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期以來,豬價可謂是一瀉不可收拾,本來計算一頭豬還有一二百元的利潤卻在一夜之間蕩然消失,大有煮熟鴨子偏又飛走的憤然。有網(wǎng)友情急之下甚至發(fā)了寫給農(nóng)業(yè)部長心聲的帖子,言辭切切,情之殷殷,里面養(yǎng)豬的一連串真實數(shù)字重重敲在每個養(yǎng)豬人心上,不知大伙怎樣,反正我是潸然淚下了。
淚下歸淚下,橫飛那不值錢的東東只會圖惹笑柄,樹上嘰喳的鳥兒也會撇嘴的。飯還得吃,路還得走,而且還要大口吃下去,大步走下去。困在原地,只有窒息自己的份。
很簡單的道理,豬價如此之低與說白話就是豬肉太多,豬肉太多是因為豬太多,市場猶如人的腸胃,就那么大的容量,硬塞進去想必各位都知道吃飽了撐著是什么感覺。凡是有因必有果,你種下了因,你就得去吃這個果,
0708的暴利另眾多從業(yè)者躋身這座,本就擁擠不堪的橋面,動用一切資金擴大規(guī)模,模大之后再拼命擴充個體,誰都知道料肉比,誰都知道喂進去多少糧食長一斤毛豬掙多少錢,于是中華特大豬養(yǎng)成了——一頭變兩頭,這相當于變相的增加了養(yǎng)豬頭數(shù)啊。進口那點豬肉對國內(nèi)市場沖擊有多大,咱不懂國家大政方針,但一個國家首先保護的是本國利益這點咱們還是懂得,智囊團們就是再扯淡也不會讓外國豬肉蜂擁而至擊垮本國市場吧。與國內(nèi)碩大臃腫的存欄量相比實在是小巫見大巫。況且中國人的消費習慣是鮮肉,凍肉永遠占不了主流。
當吃肉人群一浪高過一浪要求遏制豬肉價格上漲的呼聲震翻發(fā)改委大樓的時候,國家首先要考慮的是大多數(shù)人的利益。任何一項政策的制定概莫如此,利益的不平衡必然就有矛盾產(chǎn)生,補貼政策的出臺讓利益和矛盾在此糾結不休,不是我們聲音小政府聽不到,看不到,母豬存欄量,每周肉蛋奶上升還是下降都是政府報告數(shù)字,決策者們會從這些數(shù)字里面總結篩選,他們比誰都清楚,豬糧比,料肉比他們不比我們懂得少。抨擊補貼政策不公平七處冒火八處冒煙的文章比比皆是,但該補的依然會補,該貼的依然會繼續(xù)貼下去。
一座橋只能承重他該承擔的重量,超過承重,橋面會就斷裂,怎么辦?你不能阻止每個要上橋面的人,那只能是一部分瘦弱的被擠下去嗆水或者淹死,或者一部分不得不瘦身,就這么簡單卻又殘酷。
瘦身,俗一點說就是減肥,雖說有“衣帶漸寬終不悔”的千古絕句在前面安慰,但減肥與每個人來說絕對是一件痛苦的差事。特別吃慣了大魚大肉有水桶腰將軍肚的人你要他只吃青菜大米而且還要限量一下子是適應不了的,怎么辦?為了苗條,為了讓自己輕裝上陣,為了讓自己彎下腰,為了讓自己跳的更高,只能縮腰收腹減掉身上的一些贅肉。別無它法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nèi)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