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378|回復: 6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突破客戶真正的抗拒點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09-11-3 09:12: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星期三下午五點半,天陰欲雨,王明已經是第五次拜訪他的目標客戶李莉了。王明一直覺得自己企業(yè)的產品一定能為李莉解決一些實際上的問題與困難,他深信李莉完全就是產品的最佳購買者、使用者。王明完全有信心:一旦李莉購買、使用了他的產品,就一定會喜歡上他們的產品,成為忠誠客戶的。  
    而且,王明剛從公司銷售培訓中學習到他認為至關重要的一點:信心是成功之母。根本沒有客戶拒絕這回事兒,只有客戶異議。只要能化解客戶異議,我們就取拿到訂單,取得銷售的成功。  
    李莉從辦公室里迎出來,一看是王明,不耐煩地說:“你怎么又來了?我不是跟你說我不要這些東西嗎?我最信不過你們這種送上門來的商品了。你不要來煩我。走、走、走?!?nbsp; 
    李莉頭也不回地離開了公司。王明的心被摔到地上,裂成了一片片。  
    這種情形,大概是很多一線銷售人員——尤其是以拜訪、電話銷售為主要銷售手側面的銷售人員經常面對的一種情況:客戶既不信任你,也不愿意相信你。由于過去的經驗或有偏見的認知,客戶拒絕給銷售人員任何的機會,客戶拒絕接受銷售人員的任何解釋:你越解釋他越煩、你越描結果越黑??蛻艨傆X得“就是因為產品銷量一定不好,這幫銷售人員才這么有空,經常來纏著我。好商品還用他們推薦嗎?我早就知道了,用上了。”  
    面對面的銷售,即使有公司品牌作為后盾,即使產品比上柜的競品更有競爭力,更適應客戶的需求,可惜的是,這種銷售模式還是不容易取得客戶的信任。它往往要求我們的銷售人員更有親和力,更容易取得客戶的信任,與客戶建立良好可信的關系。  
    銷售公式100-1=-200告訴我們:銷售人員一個錯誤就會抵消一百個好的效果,而且會造成銷售關系中的二次污染:客戶本來不知道這個產品,他與產品的關系是零。但是,經過與銷售人員的接觸,他們得到了負面的印象:變得由不喜歡與銷售人員的首次接觸經驗,到推而廣之,不喜歡這種產品、不喜歡這個品牌。這種負面的感受讓銷售人員越努力,銷售的成交率越低。在整個銷售過程中,客戶的負面第一印象已形成,在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客戶的第一印象前,銷售人員越努力,客戶的感受就越不好;客戶感受越不好,他越有可能將自己的負面經驗與印象告訴更多的人群,形成不好的企業(yè)口碑;負面的企業(yè)口碑對品牌的負面影響越大。  
    這就是銷售人員與客戶接觸過程中負面第一印象的“蝴蝶效應”。  
    一只蝴蝶的翅膀也許不能影響整個太平洋,但蝴蝶翅膀越多,太平洋潮水翻天的可能性就越大。  
    客戶負面的第一印象越多,企業(yè)的品牌就越受損。  
    “做的好不如做的巧。”苦干蠻干的結果南轅北轍:越努力越遠離成功。銷售人員想要真正取得客戶的認同,關鍵在于建立客戶心智模式是如何影響其行為模式的認知。從而追本溯源,從源頭上解決它,為問題找到答案,為行為提供指南。也只有從根本上改變客戶的認知,才能真正意義上改變客戶的體驗,不僅成功銷售產品,更成功地讓客戶從心底接受產品、接受銷售人員。  
    一、地圖≠疆域  
    首先我們來看客戶的初次經驗認知:即第一印象來自哪里。
其實第一印象是一種心理印象,而心理印象來自于人的經驗。經驗來自事實與我們對事實所做出的解釋。即:  
    經驗=事實+解釋  
    事實是我們所不能改變的部分,例如:我們上門拜訪客戶的時間、地點、天氣、什么人接待了我們,談話的內容有哪些、雙方穿了什么顏色的衣服、說了哪些話……而解釋則是主觀的部分,它是因人而異、量體裁衣的。對完全相同的一件事物,甲的解釋并不一定等于乙,乙的解釋也不一定等于丙。解釋會根據(jù)不同人選擇的參照系而呈現(xiàn)出主觀的面貌。用NLP(神經語言學)的觀點來說即是:相同的疆域,但每個人的地圖是不同的。銷售的過程,就是銷售人員不斷讓客戶接受自己的疆域的過程。  
    但是遺憾的是:人們往往把事實當成了經驗,他們會覺得我所看到的、聽到的、摸到的、聞到的就是經驗。這部分經驗是萬眾一心,大家都是一樣的。而忽略了相同的事實可能讓人們得到不同的經驗。當客戶執(zhí)著于自己的經驗時,他們往往會拒絕接受與自己的經驗、認知所不同的可能性。  
    銷售的突破點在于用各種方式讓客戶接受更多的可能性。  
    例如當銷售人員和客戶坐在房間里介紹商品的時候,在物理上來講,他們在同一個空間享受完全一樣的室溫。這就是事實部分。但是客戶與銷售人員的體質不同,對冷熱的喜好度不同,所以他們的感受部分是完全不同的,正所謂“甲之熊掌、乙之砒霜”。  
    讓我們將“經驗=事實+解釋”這個公式放在銷售范疇進行解釋:也許銷售人員覺得自己產品介紹很到位了,客戶也很禮貌的對待自己了,可就是遲遲不買單。原因究竟在哪里呢?原因也許就在客戶的感受、解釋所形成的經驗部分是完全不同的銷售人員的,他根據(jù)事實所描述的疆域是完全不同的于銷售人員的。可能在整個過程中,客戶根本沒有關注到銷售人員講了什么,他只注意到了銷售人員襯衣上有一顆鈕扣掉了。根據(jù)這顆鈕扣,他得到的解釋是:這個人對自己漫不經心。漫不經心的人干不好事情。而這家公司會選擇這種人作自己的員工,公司的產品一定不好。所以我不能購買。  
    客戶根據(jù)一顆鈕扣,得到了負面的第一印象,而銷售人員還全然不知情,盡情沉醉在自我想象的世界里:看,客戶根本沒有對我的銷售提議提出任何異議和反對。所以他一定會購買我的產品。太好了!我成功了!  結果直到銷售人員被客戶送出門的時候,他還沉醉在自己成功交易的美夢里,還把客戶客氣的“我們下次再談”當成真相。所以,當?shù)诙武N售人員和客戶電話預約時,被客戶拒絕了還懵然不知。  
    二、獲取真實的地圖信息:  
    如果我們把銷售過程比作一場“攻心戰(zhàn)”,那么獲取客戶真實信息的作用就像戰(zhàn)爭中的軍事地圖一樣重要。  
    銷售人員如何獲知客戶真實的第一印象究竟如何呢?  
    我們分別從身、心、語三方面提供一些拋磚引玉的工具,銷售人員可以根據(jù)自己在銷售中的實際情況調整使用:  
    1、身:  
    (1)細致觀察客戶的身體語言,并及時與客戶印證:例如當客戶無意識地身體向前趨,可能意味著客戶當前的主題引起了客戶的興趣,這時要進一步與客戶印證:我想你一定對這方面很感興趣吧。
不如讓我詳細講多些。  
      
    (2)模仿客戶的身體語言,截獲客戶的信息:客戶未必會開誠布公地向銷售人員講出自己全部的想法,這時要知悉客戶的真實信息,可以藉由模仿客戶身體語言而獲得。  
    (3)通過非語言部分與客戶進行更深入的交流,取得客戶的認同:例如增加一些與客戶的身體接觸等,將自己的身體語言與客戶趨同,將會起到很好的效果。  
    2、語:  
    (1)用提問代替陳述:通過巧妙的問題設計讓客戶做出購買決策。  
    (2)多聆聽:盡量讓客戶表達自己的需求、想法,對客戶表示足夠的關心。  
    3、心:  
    同理心:站在客戶的立場上看待產品所帶來的利益與好處。  
    三、讓客戶接受你的地圖  
    盡管我們可以在事先反復演練,提高客戶建立正面的第一印象的可能性。但是,如果客戶在初次見面后,留下了惡劣的第一印象,而這種負面的第一印象又藉由“蝶蝴效應”影響到了最后的成交、甚至是公司品牌的美譽度。如何減少、降低這種負面的第一印象的污染呢?銷售人員如何讓客戶接受自己的地圖呢?  
    要改變客戶的經驗,事實是不能改變的部分,而解釋就是我們可以著力去改變的部分。改變客戶的解釋,在獲得客戶真實的地圖信息后,就可以對地圖進行改寫。銷售人員可采用“先跟后帶”的方式,對客戶所感知的事實部分進行描述,同時在描述的過程中,改變客戶的感受信息部分,加入銷售人員自己對事實的期望、主觀感受,達到重新架構客戶解釋或找到客戶真正的抗拒點、異議,最后影響客戶最后的購買決策。  
    參考前文的案例,讓我們來設計一個新的情境:  
    星期三下午五點半,天陰欲雨,王明第五次拜訪他的目標客戶李莉。李莉十分不耐煩:“我只有三分鐘的會議休息時間,你有什么就快點說吧?!?nbsp; 
    “謝謝李小姐?!蓖趺餍χ卮鹫f:“你以前接觸過我們產品或其他同類型的產品嗎?”  
    “有。你不是來了四次嗎?”李莉語帶嘲諷。  
    “是,我記得第一次我們是在吃飯的時候,在朋友的介紹下認識了。當時留了你的名片。李小姐給我的印象十分深刻的印象,你既能干又漂亮。能認識像你這樣的優(yōu)秀人士,我覺得十分榮幸?!?nbsp; 
    聽到贊美,李莉沒有再說什么。于是王明接著說:“前幾次見面,我覺得我們談地十分開心。我跟你介紹了我們產品的相關方面,你也就產品的某項性能提出了一些問題。不知道當時我的回答是否能讓你滿意呢?”  
    “這方面倒不是有什么問題,關鍵是我對貴產品的質量還有些擔心……”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shù) 2論壇幣 +2 收起 理由
yangshizhu + 1
勁松 + 1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fā)
發(fā)表于 2009-11-3 09:35:49 | 只看該作者
實戰(zhàn)派!
似乎“未完待續(xù)”???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樓主| 發(fā)表于 2009-11-3 10:21:41 | 只看該作者
王明接著把以前客戶使用效果的實證資料擺在了李莉面前:“李小姐,你好。這些是我們客戶在使用產品后的詳細資料你可以看看”。實證資料里面其中包括了使用產品客戶的照片、地址、聯(lián)系方式,使用產品前后的對比等等。
    李莉:“看著你們的這些資料后,感覺你們產品的質量是不錯的,可是價格也不便宜啊。”,這個時候李莉已經對產品有了接受的意向。
    王明:“是的,我們產品的價格可能會比其它產品相比稍高一點,但是我們的質量也是高其它產品一個等級的啊,一分錢一分貨嗎,再者我們最近搞活動,新客戶可以購買一套時贈送XX一件,關鍵在于你可以只是購買一套試用一下,你看如何?”。王明知道這個時候李莉已經沒有了拒絕的理由。
    讓客戶進入自己的地圖,使得客戶方向以我為主,這樣客戶就沒有了拒絕的理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地毯
發(fā)表于 2009-11-3 10:38:31 | 只看該作者
真是好的案例,值得好好學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發(fā)表于 2009-11-3 10:59:51 | 只看該作者
很好,值得好好學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樓主| 發(fā)表于 2009-11-6 13:01:45 | 只看該作者
[b]回復 [url=http://www.ffers.com.cn/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291345&ptid=276705]6#[/url] [i]石為玉[/i] [/b]
借花獻佛而已,你過獎啦,哈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發(fā)表于 2009-11-6 13:42:43 | 只看該作者
我覺得業(yè)務員很多都有運氣的成分,誘導客戶自己作出決定是非常關鍵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lián)系我們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

中國畜牧人養(yǎng)豬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7 03:51,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