脂厚和屠宰時計算的胴體瘦肉率。對熱胴體重(P=0.028)和冷胴體重(P=0.011),存在日糧質量和粗蛋白含量的互作效應,與屠宰重趨勢相同。高蛋白高質量日糧組豬只熱、冷胴體重最大,低蛋白低質量日糧組豬只熱、冷胴體重最小。
2.5 經濟分析
以2006年6月1日配制日糧這天英國原料價格為基礎,就每噸日糧成本而言,高蛋白高質量日糧最貴,低蛋白低質量日糧最便宜。以每kg增重的日糧成本來看,在斷奶后的14天,高蛋白高質量日糧仍最貴,而高蛋白低質量日糧最經濟。在14天的試驗期(P<0.001)和從斷奶保育期結束(P=0.021)高質量日糧每kg增重的日糧成本較低質量日糧高。這表明在14天的試驗期除日糧成本的利潤低(高質量=$3.14/豬、低質量=$3.86/豬,P=0.125)。14天試驗期,粗蛋白含量對每kg增重日糧成本沒影響(高蛋白=$1.01、低蛋白=$1.02/kg)。日糧質量和蛋白含量對整個生長期的每kg體增重的日糧成本和除飼料成本后的毛利無影響。
3 .結論
總之,在斷奶后兩周飼喂高蛋白高質量日糧可提高豬只斷奶后14天的生長性能,但對整個生長期的生長性能無影響。高質量日糧改善斷奶后第11天仔豬的腸道健康,減少斷奶腹瀉風險,同時粗蛋白含量對豬只健康無影響。這表明:當仔豬斷奶延遲、斷奶重增大、健康狀況良好、豬群管理和環(huán)境控制較好時,使用不昂貴、一般質量的斷奶日糧對豬整個生長期的生長性能無不利影響。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