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翁立楠 … 文章來源:荷斯坦
盡管犢牛管理、畜舍建設、疫苗免疫工作不斷進步和完善,犢牛腹瀉仍然是很多牛場常見的疾病之一。犢牛腹瀉常在犢牛當天發(fā)生,而且發(fā)生過腹瀉的犢牛在以后的生長過程中還易感染呼吸道疾病。
準確判斷引起腹瀉的病原體
斷奶后的犢牛也經常有發(fā)生腹瀉。引起腹瀉的病原體主要有:
• 細菌(腸毒素或者出血性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產氣莢膜梭菌、彎曲菌)
• 病毒(輪狀病毒、冠狀病毒、布里達病毒、星狀病毒、以及病毒性腹瀉病毒等)
• 酵母和霉菌
• 原蟲(隱孢子蟲、球蟲)
• 腸道寄生蟲
引發(fā)腹瀉的病原體有多種,只有通過試驗室檢測才能正確診斷。為了保證診斷的準確性,需要收集患病動物糞便。對于一些特殊診斷,如一些病毒性感染,有時還需要收集新發(fā)病動物的腸道黏膜。
預防措施
奶牛群體的健康狀況、免疫水平以及衛(wèi)生條件都影響著犢牛在產房出生后的感染情況。
產犢前正確的飼喂母牛
母牛的健康狀況密切影響著犢牛的健康。干奶料配方或飼喂不當會造成母牛瘤胃內微生物菌落的改變(菌落失調癥)或者脂肪合成代謝紊亂,直接威脅犢牛的健康。
犢牛島的衛(wèi)生
犢牛出生后,母體和分娩環(huán)境都會成為犢牛發(fā)生腹瀉的誘因。為了預防腹瀉要保持犢牛欄的清潔衛(wèi)生,同時在犢牛欄內放置干燥的墊草。每頭母牛應擁有8-12m2的面積,同時能看到周圍的動物。隔離的分娩區(qū)域能保護母牛不受周圍動物的感染,從而確保整個生產過程不受干擾。
產房的消毒可以選用合適的消毒劑,如40%的過氧乙酸(0.1%,0.4l/m2,作用5分鐘),這種消毒劑在溫度較低的條件也同樣有效。
接受足夠的營養(yǎng)價值高的初乳
新生犢牛的成活率是在與時間賽跑。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比病原體更早進入犢牛體內,犢牛成活的幾率會越大。這是由于:
• 出生后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最高。
• 出生后,由于真胃和小腸缺乏消化酶如胃蛋白酶,因此不會對初乳進行降解。此時,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可以被吸收。隨著出生小時數的增加,免疫球蛋白被分解,不再起作用。
• 新生犢牛的腸壁處于“開放”狀態(tài),可以對大分子進行吸收,因此免疫球蛋白可以被很好的吸收。如果錯過這個階段,腸壁“閉合”,則免疫球蛋白不能被吸收,因此也不會發(fā)揮作用。
很多試驗表明,只有約50%的新生犢??梢宰栽?、及早的吸食足量初乳。因此,在出生后的兩個小時內,必須要給新生犢牛提供1.5-2L干凈、接近體溫的初乳,6小時以后再重復飼喂一次。
犢牛周圍環(huán)境應干燥通風,并且單獨飼養(yǎng)在犢牛島中。
母源免疫
在對母體進行輪狀病毒、冠狀病毒和大腸桿菌免疫的群體,初乳的保護作用與恰當的免疫時間和提供初乳的及時程度密切相關。如果吸食了免疫母牛產后7天以內的奶,可以在腸道黏膜發(fā)現針對腹瀉病原體的局部保護作用。
初乳必須緩慢加熱,最高溫度不能超過60°C,否則會破壞免疫球蛋白!
盡管進行了母源免疫,在感染壓力高和衛(wèi)生條件差的情況下,仍會由于特定的病原體引發(fā)腹瀉。但這類腹瀉相對發(fā)生時間較晚,而且多數呈散發(fā),腹瀉癥狀也相對容易控制。特殊情況:隱孢子蟲和球蟲
原蟲的感染如隱孢子蟲和球蟲需要特殊的預防和治療措施。
隱孢子蟲可在犢牛出生當天感染犢牛,并且可以傳播給人。出生后的第3天開始,會發(fā)現隱孢子蟲感染引起的腹瀉癥狀。此時犢牛排出卵囊。在其繁殖階段可以再次感染其它動物。如果是全群發(fā)病,應選擇使用特殊的藥物進行治療。相應的制劑劑量要準確。除此之外還應采取消毒措施。
對于球蟲感染,含有甲酚的消毒劑效果很好。球蟲感染經常發(fā)生在犢牛出生3周以后。斷奶犢牛有感染球蟲的情況。排出的卵囊沒有感染性。只有當卵囊在外界環(huán)境發(fā)育成孢子后才具有感染性,且感染能力持續(xù)3-4天。一旦發(fā)現有球蟲,特別是蟲卵是,應使用消毒劑對周圍環(huán)境進行消毒,推薦使用地克利珠。
小心動物脫水
腹瀉的犢牛會流失大量水分、電解質、血液緩沖劑和蛋白質。一旦發(fā)生脫水和代謝紊亂,動物體況快速下降。
犢牛脫水的程度可以通過皮膚彈性和眼窩下陷的程度來判斷。用手指捏住動物皮膚并提起,松開后,觀察皮膚復原的速度,可以判斷脫水的程度。如果皮膚維持皺褶時間較長,則表明脫水程度非常嚴重。此時需要對動物采取靜脈輸液來挽救。
自主站立和主動飲水的能力也反應了犢牛的健康狀況。拒絕飲水是一個明顯的警示信號,如果此時有人認為是動物不口渴不需要飲水,那就錯了。事實上,是因為電解質的流失和代謝的紊亂使中樞神經受到了影響,食欲和口渴中樞缺乏相應的刺激造成動物采食和飲水的意愿降低。
腹瀉的治療
治療腹瀉最重要的目的是補充流失的水份和電解質。此外,還要將犢牛的能量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保證胃腸功能的恢復。針對某種特定病原體的治療是沒有必要的。
只有當確定腹瀉是由細菌引起的,并且明確是何種細菌的時候再選用抗生素治療。而且在使用抗生素前,要進行敏感性試驗,以此來確定哪些藥物真正有效。只有在發(fā)生敗血癥導致動物體溫升高并伴有全身癥狀時,才建議使用抗生素針劑。
如果對腹瀉犢牛無選擇的濫用抗生素,會造成治療效果不佳,甚至對動物造成更大的傷害。例如,腸道內有益菌群的繁殖受到影響,發(fā)生菌落失調癥。菌落失調癥是由于過路菌群過度增長,而使腸道有益菌群的生長受到抑制的現象。因此,濫用抗生素會給已患病或者虛弱的動物增加不必要的負擔,降低康復的幾率。
對于腹瀉犢牛,不應停止飼喂牛奶,否則會造成犢牛營養(yǎng)缺乏。營養(yǎng)不良或者饑餓的動物恢復能力較弱,抗病能力差,恢復過程長,如果護理不好甚至最終會導致動物的死亡。
水分和電解質的流失可以通過給服口服補液鹽來達到平衡。
如果配合使用非類固醇類抗炎藥物可以減輕機體自身補償性反應以及內毒素作用,可加速臨床癥狀的恢復和動物福利的改善。此外,非類固醇類抗炎藥物可以緩解腹瀉動物的腹痛,使動物快速恢復飲水能力,加速康復。美達佳®就是具有這些功能的藥物。
前面已經提到,動物失去主動飲水的能力(吸吮反射)是表明犢牛體況嚴重不良的最重要指標之一。單獨通過飲水或灌服不能挽救這類動物,此時就需要輸液治療。
口服補液需要注意什么?
現代的口服補液鹽不僅能給動物提供電解還能提供能量、蛋白、緩沖劑、收斂劑、益生原和其它有益物質。在口服補液鹽中使用收斂劑要特別注意,因為收斂劑會掩蓋腹瀉的發(fā)生。事實上,機體還在繼續(xù)流失水分和電解質,只是都被收斂劑所吸收。除此之外,收斂劑會導致便秘的發(fā)生,這可能會造成動物自體中毒,最終死亡。
理想的口服補液鹽不僅要求溶解度高,還應有良好的適口性和飼喂方便的特點。
這類口服補液鹽的典型代表產品就是達可®(Diakur®),其具有最新的理念得到WHO的推薦。這種口服補液鹽最大的特點是含有檸檬纖維,它能將腸道內的病原體吸附到包被在它表面的卵磷脂纖維上,最終隨糞便排出體外。
它還含有緩沖劑,因此能快速而持續(xù)的糾正酸中毒。此外,達可®不僅可以單獨飼喂,還可以與牛奶和代乳粉混合飼喂。
總結
腹瀉的預防和治療是一項復雜的工作。這里包括母體健康的保障、衛(wèi)生條件、特殊的措施(如消毒)以及工作人員和獸醫(yī)的責任心。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