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020|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自擬加味健脾散治療奶牛胃寒吐草

[復制鏈接]
跳轉(zhuǎn)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09-7-29 10:35: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病因

飼養(yǎng)管理不良,飼喂失調(diào)或感受外邪,導致奶牛脾不健運,濕濁停聚于胃,上泛吐逆而為病。或者過食陰冷,風寒侵襲肌腠,傷及于脾,胃陽不振,熏蒸乏力,濕濁上逆致成其患?;蛘呔每适э?,見水急飲,陰濕困脾,停聚于胃,脾胃運化不及,胃納受阻,使胃失和降,清陽之氣上升,濁陰之氣不降,上逆而為吐草。

臨床癥狀

精神疲倦,行動遲緩,慢草慢料,反芻減少,反芻時口內(nèi)吐出大量黃色的草水和草團,吐后口內(nèi)多涎,久臥不起,立時發(fā)呆,耳鼻俱涼,口色淡白,口津滑利,糞便溏稀,尿清長,脈象沉遲或弦而無力。

治療

健脾除濕,散寒降逆。藥用:炒蒼術50克,當歸、肉桂、炒厚樸、陳皮、半夏、干姜、茯苓、砂仁、升麻、紫蘇、菖蒲、炒枳殼各40克,炙甘草30克。共為末,開水沖調(diào),加白酒150毫升,混合灌服,每天1劑,連服3劑。本方為燥濕祛寒、理氣健脾之劑。方中干姜、肉桂溫中健脾,配厚樸、砂仁、枳殼、陳皮、紫蘇、蒼術理氣調(diào)胃;半夏、茯苓降痰濁,祛寒邪;升麻升清降濁;菖蒲、當歸活血醒脾;甘草調(diào)和脾胃;白酒引藥散寒,合而用之,可健脾除濕,降濁除逆。

病例

2007年2月,甘肅省家畜繁育飼養(yǎng)的423號荷斯坦奶牛,4歲,精神不振,慢草,飲水較少,反芻緩慢、反芻的同時口內(nèi)吐出大量的草水和草團,口色淡白,口津滑利,口溫低,糞稀,尿清長。診斷為胃寒吐草。治用自擬加味健脾散,連服3劑痊愈。
中國畜牧人網(wǎng)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shù) 1論壇幣 +1 收起 理由
崔若偉 + 1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nèi)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fā)
發(fā)表于 2009-7-29 12:00:02 | 只看該作者
治療成本怎樣呢?:wenti: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lián)系我們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13 23:47,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