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956|回復: 3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怎樣有效地與他人溝通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10-9-16 21:26: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目錄(1)
推薦序 抓住能改變自己命運的機遇 王陽感悟
自序 是什么改變了我的命運? 陳安之
有一天早上,當我提起手提箱正要出門銷售時,忽然有一個聲音從心中傳出:“陳安之,難道你甘心天天敲門賣刀嗎?”仍然是心中的回答:“絕不!”當時,我馬上發(fā)誓:我一定要做個成功的人!
我曾經是個失敗者
一本書、一堂課改變了我的命運
下定“一定要成功”的決心
第一章 “信念”是怎樣建立的?
電影巨星史泰龍在二十幾年前十分落魄,身上只剩100美金,房子都租不起。當時,他立志當演員,并寫了《洛基》的劇本,當所有500家電影公司都拒絕他之后,他從第一家公司開始再度嘗試。在一共被拒絕了1855次之后,堅持到底的史泰龍終成聞名國際的超級巨星。
1、相信:成功=每天進步一點點
2、相信:充分準備,才能成功
3、相信:過去不等于未來
4、相信:沒有失敗,只有暫時停止成功
5、相信:延遲不等于拒絕
6、相信:任何事情的發(fā)生必有其目的,并且有助于我
7、相信:重要的不是發(fā)生了什么事,而是要做哪些事來改善它
8、相信:我對我的生命完全負責
9、相信:要讓事情改變,先改變我自己,要讓事情變得更好,先讓自己變得更好
10、相信:假如我一定要,我就一定能
11、相信:成功者絕不放棄,放棄者絕不成功
12、相信:成功者愿做一般人不愿做的事情,所以他成功
13、相信:馬上行動,才能馬上成功
第二章 “理想”是怎樣樹立起來的?
假如我知道我不能失敗的話,那我該做什么工作?假如我所做的每一項工作都給予我同樣的薪水,那么,我會選擇哪一行?我對哪些事情最感興趣?哪些事物阻礙我實現理想?有哪些辦法可以幫助我實現目標?
1、問對問題,做對事
2、選對工作成就一生
3、選擇工作(事業(yè)、理想)的十大步驟
目錄(2)
第三章 “愿望”是怎樣實現的?
現在請你看看周圍環(huán)境里“藍色”的物品。然后閉上眼睛,請問你周圍環(huán)境中有哪些事物是“綠色”的?是的。許多人閉眼之際都看不到“綠色”,只注意到“藍色”的東西。這就是“注意力等于事實”的例子。
1、學習=模仿
2、模仿信念=學到注意的習慣
3、模仿策略=學到做事的步驟
4、模仿肢體語言=學到信念才是關鍵
第四章 “目標”是怎樣達成的?
比如你想進哈佛大學就讀,卻不知哈佛的錄取標準,則進入哈佛必定有所困難,如果明確知道它的錄取標準,則更能按部就班地達到它所要求的標準。如果不知實現該目標所需的條件時,如何去進行就會模糊。
1、設定目標不等于實現目標
2、實現目標的十大步驟
第五章 怎樣讓自己天天快樂?
注意你所想要的,而不是你所恐懼的。一般人遇到困難、問題時,通常會花80%精力在他不想要的問題本身,花20%精力放在解決問題。成功者并非比你聰明,而是他比你會問更好的問題。
1、三大因素讓人痛苦和快樂
2、四種讓心情愉快的方法
第六章 怎樣有效地與他人溝通?
人與人面對面溝通時的三大要素是文字、聲音及肢體語言。經過行為科學家60年來的研究,面對面溝通時,三大要素影響力的比率是文字7%,聲音38%,肢體語言55%。一般人常強調話的內容,卻忽略了聲音和肢體語言的重要性。
1、溝通滿足三個目的
2、溝通的四大策略
3、模仿對方的聲音和肢體語言
4、溝通不良時的七個解決辦法
第七章 怎樣激發(fā)自己的潛能?
在我所開設的“超級成功學”課程中,專門指導學員找出生命意義,找出想成為的理想人物,重新建立價值觀與信念,由自己設計生命的架構,而不是讓環(huán)境不斷地影響你。通常,上完研討會的學員,80%都有類似轉折點的突破。
目錄(3)
1、發(fā)掘潛能是最大的快樂
2、成功者善于“管理自己”
3、激發(fā)自己潛能的八個問句
4、調整價值觀=發(fā)掘潛能
5、哪些行動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感覺
6、根據價值觀設計想過的生活
7、擁有平衡和諧人生的四個信念
8、價值觀要分出輕重和次序
第八章 每個人都應該知道的成功秘密——團隊及堅持的力量
當人們詢問世界第一大師的成功秘訣時,他微笑著朝一個大鐵球敲了一下,鐵球沒有動,隔了5秒,他又敲了一下,還是沒動,于是他每隔5秒就敲一下,陸續(xù)有人離場而去,但大師還是自顧自地敲鐵球。經過40分鐘后,終于大鐵球開始慢慢晃動了,而且,大力搖晃起來的鐵球,你擋都擋不住。
1、做一個按部就班超越自我的人
2、快樂的人經常為團隊付出
3、成功的秘訣就是堅持每天進步一點點
實踐成功學
每個學生都是一座寶藏
讀者來信
學生的成功學實踐
學生反饋卡
學生勵志系列書推薦
陳安之震撼特訓
推薦序 抓住能改變自己命運的機遇(1)
一、人會因讀一本書而改變命運
“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了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導致了人與人之間不同的命運?”
夢工場人專注出品推廣陳安之老師的“成功學”著作,己六年了 ,我們一直在問這個問題。
六年來,我們看到太多的人,因學了陳安之老師的理論,猶如脫胎換骨一般,精神面貌變得積極樂觀,有的人迅速脫貧致富,很快從騎單車到開汽車……
而有的人,同樣學了陳安之老師的成功學,為什么還不那么成功?書還是原來的書,人還是原來的人,進步卻不大。
我在14歲之前,喜歡和留級生、愛打架的學生在一起玩,所以經常逃學、打架、不交作業(yè),還自以為很“英雄”。
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了我青少年時期第一位成功啟蒙的引路人——班主任楊修品老師。他因我經常不交作業(yè),罰我手抄一本《勵志哲學》書(馬爾騰著)。想不到這本書影響了我一生,我從此開始自覺地遠離過去自以為很講哥們義氣的朋友,開始每三天就到圖書館去尋找“能讓自己變強大”的名人及榜樣。
當我看完盧梭的《懺悔錄》以后,我開始徹底反省!
開始每天寫日記,記下我今天哪里做錯了?哪里需要改進?我想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 就這樣,我一天天開始發(fā)生改變,從原來需要父母還有爺爺奶奶逼著、罵著、打著才會讀書的人,到后來變成了奶奶和母親要我早點休息,甚至晚上怕我熬夜看書,強制性關燈……
結果,我很輕松地考取了昆明市一級重點高中——昆明第三中學,并成為了云南八大院校惟一的作家協會會員,并被推選為院學生會主席,帶領全班及全校同學勤工助學(十七年前我上大學時,己是“萬元戶”了)。
二、人會因相遇一位貴人而改變命運
2000年,我們夢工場公司遇到了一次重大的挫折,因用人錯誤,上千萬元的資產幾乎一夜歸零。就在這個時候,公司的劉蓋給了我兩盒陳安之老師演講的錄音帶。我聽到了一句令我震撼而刻骨銘心的話:“你的命運決定于你跟誰在一起!你所交往的人,決定你的行為?!币虼?,我決定一定要見到陳老師,一定要去聽陳老師的課。
推薦序 抓住能改變自己命運的機遇(2)
在此感謝我的太太毛毛,她把家中最后的6千元錢取了出來,支持我去上陳安之老師在深圳的第一堂課。當晚,我失眠了,我通宵寫了一封信給陳老師,信的大意是:
1、中國人太需要您的成功學思想了,但是課程太貴了!我能不能把您的“成功學”變成一本書,一張碟,一集電視節(jié)目……讓全中國的老百姓都可以買得起,都容易買得到,從而實現您幫助更多人成功的使命;
2、我曾經成功策劃、推廣、銷售過當今最著名企業(yè)品牌:飛亞達手表、太太口服液、排毒養(yǎng)顏膠囊……我會用自己獨創(chuàng)的一套“海陸空整合營銷傳播”模式,來推廣您的成功學……
陳老師問我:你的決心到底有多大?
我馬上向我大學的同學,現三川琴行的董事長施智偉求援,請他馬上打10萬元到我的賬上,馬上合資組建了“三川夢工場”公司。
三川夢工場從4、5個人在一間民用住宅中開始創(chuàng)業(yè),很快公司的規(guī)模發(fā)展到了全中國,一年后就搬到了現代化的辦公大樓,創(chuàng)造了價值上億元的文化產業(yè)……
三、人會因受剌激的行為來改變命運
2006年11月9日,陳安之老師首次在深圳實驗學校面對中學生公益演講,用他訓練“總裁班”的“電影課”教學模式(每人學費一萬八千元),反復問了現場中學生一句話:
“你從《蜘蛛俠》這部電影中,學到了什么成功道理?”
全球擁有5.5億會員的QQ.COM網絡電視,全程轉播了陳老師第一場“看電影學成功”慈善互動訓練。 學校的師生們在課后激動地說:
“太激動了!不!!是太震撼了?。。 ?br /> “我們就像被有能量的蜘蛛咬了一口……”
人一生中,會碰到無數個可以改變自己的機會——就像電影中的“蜘蛛俠”彼得一樣,被有能量的蜘蛛咬了一下。
不過,有的人不知道它是改變自己的機會,想盡一切辦法去抵抗它、排斥它、抹去它,結果有能量的蜘蛛“咬”了自己也白咬,自己沒有發(fā)生任何改變。
而有3%的聰明人,會像電影中的彼得一樣,看到自己被蜘蛛咬了,就會馬上欣喜若狂地迎接自己的變化,不斷地反復練習,不惜把家里的壇壇罐罐都打破了,來強化降臨在自己身上的超能量,然后反復地運用,不畏懼在高樓大廈間飛來飛去,讓自己發(fā)生徹底的改變。
推薦序 抓住能改變自己命運的機遇(3)
應廣大青少年讀者的要求,陳安之老師暢銷十幾年的經典著作《自己就是一座寶藏》,改編成了適合學生及青少年讀的版本。
為了讓更多的青少年(以及家長和老師)挖掘出自己的寶藏,我推薦你要反復看本書的第七章“怎樣激發(fā)自己的潛能”,其中第4節(jié)的標題寫到:“調整價值觀=發(fā)掘潛能”,是本書最重要的核心精華思想,價值觀決定行為,價值觀決定一切。
四、人會因感悟到真理而改變命運
陳安之老師說:成功學是揭示大自然及宇宙規(guī)律的學問。全世界成功者的足跡,一定是有規(guī)律的,而規(guī)律就是真理,是可以認識并拿來運用的。
我借用一個中國最經典的勵志成功故事——《西游記》,來啟發(fā)人生觀及價值觀正處于塑造期的青少年,千萬別錯過了人生勵志的黃金時期,重視三個可以改變自己命運的時刻:
一、遇到苦難時——如果孫悟空沒有被太上老君扔到煉丹爐去煉,他就不會煉就一雙識別妖精的火眼金睛……所以每個人遇到災難、挫折、失望、批評時,要能挺得住、能借此改變自己,災難就會轉成讓自己變強大的機遇;
二、遇到貴人時——如果孫悟空沒有遇到唐僧,他可能永遠就被壓在了五指山下,永無出頭之日……所以每個人要善于辨識誰是你人生的貴人?相信他,接受他的指引,他就會讓你的人生發(fā)生巨大的改變;
三、取到真經時——唐僧師徒歷經千辛萬苦,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才取到了如來真經,迎來了幸福、安康、成功的生活……所以當你讀到一本好書,就猶如見到了如來佛一樣,但要獲得真經,那你一定是要付出代價,就像你看到陳安之老師的書,那是一種機緣,真要把陳安之老師通俗易懂的成功學,轉換為自己的行為,一定不會是輕而易舉就能獲得的,一定要經歷身體、精神的磨礪,你才可能真正取到真經,迎來成功的蛻變!
相遇貴人,也許是可遇不可求的緣份,但讀一本好書,看一部好電影,反復去聽一個大智慧、大師級人物的演講和錄音……這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
推薦序 抓住能改變自己命運的機遇(4)
一本好書,一部好電影……就像一個貴人在身邊一樣,可以隨時提醒自己,隨時督促自己,隨時幫助自己。
陳老師反復提醒:你只學我教的成功學,還不足以馬上成功,你要馬上行動,馬上運用,你才可能馬上成功。
《自己就是一座寶藏》這樣的書,《蜘蛛俠》這樣的電影,對于青少年,就像是有能量的“蜘蛛”。有一天,當你有被“叮咬”的感覺,就是你可以改變自己的機遇到來的時候。
有一句話天天在激勵著我,我相信也一定能激勵你:
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寶藏”,要么被挖掘,要么被埋藏。
當自己的寶藏被挖掘,可以產生價值時,你就會很樂于去幫助別人,你就會發(fā)現幫助的人越多,自己會越有價值,自己就越富有、越自信,從而成為一個快樂、成功的人。
《自己就是一座寶藏》就是一把幫助自己,打開寶藏大門的鑰匙。
陳安之老師用了15年的時間,近千場的演講,來反復驗證這部書對人成長的實用價值,結果:
有人從中找到了自信,
有人從中找到了方法,
有人從中找到了希望,
有人從中找到了財富,
……
這就是為什么陳安之老師的書及VCD,會暢銷、長銷海內外15年,有這么多的學員,坐著飛機,反復多次花上萬元的學費,來追陳安之老師課程的原因。
于深圳夢工場
2006年11月
自序 是什么改變了我的命運?(1)
改變任何人之前
改變世界之前
需要改變的是你自己
我曾經是個失敗者
成功的故事比比皆是,而主角曾經是你嗎?
或許,你也曾有和我類似的遭遇。十幾歲時,我一個人跟隨親戚到美國留學,初次體驗人生,接觸到許多成功者的資訊報道,于是心中隱隱有一股想成功的欲望。
于是,我在上學的同時,開始嘗試去做各項工作,當餐廳服務員、在電腦店打工、推銷菜刀、賣汽車……然而,成績不佳及被炒魷魚的事情一次次發(fā)生,我只好頻繁地更換工作。
有一天早上,當我提起手提箱正要出門銷售時,忽然有一個聲音從心中傳出:“陳安之,難道你甘心天天敲門賣刀嗎?”仍然是心中的回答:“絕不!”
當時,我馬上發(fā)誓:我一定要做個成功的人!
從那天開始,我拼命找尋致富的方法,閱讀各類教人成功的書籍。
八個月后,我仍然工作失敗,沒有錢,沒有朋友,一個人窩在圣地亞哥(美國加州南部城市)的公寓里不斷思索。
從16歲開始,我連續(xù)五年嘗試的所有工作全部失敗。每當興起成功的欲望時,我失敗的頹喪模樣就不自覺地浮現在腦海,使我不知所措。
一本書、一堂課改變了我的命運
直到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看了一本書,令我震撼不已,很快,我下決心見到了這本書的作者——安東尼•羅賓(Anthony Robbins),并參加了他的一個“激發(fā)心靈潛能”的公開課程,我的人生從此改變。
當時,安東尼在一千多人的研討會上講了他的故事:
他在22歲時窮困潦倒,住在十坪(一坪約等于3.3平方米)大的房子里,洗碗只能在浴缸里進行,后來因為接觸了一門“神經語言”的課程而改變了命運,一年后,搬到四百坪的城堡里,擁有豪華轎車和直升飛機。
他的兩句話重新燃起我成功的欲望,他說:“這世界沒有失敗,只有暫時停止成功“”過去不等于未來?!?br /> 他可以,我也一定可以。之后,我開始陸續(xù)參加數次研討課程,1989年,我加入該學院的講師班,同時,不懼年齡最輕又是惟一東方面孔的挑戰(zhàn),和其他84名優(yōu)秀而經驗豐富的學員競爭講師的職務。
自序 是什么改變了我的命運?(2)
當時,由于我呈上的簡歷毫無回音,于是我費盡方法找到負責的總經理面談,表達了我的工作意愿。誰知那位總經理除了強調工作的難度之外,并質疑常換工作的我是否有恒心和毅力長期從事這份工作。
他說:“你和別人一樣,等我明天上午統(tǒng)一發(fā)布錄取名單吧!”
我回答:“當我把簡歷交給你的時候,就表示我已經下決心要這份工作了,而且一定要,為了不必麻煩,你還是現在就錄取我吧!”
但是,那位總經理仍然搖頭,要我等明天的答復。
那時我心想,我不能等到明天啦!便立刻詢問他公司里最佳的銷售業(yè)績,并保證成為最棒的推廣講師,鍥而不舍地推廣自己。聽到這里,他終于開口:“ 你7月12號可不可以飛去賓州(美國東部州)工作?”
我大叫一聲:“沒問題!”隨即感動地流下淚來,我知道,我的命運即將改變。
8個月后,我成為公司最棒的銷售人員之一。
下定“一定要成功”的決心
我在十幾年前,從美國回到故鄉(xiāng)來授課。在兩年之后,我第一次出版了《自己就是一座寶藏》,并且很快成為暢銷書,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
這期間,我四處演說開課,努力把讓我改變的學問和別人分享,我看到了許多人因此建立自信,改變生活,更使我愈加堅信要以一套系統(tǒng)激發(fā)潛能的方式,來幫助更多的人和團體,并以此作為終生事業(yè)。
在這過程里,許多人勸我:“陳安之啊,成功者畢竟是少數人!”“陳安之啊,成功是必須付出極大代價的!”這些我都明白。
過去,我認為成功者肯定具有強大的毅力和決心,現在卻發(fā)現,成功者微不足道,反而是失敗者的毅力和決心要來的更堅強——因為他們可以忍受失敗一輩子。
成功很難,但不成功更難!
永遠記?。?br /> 改變任何人之前,改變世界之前,需要改變的是你自己。從決定開始,決定,在行動之前。
因此,在閱讀其他章節(jié)之前,請您做一個決定:我一定要成為我理想中的人物,為自己活,為他人著想,盡最大能力來發(fā)展自我,對人類社會做一番貢獻。
自序 是什么改變了我的命運?(3)
記住,是決心,而非環(huán)境在決定你的命運。
馬上行動!自己的寶藏就會被打開!
怎樣讓自己天天快樂(1)
一般人遇到困難、問題時
通常會花80%精力在問題本身——他不想要的
花20%在解決問題——他想要的
有效學習解決問題,就必須學習
把80%時間放在解決問題上
20%放在問題本身
要注意你所想要的,而不是你所恐懼的
1. 三大因素讓人痛苦和快樂
因素一:心態(tài)、心境。
因素二:肢體語言。
即動作、表情、呼吸、肌肉收縮、壓力等。
因素三:內在注意力。(如圖)
2. 四種讓心情愉快的方法
方法一:改變肢體語言。
人表現的好壞在于其心理狀態(tài),而動作能創(chuàng)造情緒,因此,改變肢體語言可以改變心境。當一個人充滿朝氣時自會抬頭挺胸,沮喪時必定是垂頭喪氣。
建議你每日起床后做深呼吸,做健身操,以改變肢體語言的方法,使心情達到巔峰狀態(tài)。
方法二:改變注意力。
改變內在注意力就能改變肢體語言,改變肢體語言也能改變內在注意力。
而控制內在注意力的方法是積極思考。
方法三:積極思考。
積極思考的定義是不管發(fā)生什么事情,都看好的那面。事情的角度最少有兩種:一是正面,二是負面,而如何將注意力集中在正面思考上呢?
秘訣是:注意你所想要的,而不是你所恐懼的。一般人遇到困難、問題時,通常會花80%精力在問題本身——他不想要的,花20%精力放在解決問題。
成功者并非比你聰明,而是他比你會問更好的問題。
方法四:要問好的問題。
問問題的信念和步驟如下。
信念:任何問題的發(fā)生必有其目的,并且有助于我。
問句一:這種狀況對我有哪些好處?
問句二:現在的狀況還有哪些地方不完美?
問句三:我現在愿意做哪些事,以便達到所需要的結果?
問句四:我從現在開始即將不再做哪些事,以便達到想要的結果?
怎樣讓自己天天快樂(2)
問句五:我現在如何做這些事,并且享受過程?
● 舉例:長青春痘。
信念:任何問題的發(fā)生必有其目的,并且有助于我。
問句一答案:排毒。
問句二答案:皮膚可以更好,可以更有自信。
問句三答案:吃水果及多一點睡眠。
問句四答案:少吃肉及油炸類
問句五答案:出去買水果、運動。
馬上解決問題,把注意力放在答案而不是問題本身。學會問問題的簡單方法是每天擁有良好情緒,諸如愛、熱情、信念、健康、成功、卓越、快樂、感恩、貢獻、溫暖、行動等。
心理學研究發(fā)現,潛意識無法分辨真假,如果你不斷輸入想要的信息,它就以為是真的。如果你每天一早起床就不斷念以上12項所想擁有的情緒,在不知不覺中,心態(tài)就會往那些方向改變,經過21-30天養(yǎng)成習慣 ,那些感受會在潛意識中出現,每天就會有良好的情緒出現。
因此,你不妨馬上列出12種所想擁有的情緒,配合前面的步驟進行,那么每天都感覺到快樂是很容易的事。
本章打開自己寶藏的“鑰匙”
1、改變肢體動作,如:深呼吸,健身,可使心情馬上達到巔峰的快樂狀態(tài);
2、改變注意力,如:看好的積極的那一面,不注意負面的人與事,心境自然會快樂起來。
“目標”是怎樣達成的(1)
一個人設定目標時
最重要的并非
“如何”實現這個目標
而是“為何”要設定這些目標
“為何”比“如何”更重要
1. 設定目標不等于實現目標
一個人如果沒有目標,可能終其一生隨波逐流,好像人在汪洋大海中劃船,卻不知停在哪一個港口一樣。但為什么許多人設定目標之后,卻無法實現呢?
從前看了許多教人如何成功的書,照書中指示在每年年初列下一年的目標,但往往在一年結束時發(fā)現,整年下來目標一個都沒實現,是那些書教得不對嗎?否則怎么都無法實現呢?但仔細想想還是肯定設立目標重要,仍繼續(xù)設定,當然,也仍然無法實現。
因為,只有設定目標是不夠的,要采取有效實現目標的具體方法。
2. 實現目標的十大步驟
一個人設定目標時,最重要的并非“如何”實現這個目標,而是“為何”要設定這些目標,“為何”比“如何”更重要。
步驟一:寫下實現目標的理由。
成功者在設定目標的同時,也會找出設定這些目標的理由來說服自己。當他十分清楚地知道實現目標的好處以及不實現目標的壞處時,便會馬上設下時限來規(guī)范自己。
步驟二:設下時限。
一般人如果沒有時限來集中注意力的話,很難檢查出自己在不同時間段到底做到什么程度了。因此,當明確知道目標之后,便要設下明確的完成期限。
步驟三:寫下實現目標所需的條件。
如果不知實現該目標所需的條件時,如何去進行就會模糊。比如你想進哈佛大學就讀,卻不知哈佛的錄取標準,則進入哈佛必定有所困難,如果明確知道它的錄取標準,則更能按部就班地達到它所要求的標準。
步驟四:自問“假如要實現目標的話,我自己必須變成什么樣的人?”并在紙上寫下來。
很多人想成功,卻不清楚成功者所具備的條件。我通常寫出成功者所需具備的幾項條件,讓自己知道該往哪個方向邁進,成為怎樣的人。
“目標”是怎樣達成的(2)
例如,你的目標是兩年內當班長,接下來便把當班長的條件和能力列出來,明確告訴自己要做到哪些事,才能成為自己心目中的人物。
步驟五:寫下目前不能實現目標的所有原因, 從難到易排列其困難度,自問“現在馬上用什么辦法來解決那些問題”,并逐項寫下。
寫完解答之后,這些解答通常就是立即可以采取的行動,并且十分明確。
步驟六:定下承諾,直到實現目標為止,否則絕不放棄。
許多人只是對目標“有興趣”,但并未決定一定要實現目標,因此當然無法實現?!坝信d趣”不會讓你成功,“決定成功”才能讓你成功。
步驟七:設下時間表,從實現目標的最終期限倒推至現在。
例如,你決定兩年內當班長,就寫下兩年內要做到的程度,今年內要做到的程度,每個月要做到的程度及每天該做的事。
步驟八:馬上采取行動,現在開始。
步驟九:衡量每天的進度,每天檢查成果。
若每年檢查一次實施成果,則一年只有一次機會可以改正錯誤,若每月檢查一次,則有12次機會改正錯誤,若每天衡量一次,則就有300多次機會,更不用說每天衡量數次進度了,機會當然相對增加。
步驟十:快速實現目標,就要將它具體化
重點在于把所有目標寫在紙上,盡量具體化,例如想進哪所大學,把這所大學的照片貼在眼睛右上方看得到的部位,每天早晚利用5-10分鐘的時間,想像你已進入這所大學,并獲得在這所大學學習的所有好處,這會提高你實現愿望的幾率。
本章打開自己寶藏的“鑰匙”
1、倒推目標,寫下自己要做到哪些事,才能實現這個目標;
2、再順推寫下能實現目標的理由、時限、人與物的條件,具體可量化考評的方法;
3、每天檢查人與事的進度,不斷請專家來修正自己的錯誤,不達目的絕不放棄!
“愿望”是怎樣實現的(1)
背單詞的最佳方法
并非用念的,而是用看的
比如winning這個單詞
要分成win及ning兩段來看
這就是背單詞的策略及肢體語言
1. 學習=模仿
在神經語言課程中(NLP)認為:學習最快速的方式是通過模仿(Modeling)的觀念。
每個人都無時無刻不在模仿,但一般的模仿因為缺乏系統(tǒng)和步驟,以致學習起來有效果上的差異。
神經語言的理論說:每個人都有同樣的神經系統(tǒng),因此,只要別人能做到的,你也可以做到。
2. 模仿信念=學到注意的習慣
信念有如思想的“過濾器”,一個人在同一時間不可能注意到每件事情的發(fā)生,所以注意力等于事實,而信念常會讓人的眼睛盲目。例如,現在請你看看周圍環(huán)境里“藍色”的物品。
現在請你閉上眼睛,來做個實驗。
請問你周圍環(huán)境中有哪些事物是“綠色”的?
是的。許多人閉眼之際都看不到“綠色”,只注意到“藍色”的東西。
這就是“注意力等于事實”的例子。由此可知信念的重要。
3. 模仿策略=學到做事的步驟
策略就是做同樣的事情達到同樣的結果;采取同樣的步驟得到同樣的結果。
例如,兩個電話號碼8713193和8713391,雖然數字是一樣的,但因排列的順序不同,因此打這兩個電話時,到達的地點便不同。又如,學烹飪時,雖然加入同樣佐料和調味品,但加入的順序不同時,煮出來的味道也就不一樣。
4. 模仿肢體語言=學到信念才是關鍵
神經語言課程中發(fā)現,當每一個人擁有同樣的肢體語言時,其輸送至腦部神經系統(tǒng)的心理信息是一樣的。
例如,英文單詞winning, 一般人背單詞都是重復地念,但效果不一定很好。在詢問拼音專家后發(fā)現,背單詞最佳方法并非用念的,而是用看的,是將字擺在眼睛左上方的大腦回憶區(qū),將winning分成win及ning兩段來看。即背單詞的策略及肢體語言是將每個單詞分解,記憶時由分解的單詞字影像構成。
“愿望”是怎樣實現的(2)
又如,許多年輕人模仿那些“天王”“天后”巨星跳舞。在我第一次出版《自己就是一座寶藏》的時候,年輕人都模仿“搖滾之王”邁克爾•杰克遜跳舞。事實上,邁克爾的舞蹈也曾經是我模仿的對象。但是,我發(fā)現,有很多人只模仿他的肢體語言,因此就算跳得再像,還是令人感到不如邁克爾。
這就是他們沒有模仿邁克爾跳舞的信念和策略的原因。
在此分享邁克爾•杰克遜跳舞的信念與策略。
信 念 :全身沒有骨頭。
策略:BLAST。 Beat節(jié)奏, Loose放松,Attitude樂趣的態(tài)度,Sex性感,Tease挑逗。
如果你能模仿邁克爾•杰克遜的信念、策略,再模仿其肢體語言,試試看,或許你有一天可以成為自己的邁克爾•杰克遜。
本章打開自己寶藏的“鑰匙”
模仿已成功者的行動、方法和策略,把他做到的,變成自己也做到的。
“理想”是怎樣樹立起來的?(1)
現實與理想的差距
只是觀念
行動加上時間
1. 問對問題,做對事
其實有些時候,現實與理想的差距只是觀念的差距而已。
有一個必成功方程式的五個步驟提供給你:
步驟一:要有明確的目標。
步驟二:要有詳細的計劃。
步驟三:要立刻采取行動。
步驟四:要修正你的行動。通過敏感度,知道目前采取的行動是離目標愈近還是愈遠。
步驟五:要堅持到底——不斷改變進行的方式,直到達到目標為止。
一般人在人生過程中,常不知道自己要些什么,或把注意力放在他所恐懼的事情上面。
有個觀念:注意力等于事實。
當你注意美好的一面,就得到美好的觀感,注意不好的一面,則總是留著不好的回憶。
例如,當公司開會時,若員工不斷爭執(zhí)某個問題,我通常會問他們:“今天開會的目的是吵架還是解決問題?”當我這么一問,就已經轉移與會者的注意力了,大家便會把注意力集中在解決問題上,而不再做無謂的爭執(zhí)。
又如,許多人在找工作時,往往因為現況而阻礙了他們追求理想。
其實,任何人都可以快速地往他的目標邁進,只要他們學會問問題。
成功者并不是比較聰明,而是他學會問更好的問題。
2. 選對工作成就一生
每個人應當從小就樹立“我長大后將做什么工作?”的理想,在為這一目標努力的過程中,可培養(yǎng)自己的品性,因為“選對工作=成就一生”。而很多人是在沒有目標的生活中,空虛度過了“打地基”的青少年時期。
那怎樣才能選對成就一生的工作?自己該問怎樣的問題?可參考以下三大問題:
問題一:假如我知道我不能失敗的話,那我該做什么工作?
問題二:假如我所做的每一項工作都給予我同樣的薪水,那么,我會選擇哪一行?
問題三:我對哪些事情最感興趣?
把有興趣的事情都列在紙上,并從中找尋:是否有可能把這些興趣變成一生的職業(yè)?
“理想”是怎樣樹立起來的?(2)
記住:明確就是力量,愈能明確仔細地寫出所想要的工作環(huán)境,愈能夠找到理想的工作。
沃特•迪斯尼有句話:一定要做你喜歡的事,否則很難有偉大的成就。
3. 選擇工作(事業(yè)、理想)的十大步驟
步驟一:寫下自認完美的工作條件,包括環(huán)境、待遇等,然后依其重要性決定優(yōu)先順序。
步驟二:寫出需要這份工作的五項理由。
步驟三:寫出沒有這份工作的五項壞處。
步驟四:寫下這份工作所希望的收入、從事時限以及愿付出的代價。
步驟五:每天早晚將寫下的東西念兩遍,再閉起雙眼,用10分鐘,想像你已得到這份工作,夢想已實現,收入已賺得,工作環(huán)境十分完美,想像至逼真為止。
步驟六:在那張紙上寫下:我一定要,馬上行動,絕不放棄。
這是一個大自然法則,因為潛意識無法分辨事情真假,因此會逐漸將它變成真實。
明確知道你想要的,是實現夢想的開始。
現實與理想的差距,只是觀念、行動加上時間。
步驟七:自問有哪些事物阻礙理想,寫下來。
步驟八:自問現在可以馬上采取哪些行動來解決,寫下解決方案。
步驟九:如果現在就采取行動,是否能逐漸得到理想?
答案若為肯定,那么十分恭喜你。
答案若為否定,則再自問:還有哪些辦法可以幫助我實現目標,寫下來。
步驟十:找一個已達成你理想境界的人士作為模范,請教他的經驗,學習他的步驟。
往往,你可以因此節(jié)省許多時間,并且達到預期的效果。
現實與理想的差距,只在那一念之間。
本章打開自己寶藏的“鑰匙”
1、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要達成的目標上,不去注意自己所恐懼的事情;
2、明確寫出自己喜歡的工作,現在開始鉆研此項工作所需要的技能。
“信念”是怎樣建立的?(1)
成功就是簡單的事情重復地做
因為重復是學習之母
只要你有目標 知道你所想要的
采取行動 告訴自己絕不放棄
成功僅僅只是時間的問題
相信:成功=每天進步一點點
我在研究如何成功的過程中發(fā)現:成功是一種心態(tài),一種習慣,是人的一種思考模式,是人生活的一種方式。
成功,就是簡單的事情重復地做,因為重復是學習之母;成功要比失敗來得更容易,只要你有目標,知道你所想要的,采取行動,告訴自己絕不放棄,成功與否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然而,每個人對成功的定義不同,只有你自己知道自我的價值和希望是什么。通常我在教別人成功之前,會要求自己先成功。
而我對成功的定義是:每天進步一點點。
因此,我不需要等待擁有一千萬的華屋,或等別人告訴我:你已經成功。對我而言,只要每天不斷地進步與突破,我每天都是成功的人。
相信:充分準備,才能成功
成功和失敗的差異在哪?成功者到底具備哪些失敗者欠缺的特質?在告訴你二者的差異之前,我先告訴你一個成功者的“心理準備”,也就是“信念”的重要。
世界三級跳遠冠軍米蘭•提夫(Milan Tiff),在8歲之前患了小兒麻痹癥,但經過自己學走、學跑,終于研究出怎樣的姿勢合乎自然法則,結果,他跳出了世界上最遠的紀錄。
當我問他:“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你成為奧運金牌得主和世界紀錄保持者呢?”
他回答道:“當我參加比賽時,一般人都在看我跳遠當時的表現,其實,任何事業(yè)的成功,不單決定于他表現的那個時刻,重要的是,決定于他表現之前所做的準備?!?br /> 因此,他只要看運動選手所做的熱身體操,就可以知道那位選手肌肉的松弛程度和得勝的機率。
而能不能表現良好,不在于這個人能不能,而在于那個時刻,這個人的心態(tài)是否達到巔峰,以及他是否做好完善的心理準備及擁有必勝的信念。
“信念”是怎樣建立的?(2)
相信:過去不等于未來
電影巨星史泰龍在二十幾年前十分落魄,身上只剩100美金,連房子都租不起,睡在金龜車里。當時,他立志當演員,并滿懷自信地到紐約的電影公司應征,但都因為外貌平平及咬字不清而遭到拒絕。當紐約所有500家電影公司都拒絕他之后,他仍然堅持“過去不等于未來”的信念,從第一家電影公司開始再度嘗試。
在被拒絕了1500次之后,史泰龍寫了《洛基》的劇本,并拿著劇本四處推薦,也繼續(xù)被嘲笑奚落。在一共被拒絕了1855次之后,終于遇到一個肯拍那個劇本的電影公司老板時,又遭到對方不準他在電影中演出的要求。但最后,堅持到底的史泰龍終成聞名國際的超級巨星。
你能面對1855次的拒絕仍不放棄嗎?史泰龍能,他做別人做不到的事,所以他能成功。我相信只要你一定要,你也一定能。
相信:沒有失敗,只有暫時停止成功
如果你已經為人父母,當你的孩子正在學習走路時,你會給他幾次機會?你會在他跌倒10次之后,讓他改坐輪椅嗎?還是只給他20次學走的機會,如果學不會走路就要他放棄?或者當你身邊有50個人喊著勸你放棄,你就決定讓他坐輪椅呢?我想你的答案是:不會。
的確,當我問每一位父母,會給你的孩子幾次機會呢?他們都說:我會給他無數次機會,直到他站起來,學會走路為止!是的,一直堅持到底者,最終都會站起來。為什么許多父母常用失望的口氣告訴孩子不適合某個專業(yè),要求他放棄呢?
而許多人竟也因為沒有堅定的信念,一遇挫折就認為自己能力不足,因此放棄了他們的理想。其實,凡事沒有失敗,只有暫時停止成功。
相信:延遲不等于拒絕
有一個人,他在:
21歲時,做生意失敗。
22歲時,角逐州議員落選。
24歲時,做生意再度失敗。
26歲時,愛侶去世。
27歲時,一度精神崩潰。
34歲時,角逐聯邦眾議員落選。
36歲時,角逐聯邦眾議員再度落選。
“信念”是怎樣建立的?(3)
45歲時,角逐聯邦參議員落選。
47歲時,提名副總統(tǒng)落選。
49歲時,角逐聯邦參議員再度落選。
52歲時,當選美國第十六任總統(tǒng)。
這個人就是林肯,因為他堅信延遲不等于拒絕,因此能屢敗屢戰(zhàn),最終成就不凡。
相信:任何事情的發(fā)生必有其目的,并且有助于我
曾經在一次研討會中認識一名活潑的女士,她非常幽默,熱力貫穿會場,脫口而出的笑話讓每個人都感染了她的快樂,誰都想不到她有過坎坷的成長經歷。
那名叫凱西的女子從小被認為智能不足,在智障學校呆到5歲,才被發(fā)現原來不是智障,而是失去聽力,于是轉往特殊學校,直到十幾歲時,才借著助聽器過上了較為正常的生活。就在人生剛有起色時,一次意外車禍使她在醫(yī)院躺了兩年。
當時她自問:為什么我的人生有這么多的不如意?
但她隨即深信:任何事情的發(fā)生必有其目的,并且有助于我。因此咬緊牙度過難關。
之后,凱西交了男友,人生再度有起色時,又因乳癌先后割掉兩個乳房。然而,縱有千般不如意,她還是相信:凡事發(fā)生必有其目的,并且有助于我。
當她母親歉意地對她說:“凱西,真的很對不起,把你生成這樣”時,她回答:“媽,你把我生得太好了,因為這樣,我今天才有這份熱忱把自己的體驗和經歷與他人分享,化恐懼為力量,化壓力為動力,讓自己在每一個困難中,找出值得收藏的禮物?!?br /> 她的故事是否給了你一些啟示呢?
相信:重要的不是發(fā)生了什么事,而是要做哪些事來改善它
佛家說逆境是“增上緣”,可遇不可求。遇到困難時,重要的不是發(fā)生了什么事,而是你即將用什么態(tài)度來面對,做些什么來改善它。
相信:我對我的生命完全負責
成功者對事情百分之百負責,負責的定義是永遠握有主控權,如果不能主控生命,很可能一生隨波逐流。
對生命負責者,他為自己而活,并學習替別人著想。
“信念”是怎樣建立的?(4)
相信:要讓事情改變,先改變我自己,要讓事情變得更好,先讓自己變得更好
曾經有一次,我在推銷汽車失敗時,向公司經理抱怨汽車的色彩太少、種類單一、獎金不夠優(yōu)厚等,那名經理不顧我的說個不停,悶聲不吭地在紙上畫了一個圖。(如圖)
他問我:“XXX能賺5000美金,難道他賣的產品和你不同,獎金制度比你優(yōu)厚嗎?而你卻只能賺1000美金,兩者的差異在哪里?”
“是我自己?!蔽也坏貌坏拖骂^來。
要讓事情改變,首先要改變自己,要讓事情更好的話,自己必須變得更好。一般人在遇到困難時,總是抱怨別人,但是,抱怨對于解決問題有多大的幫助呢?如果幫助不是很大的話,那么何不嘗試先改變自己,也許效果會更好。
相信:假如我一定要,我就一定能
我在美國參加激發(fā)潛能的課程中有一項“走火大會”,就是赤足走過攝氏1000多度的燒紅木炭。
我永遠記得第一次參加走火大會時,是在子夜12時,12公尺長火花紛飛的木炭讓我聯想到烤肉架上的肉,十分令人恐懼。當時,我的老師安東尼•羅賓提醒說:
“你永遠要注意你所想要的,而不是你所恐懼的?!?br /> 記得那次我還是特地排在一個小女孩后面,心想如果她走得過,我也應該走得過。
然后,走火開始,數百人走了過去,腳部安然無恙。我見到后,隱隱增強了一些信心。
接著,當我發(fā)現前面的女孩雙腳不停發(fā)抖時,我的信心又動搖了,就在這時,旁邊的輔導員大喊一聲:“GO(走)!”
那名女孩竟大踏步走了過去。我心想,她可以,我也一定能。接著我也信心十足地走過去了。
順利過火之后,我的第一個念頭是:走火竟然這么簡單!的確,有很多事情看起來都很困難或不可能,但是只要你下定決心一定要的時候,它們都變得非常簡單。
走火,讓我學會了化恐懼為行動,在面對困難時做最有效的決定,在面對挑戰(zhàn)時堅信:
假如我不能,我一定要,假如我一定要,我就一定能。
“信念”是怎樣建立的?(5)
11. 相信:成功者絕不放棄,放棄者絕不成功
全美四大推銷大師之一的湯姆•霍普金斯(Tom Hopkins),從小就背負著父親希望他當律師的期許,當他浪費了父親畢生的積蓄,從律師學校休學回家時,他的父親失望得流下淚來,并說:“湯姆,我看你這輩子都不會成功了!”
湯姆只得選擇了推銷房地產的行業(yè)。前六個月,湯姆一點業(yè)績也沒有,身上只剩100元,又花了這僅有的100元參加一門加強推銷技巧的研討會,之后,他連續(xù)8年得到全美房地產的銷售冠軍,開勞斯萊斯轎車,環(huán)游世界,并教導無數業(yè)務員推銷的方法。
他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他說:“支持我遇到挫折也勇往直前的是一個信念:成功者絕不放棄,放棄者絕不成功?!?br /> 什么路都可選擇,但就是不能選擇“放棄”這條路。
12. 相信:成功者愿做一般人不愿做的事情,所以他成功
13. 相信:馬上行動,才能馬上成功
有一位成功者,許多人問他:
“你這么的成功,曾經遇到困難嗎?”
“當然!”他說。
“當你遇到困難時如何處理?”
“馬上行動!”他說。
“當你遇到經濟上或其他方面的重大壓力時呢?”
“馬上行動!”他說。
“在工作和生活上遇到挫折或溝通不良的話呢?”
“馬上行動!”他還是說。
“你在人生過程中遇到困難都這么處理嗎?”
“馬上行動!”他只有一個答案。
現在,也請你馬上行動來突破你的現狀。
本章打開自己寶藏的“鑰匙”
1、相信:成功來源于每天的不斷進步與改進,決定于充分的準備;
2、相信:沒有失敗,只有暫時停止成功,再堅持一下,成功就會到來;
3、相信:先不改變別人,先改變我自己,事情自然會變好;
4、相信:下定決心馬上行動以后,一切都會變得非常容易、簡單。

怎樣有效地與他人溝通(1)  
要有良好的溝通品質
最重要的是自我溝通
溝通的目的是
讓自己和對方感覺很好
一個人生活的品質決定于他的溝通能力,溝通包括自我溝通及與他人溝通。第五章介紹了與自己積極溝通的四種方法,本章將強調如何與他人溝通的方法。
1. 溝通滿足三個目的
溝通的目的是什么?或許你會回答,是讓別人采納自己的意見,或分享自己的快樂。大體而言,溝通的目的有三個:
一、放大正面心情,表達愛和關懷,分享快樂;
二、釋放負面情緒,尋求幫助;
三、提出某些建議以產生良好的結果。
其實,三者最終目的都在于“讓自己和對方感覺很好”。最重要的是傾聽雙方講話的目的,而非爭辯誰對誰錯。一個人的行為好不好,決定于當時的心態(tài)。因此頂尖人物溝通時,會把人與心情分開。
2. 溝通的四大策略
策略一:傾聽。
在傾聽時要避免打斷對方說話,等到對方停止發(fā)言時,再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在傾聽過程中,要發(fā)出“嗯……”“是……”之類的聲音,表示認同對方。
而更佳的方法是不斷地讓對方發(fā)言,愈保持傾聽,愈增進溝通的效果。
在溝通過程中,80%是傾聽,其余20%是說話,而在20%的說話中,問問題又占了80%,以問問題而言,越簡單明確越好,答案非是即否,并以自在的態(tài)度和緩和的語調表達,那么一般人的接受程度都極高。
策略二:溝通中不要指出對方的錯誤,即使對方是錯誤的。
若你溝通的目的是不斷證明別人的錯處,則溝通豈能良好?你是否曾遇過一種人,他認為自己什么都是對的,且不斷地去證明,但卻十分不得人緣?
因此,不妨讓與你溝通的對方不失立場,同時也可以讓他以另一種角度來衡量事情,而由他自己決定什么是好是壞。因為凡事無所謂對錯,只是適不適合你而已,溝通的道理也是這樣的。
策略三:表達不同意見時,用“很贊同……同時……”的模式。
怎樣有效地與他人溝通(2)
如果并不贊同對方的想法,但還是要仔細傾聽他話中的真正意思。
若要表達不同的意見,我絕不會說:“你這樣說是沒錯,但我認為……”我會說:“我很感激你的意見,我覺得這樣非常好;同時,我有另一種看法,來互相研究一下,到底什么方法對彼此都好……”“我贊同你的觀點,同時……”我不說“可是……”“但是……”,因為這兩個詞句會中斷溝通的橋梁。
重點是:頂尖溝通者都有方法能“進入別人的頻道”,讓別人喜歡他,從而博得信任,表達的意見也易被對方采納。
策略四:妥善運用溝通三大要素。
人與人面對面溝通時的三大要素是文字、聲音及肢體語言。經過行為科學家60年來的研究,面對面溝通時,三大要素影響力的比率是文字7%,聲音38%,肢體語言55%。
一般人常強調話的內容,卻忽略了聲音和肢體語言的重要性。
其實,溝通便是要達到一致性以及進入別人的頻道,亦即你的聲音和肢體語言,要讓對方感覺到你所講和所想十分一致,否則,對方將無法接收到正確訊息。
因此,在溝通時應不斷發(fā)現內容、聲音、肢體動作的一致性。
3. 模仿對方的聲音和肢體語言
在神經語言學中,人可以分為視覺型、聽覺型、觸覺型三種。
視覺型的特色:講話快速,急躁,呼吸急促,從喉嚨呼吸。
聽覺型的特色:講話速度稍慢,聲音較小,和人講話時甚至不看對方,從橫隔膜呼吸。
觸覺型的特色:講一句話后有時要想一下,然后接著講下一句,速度非常慢,從肚臍以下呼吸。
若視覺型和觸覺型的人溝通,則可能因為兩人談話速度的差異,造成感覺不協調,無法進入對方頻道的情形。
因此,你可以用模仿的方式進入他人的頻道。
方法是,當你能模仿對方的聲音和肢體語言時,對方馬上會開始對你產生好感。因為你的肢體語言和對方類似時,已擁有和他55% 的共同點,加上模仿聲音,就有了93%的共同點。這會比想盡辦法和對方拉關系來得有效得多。
怎樣有效地與他人溝通(3)
模仿對方并非是不尊重反而更是尊重,因為你以他的立場去和他溝通,而非以自我的標準去衡量。最好的溝通者都如水一般,能進入任何的容器,因此,他在任何場合都能十分自在。
4. 溝通不良時的七個解決辦法
下面的方法教你在遇到溝通不愉快時仍能達到溝通的目的,但不是采取忍耐或壓抑的方法。
當你遇到溝通不良時,以下問句會幫助你快速調整溝通的方式。
問句一:
我現在愿不愿意做一些事來讓溝通的狀況變得更好?
問句二:
我對這件事的定義是什么?把定義寫在紙上。
問句三:
我現在下的定義可不可能是一種錯誤的解釋?或看錯了角度?我有沒有具備所有可能的資料,來決定這件事一定是這樣?
問句四:
這件事還有什么可能的意義呢?
問句五:
我現在應該做哪些事情可以感覺更好?
我需要改變看事情的角度嗎?
我需要更多的資料或需要了解對方的角度嗎?
我需要改變現在做事情的方式嗎?
我需要彼此做一個承諾或道歉,或讓他了解目前的需求嗎?
問句六:我現在如何能做更有效的溝通,讓彼此在溝通上更進步,增進彼此的人際關系?
問句七:發(fā)生這些事情有什么好處?
每一次遇到溝通狀況不良時,都應把這些問句的答案寫在紙上,它能幫助你渡過溝通不良的難關,尋求更好的溝通方式。
本章打開自己寶藏的“鑰匙”
1、傾聽并弄明白雙方講話的目的,而不是為了爭辯誰對誰錯;
2、模仿配合對方的語氣及模式,讓內容、聲音、肢體動作一致地溝通。
怎樣激發(fā)自己的潛能(1)
你必須了解人生的最終目的
你到底想要什么
一生中哪些對你而言是最重要的
什么是你一生當中最想完成的事
或許,你從來沒有認真思量過……
1. 發(fā)掘潛能是最大的快樂
每個人都有許多潛能尚未發(fā)揮,然而,若要將潛能發(fā)展至百分之百是不可能的,因為潛能是無限的。
但目前已經有方法能讓你有系統(tǒng)地發(fā)展?jié)撃?。由此,你會越來越喜歡自己、喜歡學習、喜歡家人、喜歡生活環(huán)境和其他人,也會不停地追求進步成長,分享成功經驗,結交朋友,邁向平衡式成功,不斷地為人類社會謀求幸??鞓?,成為一個快樂、成功的人。
2. 成功者善于“管理自己”
成功者與失敗者的差別,是成功者能夠自我管理、自我激勵,并且做有效的時間分配,而失敗者卻不是這樣。
生命潛能管理就是以有系統(tǒng)的方法,管理自我及周邊資源,達成人生的目的。當處理事件時,知道按照輕重緩急優(yōu)先順序來解決。
為了做有效的生命潛能管理,你必須了解人生的最終目的。你到底想要什么?一生中哪些對你而言是最重要的?什么是你一生中最想完成的事?
或許,你從來沒有認真思量過,然而,如果不知道這些答案,你的生命將像不知停泊港口的船只一樣,只能在蒼茫大海中漂泊。
3. 激發(fā)自己潛能的八個問句
在我所開設的“超級成功學”課程中,專門指導學員找出生命意義,找出想成為的理想人物,重新建立價值觀與信念,由自己設計生命的架構,而不是讓環(huán)境不斷地影響你。通常,上完研討會的學員,80%都有類似轉折點的突破,可想而知,找出生命的意義對一個人有多重要。
以下的問題是世界上的頂尖成功者都思考過的,最終也都達到類似的結果,如果你也能一一找到答案,則你將有效地激起令人驚異的生命潛能。
問句一:我生命的意義,即生命目的在哪里?
人在世上若想快樂,必須感受到自己存在的重要性,如果連目的都不清楚,則會盲目一生,失去方向。做每件事知其意義,就容易找出好的方法去實踐。
怎樣激發(fā)自己的潛能(2)
請仔細考慮并一再自問,這是非常重要的問題。
生命的意義以簡短有力為原則,并賦予它具有生命力及行動力的詞句。
舉例我陳安之的理解與調整:
生命的意義:
最初寫下的生命意義:成為有愛心的人,把愛帶給別人。
調整后的生命意義:成為全人類平衡式成功發(fā)展的典范,并且激發(fā)個人,讓他們活出理想,促進世界大同,創(chuàng)造更美好的世界。
再次調整后,我生命的意義是:不斷提升及創(chuàng)造卓越的生活及生命價值,協助全人類邁向平衡式成功。
問句二:我是誰?我的理想是要成為怎樣的人物?
你必須找回自我,找回理想中要成為的人。
許多人十分努力,并認為當他達到某一目標,如買房子,結婚生子,賺1000萬時就能快樂,但通常這些努力過程都十分痛苦,達成之后的快樂卻十分短暫。
忠告你一個觀念:不管你得到任何東西,都無法讓你持續(xù)快樂!能持續(xù)快樂的條件是成為你理想中的人。而幸運的是,人類已有偉大發(fā)現,就是人能借由思考轉變而成為自己理想中的人物。
這個問題的答案可以有很多個,你可以設定多項自我形象。
舉例我陳安之當初的理解:
我是誰?
一、我是一個化不可能為可能的人。
二、我是偉大貢獻的來源。
三、我是明日的答案。
四、我是現代人的奇跡。
五、我是現代的奇葩。
六、我是人類的希望。
七、我是每個黑暗里的燭光。
八、我是成長的催化劑。
九、我是人們最誠摯的朋友。
十、我是生活的藝術家。
問句三:我有哪些價值觀?
所謂明確價值觀,就是明確自己認為最重要的事情。
人通常透過價值觀和信念(也就是觀念)來下決定,依次產生行動和結果。因此,下決定只是價值觀驅使下的行為分配。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特定的價值取向,即:哪些事比較重要,哪些事較不重要等。
怎樣激發(fā)自己的潛能(3)
一般人價值觀的形成都來自于他的環(huán)境,很少人的價值觀是由自己所設計出來的。
價值觀分為間接性價值觀和結束型價值觀。間接性價值觀常以名詞來表現,結束型價值觀則表現為一種感覺。
而我們要設定的人生價值觀是結束型價值觀,也就是一種感覺。例如,若問一個人在一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他給你的答案是名詞,如家庭,事業(yè)等,你需要把家庭、事業(yè)帶給你的感覺寫下來,如快樂、卓越等,這樣才對激發(fā)你的潛能有所幫助。
問句四:我有哪些信念:
1、活到老學到老。
2、現代人的榜樣。
3、我永遠模仿卓越。
問句五:我一生的策略是什么?
你要用什么方法來實現生命的意義,成為理想中的人?那就找回你最看重的價值觀和信念,就能找回你生命的原動力。
問句六:今年的五大目標是什么?
問句七:目前的短期目標有哪些?
問句八:每天所要實行的行動有哪些?
如果你能把以上問題的答案寫得愈好,則你的潛能就會更有效激發(fā)。而且,以上問題的答案都是可以不斷修正的。
你也可將以上問句運用到其他方面,則可全面激發(fā)潛能。即在學習、工作、身體上都問同樣的問題,寫出類似金字塔圖形的答案。(如圖)
再以我陳安之為例:
例一:
工作目的:不斷地賦予人類價值,幫助他們自我突破,因此使他們能創(chuàng)造出 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 是 誰:教別人如何成功的教練。
價 值 觀:態(tài)度、誠實、服務、效率、尊重。
信 念 :我永遠找更新、更好、更快的方法來創(chuàng)造出更好的結果。
例二:
身體目的:示范能力、活力及平衡。
我 是 誰:世界級的運動員。
例三:
金錢目的:不斷成長發(fā)展,幫助那些比我不幸的人,幫助社會建立更好的環(huán)境。
我 是 誰:1、我是帶動慈善事業(yè)的巨人。
怎樣激發(fā)自己的潛能(4)
2、我是創(chuàng)造美好經驗的藝術家。
價 值 觀:成長、擴大、美好、分享、給予、系統(tǒng)。
信 念:1、我是世界最棒的教育家。
2、我是將周圍環(huán)境變成藝術品的生活藝術家。
策 略:每月捐出10%的收入。
例四:
感情目的:分享經驗,鼓勵支持對方,創(chuàng)造理想的團隊為社會做更多的事。
我 是 誰:1、我是個浪漫的人。
2、我是個模范丈夫。
3、我是個溫柔體貼的人。
價 值 觀:信賴、浪漫、驚喜、尊重、分享。
信 念:我永遠尊重對方的感覺。
策 略:我不斷讓對方知道她是最重要的,不斷支持她做的事,不斷把我目前的狀況分享給對方,一同分享生命。
依照范例,你也可以在各方面列出自己的金字塔,明確知道自己的方向。
4. 調整價值觀=發(fā)掘潛能
你已經知道,人通常透過價值觀來下決定,依次產生行動和結果。一個人每天過的生活步調、優(yōu)點、瓶頸以及有待突破之處,往往是受到價值觀的影響。
在設定價值觀的時候,你需要知道,價值觀分為追求型價值觀及逃避型價值觀。以下再以我自己作為范例。
我最開始寫下的價值觀:
追求型價值觀:自由、成功、愛、興奮、快樂、奉獻、安全感、刺激、健康。
逃避型價值觀:壓力、無聊、孤獨、不一致、被拒絕、身體疼痛、疲倦、爭執(zhí)、尷尬、被批評。
隨著自己的成長,可以對原來的價值觀做出調整。
過去的我把“自由”列在追求型價值觀的第一項,但卻有個矛盾的規(guī)則:我認為“自由”是在任何時刻做想做的事情,不管在任何狀況都和喜歡的人在一起,不受任何人的控制。
其實,這種自由根本上妨礙了他人的自由,是不可能達成的。
在明白真正的“自由”其實是思想的自由之后,我把“自由”從價值觀中剔除,因為該價值觀反而限制了我追求的自由。
怎樣激發(fā)自己的潛能(5)
我也終于明白,每個人都擁有自由,他的“自由”便是選擇他所想要的感覺,想做的事,決定想過的生活。
透過自我突破的方法,以下是我陳安之調整過后的價值觀:
追求型價值觀:信念、感恩、健康與活力、愛與溫暖、熱情、卓越、歡笑、快樂、成長、最棒的、成就感、智慧、尊重、誠懇、投資、奉獻、創(chuàng)新。
逃避型價值觀:不健康、不一致、生氣、沒有系統(tǒng)、負面思考。
調整價值觀之后,我陳安之的周邊環(huán)境有了很大的轉變,我天天以實際行動來得到想要的感覺,真很美妙!
5. 哪些行動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感覺
當你寫下自己的價值觀,也就是寫下對你最重要的感覺。接下來,要為每一個價值觀賦予行動,也就是我做什么就可以得到這個感覺。
這些行動要符合三個規(guī)則:要容易做到,要有多種選擇,要完全自己主控。
我陳安之本身的范例:
為了要擁有信念,我每天早晨自我暗示目標,培養(yǎng)自信。
要有感恩的感覺。
為了健康,每天做熱身體操,吃蔬菜水果。
要感覺愛和溫暖,我對別人微笑,表達對他人的感激并用最真實的感覺講話。
有卓越的感受,在每當進步一點點或找出別人的優(yōu)點時。
快樂,是看電影,試驗新事物和旅行時。
為了成為最棒的,我不斷使用自己所教的方法,并維持平衡式的生活。
為了要有成就感,我開課且?guī)蛣e人突破,每天早上一起床,就因我的存在而感到成就無限。
因此,當你寫下每條價值觀,并采取實際行動去做時,那么你每天都可以獲得想要的感覺。經你設計過的價值觀會讓你不斷成長進步。
6. 根據價值觀設計想過的生活
有些原來的價值觀很好,可以繼續(xù)保留,并把它變得更好,缺乏正面意義的價值觀則可以去除。
一個人無法成功的原因如下:
一、目的模糊:要做任何事都十分困難。
二、規(guī)則矛盾:設下的規(guī)則使自己得不到最想要的。
怎樣激發(fā)自己的潛能(6)
三、按照規(guī)則還是得到痛苦。
四、違反規(guī)則反而得到快樂。
五、堅持自己的規(guī)則永遠是對的:使別人與他十分難以相處。
六、把生命看得太過嚴肅:造成生活緊張,步調太快。
這六項都不能使你過想要的生活,到底要怎么做才能在生命中活出意義和價值呢?你需要做以下的事。
一、選擇并找出生命的目的。
二、放松你的規(guī)則。
三、解除矛盾的規(guī)則。
四、你所設計的規(guī)則應當是“若按規(guī)則進行則會得到快樂。”
五、假如違反規(guī)則會得到痛苦。
六、做任何事之前,先清楚對方的規(guī)則。
七、讓自己放輕松。
請自問,生命是用來享受的,還是為了讓自己過得很辛苦?一般人認為要實現理想只有痛苦而不能享受過程,這只是其限制性信念而已,因此無法達到全面性平衡發(fā)展。
7. 擁有平衡和諧人生的四個信念
一、充分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個過程。
二、享受過程并實現目標理想。
三、賦予周圍環(huán)境無與倫比的價值。
四、做最喜歡做的事。
生活要維持在一個平衡狀態(tài)并不容易,因為每一個人的平衡點不同,因此當一個人平衡之后,接下來一定又會面臨不平衡,由此,為了不斷維持平衡,就需不斷突破與創(chuàng)新。
8. 價值觀要分出輕重和次序
步驟一:自問“有哪些事情是最重要的”,寫下來。
答案若不是感覺的話,把它轉變成感覺。例如,答案如為“家庭”,則再問“家庭帶給你什么感覺?”把各種感覺列下來。
步驟二:把寫下的感覺依重要性排定順序。
步驟三:自問“最討厭哪些感覺”,列下來。
步驟四:依照討厭的程度排定順序。
步驟五:自問以下問題。
問句一:依原來價值觀的排列對我有什么好處?
問句二:依原來價值觀的排列,長期而言對我有什么損失?
問句三:為了實現人生的目標和理想,我應該增強哪些信念和價值觀?
怎樣激發(fā)自己的潛能(7)
問句四:為了能讓自己長期成長及維持平衡式的全面發(fā)展,我應如何來排列這些價值觀的順序?
問句五:還有哪些價值觀能協助我更上一層樓?某個價值觀應排在哪一位次?
問句六:哪些價值觀對我有負面的影響,應該被刪除或延后順序?
問句七:為了達成及實現我人生各方面的目標及理想,有哪些負面的情緒和行為,我一定要設法避免,才能使我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及表現?
不管你是否首次思考生命目的,以上即為管理你生命潛能的系統(tǒng)方式,你不妨一一思索,并將它列在紙上。
本章打開自己寶藏的“鑰匙”
1、明確自己的價值觀,及明白哪些事對自己最重要?
2、寫下最重要的事及感覺,按輕重排出順序,為最重要的事而投入全部身心去努力!
3、當事態(tài)不順利時,可調整自己的價值觀,讓自己的行為與周圍的人與事平衡和諧。
4、當自己容易做成某件事,自己又容易主控某件事時,說明經此設計過的價值觀符合自己了,會讓自己不斷快樂地成長與平衡地進步。
團隊及堅持的力量(1)
人在世上要保證一生快樂的話
必須有一個團體
值得他全心投入和貢獻
1. 做一個按部就班超越自我的人
世界上有三種人:
一是半玩半做的人,這種人在遇到瓶頸時就半途而廢,因此往往一事無成。
二是給自己很大壓力的人,這種人十分上進,比別人更努力,會很成功,但在遇到瓶頸時會給自己十倍壓力,因此容易如橡皮筋一樣繃斷。
以上兩種人都不是你我想成為的類型。
第三種人是不斷超越自我且按部就班發(fā)展的人。這種人具備組織系統(tǒng),明白“快”并非最重要,而是在穩(wěn)的狀況下能走得更快。不管發(fā)生什么事,他永遠可以主控,并非控制事件,而是控制對事件的反應及處理的方式,并期待最好的結果,為最壞的狀況做打算。
2. 快樂的人經常為團隊付出
曾有一個人問我:陳老師,你研究了這么多成功者,能不能告訴我,哪一件事在做了之后,可保證一生快樂?
我說當然有,現在我就可以告訴你一個故事。
美國“道奇”棒球隊舉世聞名,有一次在元老球員聚會時,記者訪問在座均已在社會各界有相當成就的退休球員。
第一位受訪者開始就口若懸河,不停地提到我們的團隊如何如何……“團隊”一詞不離口,但當記者一問他的現狀時,他卻壓低聲調有些失落地說:“我現在只是五家銀行的總裁而已……”
當問到第二位受訪者,也如出一轍,不停地提到過去的團隊精神,一問現狀,馬上顯著失望:“我只是兩家公司的董事長,唉……”
一直到第三位受訪者時情形才有不同,那位受訪者滔滔不絕地提到自己當年對球隊的貢獻,卻絕口不提“團隊”一詞,當記者轉身詢問和他同來的兒子:“你父親是怎樣的人?”
那名老球員的兒子有些遲疑地回答:“我父親真的對球隊很有貢獻……”
這時,記者發(fā)現那位球員之子竟雙腿已斷,坐在輪椅上,不自覺地打斷他的話,驚問他的雙腿為什么受傷。

團隊及堅持的力量(3)
恭喜您
堅持到底,看完了本書
請您為自己寫下詳細的行動計劃
不達目標,絕不要放棄!
你一定會成功!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 收起 理由
孤獨的狼 + 1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fā)
發(fā)表于 2010-9-17 09:29:14 | 只看該作者
好文章,感謝樓主分享。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30 收起 理由
system + 30 該貼得到樓主的二次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fā)表于 2010-9-28 08:21:39 | 只看該作者
學習一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地毯
發(fā)表于 2010-10-13 17:08:12 | 只看該作者
先下載再研究,一般都是這樣對待好的資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

中國畜牧人養(yǎng)豬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5 18:04,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