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在另一個帖子里面的回帖,在這里單獨開一個帖子,稍作修改。原帖是:
http://www.ffers.com.cn/bbs/thread-301488-1-1.html
敗血癥的定義是細菌在全身血液循環(huán)出現(xiàn)并增值,導致全身性的疾病。
基本的變化是由于細菌的毒素(例如革蘭氏陰性菌的脂多糖,【就是內(nèi)毒素】或者是革蘭氏陽性菌的外毒素)造成全身小血管,特別是毛細血管的內(nèi)皮損傷,導致出血,微血栓以及水腫。這些變化在很多器官中都能看到,不過當豬沒死的時候,皮膚是最明顯能看到的地方。如上所述,因為有血管的微血栓,所以會造成皮膚一些地方的梗死,例如耳朵(耳朵發(fā)紫,進而壞死,跟真正的藍耳病很難區(qū)分開,所以大家經(jīng)常誤會)以及全身的其他皮膚(會造成跟皮炎腎病綜合征的皮膚基本一樣的病變,大家也會誤會)。
解剖的時候,通常會看到多個器官的出血(通常是點狀,也有例外的)。這些出血經(jīng)常會在臟器的表面看到,例如胸腔和腹腔的漿膜。值得指出的是腎臟也會出現(xiàn)出血點,跟豬瘟的腎臟是一樣的,所以大家也別看到腎臟出血就說肯定是豬瘟。還會看到的是脾臟的腫大,這是由于脾臟的免疫細胞對細菌毒素的反應和增生引起的。
這里我們可以看到,通常我們解剖的時候看到一些病變會說一定是什么,肯定是什么;但是疾病的病變確是有交叉和重疊的。大體病理變化是給我們一個診斷方向的提示,通常要通過病理組織學以及其他輔助的實驗室方法,例如細菌培養(yǎng),血清學,免疫組化以及分子生物學方法,才好確診。
希望這些對大家有幫助。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nèi)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