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總述
(一)豬只育成階段的工作要點
1、 豬只育成階段包括從斷奶到上市這一階段;
2、 在這一階段,豬只主要是生長發(fā)育,一般來說,小豬長骨,中豬長皮,大豬長肉,肥豬長膘;
3、 我們要盡可能控制各種可控因素,給豬群提供一個干燥、舒適、溫度適宜的生產環(huán)境,更大限度的發(fā)揮其生長發(fā)育的遺傳潛力,減少死淘,減少或消滅疾病,獲得最佳增重。
(二)衡量指標
1、 日增重: 2、飼料報酬;3、育成率。
(三)生產目標
1、 育仔舍育成率95%;
育成舍育成率98%;
育肥舍育成率99%;
全期日增重650g;
2、期飼料報酬2.8:1;(依不同品種、飼料、環(huán)境,指標不盡相同)
哺乳期飼料報酬0.44:1;
育仔舍飼料報酬 1.9:1;
育成舍飼料報酬 2.8:1;
育肥舍飼料報酬 3.0:1;
3、育仔舍轉群重23kg以上;
育成舍轉群重55kg以上;
育肥舍轉群重90kg以上;
二、環(huán)境控制
包括溫度和通風控制。
(一)溫度控制
1、 DRT:適合不同階段豬只生長發(fā)育的理想溫度。
2、 上限溫度:當超過上限溫度時,豬只減少采食量,以圖降低體內產生的熱量,與外界高溫平衡,此時豬只表現(xiàn)為采食量下降,增重減慢。
3、 下限溫度:當?shù)陀谙孪逌囟葧r,豬只將攝入的能量等用于維持身體需要,降低了豬只本身的生長發(fā)育速度,此時豬只表現(xiàn)為采食量增加,料肉轉化率低,生長發(fā)育緩慢甚至暫停。
理想溫度區(qū)是介于上限溫度與下限溫度之間的溫度區(qū),不過不同階段、不同品種的豬只理想溫度區(qū)范圍有所不同。在此區(qū)域內溫度,豬只最大可能地將攝入的能量用于生產發(fā)育,生產效率最高。所以,為了獲得最大的生產效率,必須為豬只提供一個盡可能舒適的環(huán)境,日常使用的DRT溫控系統(tǒng)就是對不同日齡階段,不同大小豬只的具體情況綜合幾種因素控制定出的理想溫度區(qū)。
4、 EET:是豬只真正感受到的環(huán)境溫度。
A、 影響EET的因素:①地板類型;②空氣流速;③舍內墻體濕度;
④舍內地板濕度;⑤舍內豬只數(shù);
B、 EET 必須通過觀察豬只行為表現(xiàn)才能知道它是否舒適(所以豬只觀察是非常重要的)。
C、 有時溫度計顯示的溫度確實在DRT范圍內,但豬只大多表現(xiàn)為扎堆,這說明,豬只的EET由于受多種因素影響不理想所致,我們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二、 D、 豬只散熱的四種方法:傳導、對流、輻射、蒸發(fā)。
我們只有知道豬只的幾種散熱方法,才能更好的控制環(huán)境,獲得理想適宜的溫度環(huán)境。
總上所述,豬只散熱的幾種方法及影響EET的幾種因素,使我們應該清楚如何通過環(huán)境學控制EET達到理想溫度區(qū)范圍,但EET不易測得,只能通過觀察,這就是需要我們借助DRT間接地將EET盡可能地趨近理想溫度區(qū)。
(二)通風控制
1、何為通風?是指有目的的有意識地將舍內與舍外空氣進行交換的過程。
2、通風的目的:①提供氧氣;②驅除灰塵、臭氣、臭味;③降低溫度;④控制舍內溫度;⑤提供一個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
3、不正確通風會造成什么結果?
僵豬增多,增加死亡,豬只抗病力減弱。記住,通風控制和溫度控制是相輔相成的,共同作用才能提供一個溫暖、干燥、無賊風的環(huán)境,供豬只生存。
4、豬場育成設備環(huán)境控制的方法:
?、?育仔舍 A、風道板可以控制進舍的外界空氣的方向、容量;
B、風扇可以控制出舍空氣的量;
C、 暖氣供熱;
D、制冷系統(tǒng)啟動后,可以將進舍的外界新鮮空氣制冷,然后再進入豬舍;
在冬天,要關掉制冷系統(tǒng),關上風道板,使用暖氣,以DRT為依據(jù),控制風扇的關與開,共同制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在夏天,開啟制冷系統(tǒng),根據(jù)情況使用暖氣與地面加熱系統(tǒng),以DRT為依據(jù),使用排風扇,制造一個舒適的豬舍環(huán)境。
?、?育成、育肥、測定舍,這三棟豬舍的設計是半開放式系統(tǒng)。開放式或半開放式系統(tǒng)不宜控制豬舍環(huán)境,受外界影響較大,要密切注意外界環(huán)境的變化,最好每天收聽天氣預報,作好防冷,防熱,防濕,防風準備。在夏天,打開窗戶,降低溫度;在冬天,關閉窗戶,使用暖氣,提高溫度。
三、周轉
?、?全進全出;
?、?按“周”周轉;
?、?沖洗消毒空圈,育仔圈空兩周。
四、 豬只觀察技巧
(一)黃金原則 每天觀察每圈內每頭豬。
(二)豬只表現(xiàn) 不正常 正常
背毛粗糙 光滑
不活潑 活潑
饑餓 飽食
跛行 行走正常
扎堆 分布均勻
張嘴喘氣 呼吸正常
豬群大小不勻 均勻一致
瘦小 肥胖
膿包
(三)技巧與方法
首先要能分清豬只正常與不正常的各種表現(xiàn),其次要明白豬只對環(huán)境舒適與否的反應表現(xiàn)。
1、 早上入舍時,靜靜地推門進去,觀察全舍豬只的表現(xiàn);
2、 每天要數(shù)一遍每圈內的豬數(shù);
3、 豬只是否均勻分布于圈里,若不是,原因何在?潮濕?賊風?溫度太低?其它?
4、 精神狀態(tài)如何?是否活潑?當人走近時,是否站起并走向人?
5、 行走正常嗎?是否跛行?患病嗎?
6、 同一組里同一圈里的豬是不是大小參差不齊?弱小者是患病還是治療不見效?
7、 饑餓還是飽肚?檢查料槽;
8、 是否都在飲水器前搶著飲水?檢查飲水器;
9、 是否有咬尾豬?有則進行隔離和治療;
10、 圈舍干凈嗎?潮濕嗎?
11、 舍內冷還是熱?
(四) 環(huán)境控制好與否主要是通過對豬只的行為表現(xiàn)觀察才得知。
五、 記錄
(一) 記錄種類
1、豬舍欄位分配與地圖;
2、調豬記錄;
3、治療記錄;
4、死亡記錄;
5、溫度記錄;
6、遺傳疾患記錄表;
7、轉群稱重記錄;
8、種豬肥豬存欄報表及各項供給計劃表;
9、日報。
(二)記錄要求
1、嚴格按表格各項要求填寫:如日期 1996-256/96.9.13;
2、字跡工整、整齊;
3、記錄準確無誤;
4、記錄要及時詳盡。
六、 豬群保健與疾病治療
i. 豬只斷奶豬群對豬只是個很大的應激,此時不要亂哄亂趕,更不要毆打豬;
ii. 豬只轉群后,飼料的變更也會影響其生長發(fā)育,所以斷奶后一周內育仔舍工作人員應飼喂產房補料,幾天后,摻和育仔舍仔豬料混合飼喂,做好過渡期的飼喂,同時要將料撒在地面上吸引豬只,增強食欲;
iii. 每日仔細觀察每圈內的每頭豬;
iv. 對不正常的豬只及時給予治療。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