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毯
發(fā)表于 2009-8-7 09:13:18
|
只看該作者
[工廠化養(yǎng)豬的飼養(yǎng)管理技術可分為四個主要階段,即種豬、哺乳仔豬、斷奶仔豬和生長育肥豬。在這里我重點講種豬的選擇(包括選購、選留)及選配技術。
種豬包括種公豬和種母豬兩種。眾所周知,豬的繁殖力高,表現(xiàn)在公豬射精量大 [后備公豬的射精量一般為(150-200)ml,成年公豬的射精量一般為(200-300)ml,有的高達(700-800)ml。] ,總精子數(shù)目多(1.5億/ml),配種能力強;母豬常年多次發(fā)情,任何季節(jié)均可配種產仔,而且是多胎高產。工廠化養(yǎng)豬把種豬視為生產和哺育仔豬的機器,飼料是原料,產品就是活豬??梢?,種豬是基礎,養(yǎng)好種豬是養(yǎng)豬生產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要實現(xiàn)養(yǎng)豬高效益,必須要有高質量的種豬群,掌握科學的選配技術,這樣才能持續(xù)、均衡地生產出質量優(yōu)、數(shù)量多的活豬。因此,要及時淘汰不合格的種豬,更換成性能更佳、體型更好、適合市場需求的種豬。
一、種豬的淘汰原則
1. 公豬的淘汰原則:種公豬的使用年限一般控制在2年左右,種公豬年淘汰率在50%左右。
1)
凡性欲低下,經調教及藥物處理仍無改善的后備公豬應及時淘汰。
2)
凡睪丸器質性病變(腫大、萎縮)的公豬應及時淘汰。
3)
精液品質差、配種受胎率低、與配母豬產仔少的公豬應予淘汰 。
4)
患過細小病毒、乙腦、偽狂犬等疾病的公豬應予淘汰。
5)
肢蹄疾病嚴重,影響配種使用的公豬應予淘汰。
6)
因病長期不能配種的公豬應淘汰。
7)
三周歲以上的老年公豬一般應予淘汰。
2. 種母豬淘汰原則:
1)
正常淘汰:對年齡較大、生產性能下降的種母豬予以淘汰。
①
傳統(tǒng)欄舍飼養(yǎng),母豬一般利用7-8胎,年更新比例為25%。
②
工廠化限位飼養(yǎng),母豬一般利用6-7胎,年更新比例為30-35%。
2)
異常淘汰
①
后備母豬長期不發(fā)情,經藥物處理后無效者淘汰。
②
后備母豬雖有發(fā)情,但正常公豬連配兩期未能受孕者淘汰(屢配不孕或連續(xù)2次以上返情,經藥物處理無效者)。
③
能正常發(fā)情、配種,但生產性能低下,一般頭三胎累計產仔低于24頭;第2-4胎累計產仔低于26頭;第三胎后連續(xù)3胎累計產仔低于27頭者均應淘汰。
④
出現(xiàn)肢體疾病,久治未愈,嚴重影響生產者淘汰。
⑤
母性特差,哺乳能力弱,易壓死仔豬,或具有咬、吃仔豬之惡癖者應淘汰。
⑥
患過細小病毒、乙腦、偽狂犬等繁殖障礙疾病,患乳房炎、子宮炎、陰道炎等經治療無效的種母豬應予淘汰。
⑦
連續(xù)2次流產的母豬可考慮淘汰,遺傳性、習慣性流產的母豬宜及早淘汰。
正因為有淘汰才會有更新,因此種豬的選擇選配技術就顯得非常重要了,這項工作做得好壞,直接影響未來的生產效率及經濟效益。
b] 1# 忘憂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