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咸寧市咸安區(qū)神童牧業(yè)有限公司年出欄生豬2萬頭,根據目前市場行情,今年要虧損120萬元。面對這種情況,他們從科技中找答案,總結15年的養(yǎng)豬經驗,根據母豬、斷奶豬各個生長階段的特點,科學、精心管理。
盡量讓仔豬早斷奶
一些農戶認為,哺乳仔豬吃奶時間越長越好。該公司總經理童光耀認為,這樣不僅增大了成本,而且降低了母豬利用率,還會產生其他副作用。母緣抗體對仔豬的作用只有21天,此后,一些隱形疾病就會感染給仔豬。只要氣溫在25℃~30℃之間,就應在仔豬出生后的第18~20天斷奶。每提前1天斷奶,母豬就可少吃1天精料,而且大大降低發(fā)病率。如果到第25天斷奶,每頭母豬就要多吃91元的精料,而且仔豬發(fā)病率高。
科學調整妊娠
母豬的精料量他們把母豬從受孕到產仔期間分為第1~7天、8~37天、38~100天、101天至產仔四個階段。根據母豬體內胎兒在這四個階段的生長需要,每只每天分別喂1.8公斤、2.25公斤、1.8公斤、2.7~3.6公斤精料。如果第一階段喂多了高能量、高蛋白的精料,就會降低受孕率;第二、三階段精料不需喂得太多,否則,母豬膘體太肥,可能造成難產;第四階段是胎兒豐長期,要適當多喂精料,以提高仔豬初生重和存活率。如果不加以控制,一只母豬在受孕期間每天可吃3~3.5公斤精料。
使用妊娠母豬四階段精料調整法后,每頭母豬一個生產周期可降低成本70元左右,每只每年2.4窩,共降低成本170元左右。有僅此一項,該公司的1100頭母豬一年減虧19萬元。
讓同窩仔豬均等地吃到初乳
童光耀發(fā)現(xiàn),同一窩仔豬中,少數(shù)后出生的仔豬因為沒有吃到足夠的初乳,不能獲得足夠的母原抗體,致使存活率下降。于是,他把先出生的、吃到初乳的一部分仔豬關進保溫箱,讓后出生的仔豬吃飽初乳,再把先出生的豬放出來繼續(xù)吃奶,使同窩仔豬能基本均等地吃到初乳,降低了死亡率,也為它們今后生長打下基礎。
營養(yǎng)合理又不過盛
肉豬生長各日齡階段營養(yǎng)需要不一樣。童光耀在仔豬斷奶后10天內飼喂精料,此后,隨著幼豬體重的增加,飼料配比隨之改變,盡量節(jié)約投入。這樣,既使豬的營養(yǎng)合理又不過會過盛。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