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94|回復: 4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豬場管理] 豬病防治要把消毒工作放在首位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10-7-5 16:58: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目前, 疫病仍然是養(yǎng)豬業(yè)的最大困擾。呼吸道疾病尤為突出, 且多表現(xiàn)為病毒和細菌多種病原微生物的混合感染。雖然廣大從業(yè)人員都知道, 控制豬病的流行和蔓延, 要從消滅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易感豬群三個環(huán)節(jié)上下功夫, 但實際生產中很多人都把希望寄托在疫苗上, 片面狹隘地認為, 防疫就是對豬進行疫苗注射。只要進行了疫苗注射, 就可高枕無憂, 萬事大吉, 而忽視了消毒工作的重要性。筆者認為, 豬病防治要把消毒工作放在首位, 要從重抓消毒入手, 把消毒工作作為抗病的第一道防線。
      1 疫苗有其自身的缺陷
      1.1 危害養(yǎng)豬業(yè)的疫病種類繁多
      一種疫苗只對危害豬群的某一種特定病的侵害起保護作用, 而威脅豬群的疫病有數(shù)十種甚至上百種, 無論任何豬場都不可能把所有種類的疫苗都進行防疫注射。在養(yǎng)豬生產中, 僅有少數(shù)幾種疫病能夠應用疫苗去控制, 對于特定的豬場來說, 總有未進行過防疫注射的疫病, 使豬群保留著對此疫病的易感性。
      1.2 有些疫病的病原有多個血清型且存在變異
      如口蹄疫病毒有7 個血清型, A 型、O 型、C 型、亞洲Ⅰ型、南非Ⅰ型、南非Ⅱ型、南非Ⅲ型, 所有血清型具有多個亞型, 各個血型之間無交互免疫。防疫只注射了其中某一血清型時, 豬對其余未注射的其他血清型病毒的感染仍有易感性, 也就是說, 就是使用了高質量的口蹄疫疫苗, 其至是三價苗, 當豬接觸了與接種血清型不一致的病毒感染時, 仍可使豬群暴發(fā)口蹄疫病。
      1.3 有些疫病無有效的疫苗
      如豬Ⅱ型圓環(huán)病毒病, 至今尚無可靠的疫苗生產出來。有些病, 如所謂的“無名高熱”病, 在暴發(fā)期間無法確定病原或存在多種致病因子, 不可能靠一種單一的疫苗去解決問題。
      1.4 疫苗的質量不可靠
      疫苗的生產廠家較多。一些廠家由于生產工藝及原材料等方面的因素, 產品的質量不可靠。且疫苗在運輸和保存的過程中都有可能出現(xiàn)不安全的因素而導致免疫失敗。
      1.5 豬群的應激及免疫抑制性疫病, 使疫苗的作用受到影響
      豬在遭遇去勢、轉群、飼料轉換或飼料質量異常等應激時, 免疫力降低, 如果防疫時遭受到繁殖呼吸綜合征或圓環(huán)病毒等免疫抑制性疫病感染時,防疫注射的效果也大降低, 甚至完全失去作用。
      1.6 疫苗在使用時操作不當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
      免疫程序不合理, 不科學的多種疫苗同時注射或注射部位不準、深度不夠所致的疫苗外溢, 劑量不足等都可導致免疫失敗, 使豬群遭受疫病侵害。
      2 抗生素在生產上的應用不但受到限制, 也不可能抑制所有疫病以前, 豬的許多細菌性疾病使用抗生素能夠得到很好的控制。近年來, 很多藥的使用效果不明顯或被禁止使用及限制使用, 部分細菌性疾病的危害增強。
      3 消毒是控制疫病的重要手段
      3.1 從理論上講, 只要做到有效而徹底的隔離、消毒, 就能阻止傳染病的發(fā)生和流行任何一種傳染病都是由特定的病原引起的, 做好生物安全把養(yǎng)豬場內的病原通過徹底的消毒措施消滅掉或被控制, 同時防止外部病原的傳入, 使豬只無機會接觸病原豬群就不會染疫發(fā)病。
      3.2 大多數(shù)化學消毒劑都是廣譜的
      雖然消毒劑的種類繁多, 根據(jù)化學結構可以分堿類、酸類、醇類、醛類、氧化劑、鹵素類、酚類、金屬鹽類及表面活性劑等, 然而大多數(shù)均為廣譜的, 對病毒、細菌、霉菌及寄生蟲等有效, 濃度適宜甚至可以殺滅一切病原微生物。
      3.3 易于操作對豬群應激小且無殘留
      常規(guī)的環(huán)境及帶豬消毒一般從業(yè)人員皆可操作, 不需要向防疫注射那樣需要專門的專業(yè)技術人員去操作, 操作簡單快捷, 對豬應激反應小, 豬體無蓄積無殘留。
4 消毒應注意的問題
      4.1 豬場內實行封閉式生產, 杜絕外部病原帶入
      嚴格控制外來人員和外來車輛進入豬場, 嚴禁任何非本場工作人員進入生產區(qū), 并定期進行滅鼠蟲工作, 防止外部病原帶入。
      4.2 徹底消毒或控制內在病原微生物
      4.2.1 消毒前應徹底清掃清洗環(huán)境及圈舍等消毒對象。
      豬只的分泌物及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 即使臨床健康的豬只的分泌物及排泄物中也有大量的條件致病菌如大腸桿菌等, 而且糞便中的有機物可影響消毒效果, 消毒前經(jīng)過徹底清掃, 可
以大量減少環(huán)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數(shù)量, 提高消毒的效果。
      4.2.2 選擇合適的消毒劑。
      選擇消毒藥時要符合廣譜、高效、穩(wěn)定性好的特點, 有針對性消毒時, 要考慮病原和敏感性。在帶豬消毒時, 必須選擇無刺激性或刺激性小、毒性低的藥物。
      4.2.3 適宜的濃度, 足夠的溶液量。
      濃度過低達不到消毒的效果, 徒勞無功。濃度過大, 不但造成藥物的浪費, 而且毒性增強。消毒藥液必須使消毒對象達到完全濕潤, 否則消毒藥粒子就不能與細菌或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直接接觸而發(fā)揮作用。
      4.2.4 注意消毒頻率, 保證充足的時間且霧化好。
      一般情況下, 畜舍一周消毒一次, 在疫病流行期間或存在疫病流行威脅時, 應增加消毒次數(shù), 達到每周2~3 次或隔日1 次。噴藥時, 霧化好, 保證霧滴小到氣霧劑的水平, 使霧滴在消毒環(huán)境中的空氣中懸浮時間較長。既節(jié)省了藥物, 又降低了粉塵, 環(huán)境內空氣質量得到改善, 增強消毒效果。
      疫苗不是萬能的, 它只是增加或提高被接種豬對疫病的抵抗力, 而不能使之避免對該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抗生素的使用有其局限性。消毒對所有種類的病原微生物都有效。通過消毒可使豬只生存環(huán)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消滅或控制, 使之處于安全狀態(tài), 縱然不能完全消滅豬場中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但可使病原微生物的數(shù)量控制在安全范圍內。
防疫不僅僅指防疫注射, 而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還是通過消毒, 消滅病原體, 無病原微生物的存在, 即使不進行免疫注射也不會引起發(fā)病, 應把消毒放在首位配合疫苗注射和藥物保健, 采取綜合防治措施, 才能使豬健康成長, 使養(yǎng)豬業(yè)持穩(wěn)定發(fā)展。
中國畜牧人網(wǎng)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shù)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yinhongshu + 10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fā)
發(fā)表于 2010-7-5 17:07:33 | 只看該作者
我國的還也搞反了啊
應該是畜牧走在前,獸醫(yī)走在后的
可是現(xiàn)在沒有幾人注重養(yǎng)啊  都注重治療

評分

參與人數(shù)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個回復系統(tǒng)自動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fā)表于 2010-7-8 10:36:58 | 只看該作者
防重于治是多少年強調的,好多都是發(fā)病了才消毒。



不過細想消毒到底有多大效果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地毯
發(fā)表于 2010-7-8 10:51:59 | 只看該作者
等有病了  才想起來消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發(fā)表于 2010-7-13 21:23:48 | 只看該作者
大場,消毒還是很規(guī)范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lián)系我們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2 07:39,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