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418|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小規(guī)模豬場的管理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10-9-21 21:46: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小規(guī)模豬場管理重點
        合理防疫,通過免疫、環(huán)境的控制,減少豬群疾病的發(fā)生。
        加強母豬的管理,提高配種效率,降低母豬的空懷率。
        減少飼料浪費,降低豬群料肉比。

一、關于防疫
(一)、豬舍的衛(wèi)生
1.        減少豬舍空氣中的灰塵和及時清除豬舍中的豬糞是創(chuàng)造豬群好的衛(wèi)生條件的兩大主要工作。
2.        不同豬群欄舍衛(wèi)生清掃次數(shù)。配懷舍每天上、下午各一次,產仔舍及保育舍地面上的欄架、保溫板、窗臺、用具一天清抹灰塵一次,地面一周2-3次,育肥舍每天上、下午清掃糞便及欄舍衛(wèi)生各一次。各豬舍每周清掃一次蜘蛛網(wǎng)。
3.        豬群個體被膚清潔。外界溫度20℃以上至30℃時,配懷母豬、公豬一周兩次沖洗,轉入產房前要清洗干凈一遍,育肥豬一周兩次用水沖洗干凈,外界氣溫30℃以上時,適當增加沖洗次數(shù),公豬每周清刷被毛兩次,特別是陰囊。乳豬、保育豬身上不宜沖洗。
4.        環(huán)境衛(wèi)生。每周一次清掃干凈,出豬過道要及時清掃干凈。
5.        衛(wèi)生條件標準。以豬群個體活動很少有灰塵、以人進入豬舍不感覺到有灰塵嗆鼻、以欄桿窗臺無積累灰塵為合格的豬群衛(wèi)生條件。
(二)、豬舍的消毒
1.        每棟豬舍及每個產房區(qū)、保育區(qū)的入口都要設有消毒池和放置消毒盆,每兩天換消毒液一次(大門入口消毒池每周2次),人員出入必須消毒鞋和洗手。
2.        環(huán)境消毒,道路消毒前要先將有機物、雜物、灰土等徹底清理干凈,其他環(huán)境消毒前應將雜物徹底清理干凈。
3.        空欄消毒,徹底清洗——干燥——檢查——消毒——檢查消毒效果——完成。
a)        徹底清洗:全舍地面及糞溝、縫線要求不留有任何污垢和豬糞、尿,屋內無灰塵、無蜘蛛網(wǎng),屋外溝、臺、窗、卷簾無臟物為準。
b)        干燥:全舍地面及溝、縫線和環(huán)境要求不見水分,地面干燥為標準。
c)        消毒:保證使用的消毒藥物是有效的,根據(jù)消毒的類型確定消毒濃度,噴霧消毒以噴灑物體上掛水珠、地面浸濕有水光為準。
d)        檢查:消毒前和消毒后都要進行認真檢查,檢查內容有:是否徹底清洗和干燥,是否留有死角,藥水浸潤程度(地面是否有水光)。
4.        豬消毒,程序要求同空欄消毒。
a)        臨產母豬轉產房前、斷奶母豬轉配種舍后應該對豬群做到徹底清洗并消毒。
b)        乳豬轉保育舍,保育豬轉生長舍等轉群后要對豬群進行消毒。
c)        產房仔豬拉稀時要立即用蘸有消毒藥水的刷子刷洗干凈。
5.        消毒的時間安排
項目        配 種
懷孕舍        分娩舍        保育舍        育肥舍        環(huán)境        滅鼠        舍內糞溝        滅蚊蠅
常規(guī)定期        每周一次        每周二次        每周二次        每間周一次        每間周一次        兩周投藥一次        每周一次燒堿沖冼        ,平時常投藥有蚊蠅月份,每周一次普滅
(三)、豬群參考免疫程序
注射        種豬        商品豬
豬瘟        配種前一周4頭份        3周齡、9周齡各一次
五號病        每年2—3次        7周齡與11周齡各一次
細小病毒病        后備母豬配種前兩次間隔三周        /
乙腦        每年三月份2頭份        /
偽狂犬        每年2—3次       
其他疫苗的免疫要根據(jù)當?shù)氐牧餍胁∏闆r有選擇性地注射

免疫注射注意事項:
1.        嚴格遵守免疫程序,不漏注。
2.        針頭的選擇:哺乳仔豬用9號針頭,公豬16號針頭,母豬12號或16號針頭。
3.        免疫注射前,應了解要注射豬群的健康狀況,如有疾病和分娩前一個月的豬不宜接種,未注射的做好記錄,及時補注。
4.        使用疫苗前,要檢查疫苗的質量、封裝、有效期等情況,發(fā)現(xiàn)過期或變質或失空的疫苗不能使用,凡玻瓶有裂紋、瓶塞松動以及藥品色澤物理性狀等與說明書不一致的疫苗不得使用。
5.        接種過程中,疫苗要避光避熱,存放于保溫瓶中。吸取之前須充分緩蕩搖勻,稀釋和使用弱毒苗時,只能用手指接觸疫苗瓶,不能緊握。凍干苗現(xiàn)配現(xiàn)用,稀釋后必須在4小時內用完。
6.        注射器械應嚴格洗凈后,煮沸消毒,正常情況做到一欄豬用一個針頭(非正常情況必須做到一頭豬一個針頭)。
7.        免疫弱毒苗前后10天不得使用抗菌素及磺胺類藥物。
8.        仔細觀察免疫注射后的豬群,發(fā)現(xiàn)有過敏反應,應及時注射腎上腺素或地塞米松。
9.        認真做好免疫注射記錄工作。疫苗注射后的空瓶及過期或未用完的疫苗應予以燒毀或做其它無害化處理。
二、豬群的日常管理
(一)豬群的營養(yǎng)平衡
1.        只有日糧中含最適劑量的營養(yǎng)素時,豬群的生產性能最好。這時提供的營養(yǎng)素為平衡營養(yǎng)。平衡營養(yǎng)在于各種營養(yǎng)物質有最適合的比例和采食量兩方面決定的。選擇優(yōu)質的飼料原料與預混料是必要的。
2.        食量。豬應每日消耗最適比例日糧的一定數(shù)量來滿足生長發(fā)育所需要的各種營養(yǎng)素。采食量的多少取決于日糧濃度、豬的自由采食和人為的限制采食。
3.        由采食。不受人為限制,豬的自制采食本能。不同年齡、品種、體重、生產性能、飼料濃度、環(huán)境因素、自由采食量的差異是很大的。不是所有的豬群都可以實施自由采食的,一般情況下,只有乳豬、保育豬、小豬、中豬(個體≤70kg)產后1周的哺乳母豬,體重≤110kg的后備種豬才能可以自由采食。自由采食量在舒適溫度下依次為體重的3-4%、5-6%、4.5-5.5%、 4-4.5%、哺乳母豬每天每頭5.5-7.5kg,后備種豬每天每頭2.7-3.0kg。另外斷奶后2天至配種和后備母豬需在配種前7-15天也可以自由采食。
4.        限制采食。根據(jù)不同年齡、品種、體重、生產性能和生產目的,豬群實施限制采食。實施限制采食的豬群有配懷母豬、役用公豬、分娩當天和產后一周內以及臨斷奶前1-2天的產仔母豬、65-100 kg的育肥豬。限制采食量夏、秋季依次為1.3-1.5-1.8-2.8kg/頭日,2.5-2.7kg/頭日、0-5.5-2.5 kg/頭日、2.2-2.3kg/頭日,春冬季依次為2-2.5-2.8-3.5kg/頭日、2.7-3.2kg/頭日、0-6.5-3 kg/頭日、2.4-2.5kg/頭日。
5.        投料量。有規(guī)則的給豬群投給一定數(shù)量的飼料。按規(guī)則投料、符合營養(yǎng)平衡的目的。無規(guī)則投料并不等于自由采食和限制采食,常會出現(xiàn)營養(yǎng)不夠或營養(yǎng)過剩,營養(yǎng)不夠引起營養(yǎng)缺乏癥,豬群個體生產受到影響;營養(yǎng)過剩造成營養(yǎng)浪費,成本過高,同時也會使豬群個體生產受到影響。因此按規(guī)則投規(guī)定數(shù)量的飼料才能使豬群個體營養(yǎng)平衡,達到我們的經濟目的。
(二)、清潔飲水
1.        水是豬群最基本的不可缺少、不可替換的營養(yǎng)物質。但又是經常被忽略的營養(yǎng)成分。與斷水和缺水相比,豬可以在其它營養(yǎng)物質短缺時生存較長時間,豬任何時候都需要大量新鮮的飲水。缺水可降低各種豬的生產性能。限制飲水,對豬的泌乳量、生長速度和飼料消耗量均有不良影響。
2.        生產流程都要保證有充足的飲水位置和流水量,飲水器的壓力不能過大,安裝高度要適合豬的個體,乳豬使用無壓力杯式飲水器,飲水器每天至少要檢查一遍。
(三)、豬群休息條件與自由空間
1、 豬是懶惰嗜睡動物,一天有17-18小時的睡眠時間,上午10:00——下午1:00-2:00,下午6:00——第二天上午8:00,根據(jù)豬群睡眠時間以不影響其休息時間安排日常飼喂管理工作,在其休息之前應做好防暑或保溫、清掃糞便和衛(wèi)生等工作。
2、保持合理的飼養(yǎng)密度及群體大小一致,不同階段的豬群飼養(yǎng)密度見下表:
階   段        密度(平方米/頭)        群體(頭/欄)        備   注
保育豬        0.25-0.3        16-18        不包含食槽面積
25-53kg以下        0.4        30-34       
53-75kg        0.6        15-17       
75-97kg        1.0               
公豬        10.0        1        要配有運動場
懷孕母豬        1.3        1        初產母豬空懷母豬可并欄以促使發(fā)情
空懷母豬        1.3        1       
哺乳母豬        3.5-4.0        1       
3、役用公豬每天需要增強2-3小時的運動。
(四)、通風與保溫
1.        通風系統(tǒng)必須能將豬群呼出的濕氣、過剩的熱量、廢氣、異味和粉塵、含有飄塵病原體的污濁氣排出舍外,同時又要保持舍內無賊風。豬舍的通風是用新鮮空氣稀釋舍內污濁空氣,充分混合后,排出的是混合后污濁空氣。通風系統(tǒng)的重要作用之一是導入新鮮空氣。
2.        在新鮮空氣進入舍內,污濁空氣排出舍外的同時,應保證豬群始終處于適宜的溫度范圍內。要做到這一點確實不容易。夏秋季外界氣溫高,豬舍南北窗或卷簾都可全部打開,自然通風量大,通風與保溫兩者可以統(tǒng)一,或負壓降溫通風,而冬春兩季通風與保溫常常形成一對矛盾。通過調節(jié)進風口和進風速度,以及將導入的空氣加熱或增加舍內溫度來解決這一矛盾。
3.        進風口與抽排風口位置。根據(jù)豬舍內通風原理,進風口一般預計在與頂棚下面平行線或在頂棚上開口,進風口設計可調節(jié)大小,抽排風口設計在進風口的對面(南面)較進風口低30-40cm。
4.        正壓通風。風機既可以向外排出空氣,也可以向里壓入空氣,后者叫正壓通風,即豬舍內空氣壓力略高于舍外平均空氣壓力。為了使新鮮空氣在舍內分布均勻,風機應與空氣輸送器縱貫豬舍的通風管道相連。正壓通風一個小的優(yōu)點是天氣寒冷時常把空氣加熱,正壓通風避免了冷空氣在豬底部等處形成賊風。但正壓通風也有一些嚴重的缺點,如通風管道的阻力、濁氣不能及時排出,污濁空氣可能被擠壓到旁邊的豬欄,從而很難形成一個“新鮮空氣”區(qū)。
5.        全進全出豬舍從最小到最大的通風量。在冬天,當保育舍裝滿斷仔豬時,必需考慮通風量大小的問題。因為仔豬使用飼料濃度高,生長很快的仔豬活動灰塵大、氨氣大,特別在早春天氣暖和時,一個月后就需要很大的通風量。這種情況下,最大通風與最小通風量之比是32:1,有時比例更大,而不是平常飼養(yǎng)不同日齡豬群或成年豬群時的16:1。與此相關的問題是,冬天斷奶仔豬的通風量是很低的。而此時,進入舍內的新鮮空氣沒有足夠的動能同舍內的熱空氣混合,取而代之的是:密度較大的冷空氣沉降到地面,熱空氣則上升到房頂。為了解決這一矛盾,使用加熱式正壓通風,把進舍空氣通過熱源器加熱至30℃左右,通過熱風輸送管道送至與仔豬活動平面一致的舍內層,然后在舍內的頂棚下30-40cm處安裝抽排風機,將舍內污濁空氣抽排到舍外,這樣解決了通風與保溫的問題。
6.        風機選擇。通風系統(tǒng)是通過風機動力或通風口或空氣壓力層或自然風使豬舍內空氣和舍外空氣以不同的比例混和形成循環(huán)氣流或自然風氣流,提供新鮮空氣。為使不受外部空氣環(huán)境影響,常常使用風機動力達成目的。選擇風機時應考慮下面5個方面主要因素:風機的類型、通風能力、綜合通風效率、可靠性和耐用性、噪音。
7.        自然通風.我們設計的豬舍做到利用外界氣溫上升時,在通風與保溫不矛盾時,盡量能自然通風.自然通風無動力成本,效果最佳.
8.        豬舍內有害氣體控制標準。氨氣、二氧化碳、硫化氫、甲烷和一氧化碳是影響生產性能和造成疫病的主要有害氣體。硫化氫和一氧化碳甚至可以直接造成豬只死亡,而其它的氣體只會間接地影響豬的生產力和健康,所以要求豬舍內NH3≤10ppm,H2S≤7ppm,CO2≤1500ppm。
(五)、環(huán)境溫度與濕度
1.        豬是體溫為39℃的恒溫動物,豬通常會由于環(huán)境溫度低于其體表溫度而散失熱量??諝鈱α?,與地面和其它豬的接觸,體表熱量向周圍物體的散發(fā)以及呼吸都會使豬散熱。豬可以通過生理和行為性調節(jié),通過對產熱的調節(jié)和平衡熱量損失,但仔豬這一調節(jié)功能尚差。因此仔豬剛出生時,在氣溫低于32℃或在斷奶仔豬低于25℃時就需要借以保溫措施來維持體溫。
2.        舒適溫度。是指豬群個體不消耗能量來維持體溫的環(huán)境溫度。舒適溫度是豬群生產企業(yè)所企盼的環(huán)境溫度,是豬群福利服務創(chuàng)造環(huán)境溫度的目標。
3.        臨界低溫。維持豬體體溫和最低生長所需額外能量的溫度。臨界低溫對生產是很有意義的,因為氣溫低于臨界低溫時,豬就會將攝入的能量很大部分用于增加產熱。但氣溫并不是惟一因素,與豬的熱量散失、體重、攝食量、空氣流速、周圍物體的熱輻射、地板種類以及豬群數(shù)目有關。
4.        濕度水蒸氣(濕度)。通常是被忽略的影響豬舍環(huán)境的氣體。空氣濕度為60-80%時,病原體不易生殖。呼吸系統(tǒng)疾病、仔豬腹瀉與高濕有關。飲水溢出的水、糞、尿、沖洗豬舍用水,都是豬舍中水蒸氣的來源,在冷天由于減少通風以保持豬舍中熱量、濕度問題更為普遍。使用節(jié)水飲水器,減少沖洗欄舍次數(shù)、勤清理糞水,使用高壓力水沖洗欄舍,抽排風等措施減少濕度。
5.        豬不同階段溫、濕度:
豬群        日齡        體重(kg)        適宜溫度(℃)        臨界高溫(℃)        臨界低溫(℃)        適宜濕度(%)
哺乳仔豬        初生當天        1.5        35-32        37        30        60-70
        1-3日        1.5-2.0        32-30                       
        4-7日        2.0-2.5        30-28                28       
        8-13日        2.5-4.5        28-25                23        60-80
        14-25日        4.5-7.5        25-23                       
保育仔豬        25-35日        7.5-9.5                30        20       
        36-63日        9.5-25        23-20                18       
生長豬        10-16周        25-65        20-18        27        13       
育肥豬        17周-出欄        65-95        18-17        27        10       
公豬                        15-18        25        10       
妊娠、空懷母豬                                27        10       
哺乳母豬                        18-20                       
備注                                               
6. 保溫措施。125-250W紅外線燈泡、80-125W電熱板、水暖管、熱風爐(燒煙煤)、電熱風器等多種保溫設施。根據(jù)外界溫度和所需溫度可采用單用或兩種配用。
(六)、保健藥物與預防性藥物
1.        在現(xiàn)代密集養(yǎng)豬生產中,豬群常發(fā)生些季節(jié)性疾病、疫病、例行性寄生蟲病和一般性病癥。如春冬季喘氣病、傳染性胸膜肺炎、皮膚病、斷奶仔豬多系統(tǒng)衰竭綜合癥、夏秋季的母豬產后綜合癥(發(fā)熱、無乳、不采食)。
2.        上述疾病、疫病、寄生蟲這些都是影響豬群健康的營養(yǎng)性、消耗性疾病,吃掉養(yǎng)豬利潤,繼發(fā)疫病的因子,必須未雨綢繆,使用保健藥物和預防藥物加以控制,保持一個健康的群體。
3.        母豬產后綜合癥可使用催產素、縮宮素、泌乳進、養(yǎng)豬樂等預防;寄生蟲的控制要做到幾統(tǒng)一:全場統(tǒng)一體內體表投藥、統(tǒng)一投藥濃度、統(tǒng)一行動徹底清掃衛(wèi)生消毒、統(tǒng)一一周后再投藥一次、統(tǒng)一檢查對重癥個體再特殊投藥一次。統(tǒng)一一年春冬兩季各驅蟲一次;對于呼吸疾病的控制采取綜合預防措施,在管理上減少密度,加強通風保溫工作,搞好欄舍衛(wèi)生的同時,在飼料中添加配制復合藥物(常發(fā)季節(jié)采取間周添加一次至一周為一個預防投藥期),如支原凈、土霉素堿、磺胺五甲氧嘧啶、磺胺增效劑和粉碎的細夫皮為載體配制而成。
三、豬場各環(huán)節(jié)的管理
(一)、配種懷孕階段的管理
1、 配種懷孕階段的任務
        確保防疫安全,加強環(huán)境控制,提高豬群健康狀況;
        加強成本控制,樹立節(jié)約意識;
        熟練配種,適時配種,合理投料,管理到每一頭母豬,確保母豬膘體合理,發(fā)揮最好的生產性能,保持均衡生產;
        做好衛(wèi)生和消毒工作,加強種豬的皮膚病的控制。
2、 后備母豬的管理
        初配要求:體重120—130 KG;月齡7—8月齡;第二、三次發(fā)情;背膘P2 18—20mm (P2:最后肋骨處距中線6.5cm);與經產母豬共養(yǎng)30—50天。
        與公豬接觸:第一次接觸時間應在165日齡;直接接觸;2-3次/天,5-10分鐘。
3、 懷孕母豬的管理
        發(fā)情母豬的鑒定:母豬的發(fā)情行為主要是由于雌激素與少量孕酮共同作用大腦中樞系統(tǒng)與下丘腦,從而引起性中樞興奮的結果。母豬在發(fā)情初期,可能吸引公豬,并對公豬產生興趣,但拒絕與公豬配種,陰門腫脹,變?yōu)榉奂t色,并排出少量云霧狀的粘液,隨著發(fā)情的持續(xù)母豬主動尋找公豬,表現(xiàn)興奮,對外界刺激敏感。在發(fā)情盛期時,除陰門腫脹外,背部僵硬,并發(fā)出特征性的鳴叫。在沒有公豬時,也會接受其它母豬的爬跨;有公豬時立刻站立不動,兩耳豎立,若有所思呆立,若有人用手按壓母豬的背腰部時,母豬站立不動,這種發(fā)情時對壓背產生的特征性的反應為靜立反射,這是準確確定母豬發(fā)情的一種方法。
        配種時間的確定配種時間的確定以出現(xiàn)靜立反應為標準(母豬是否出現(xiàn)靜立反應以人壓在母豬背上而母豬不動為準,不能以手壓背為準)。查情的時間為每天兩次,每天上午、下午各一次:
項          目        前沿時間發(fā)情        正常發(fā)情        滯延時間發(fā)情
斷奶后出現(xiàn)發(fā)情時間(天)        2-3天        3-5天        6天以上
發(fā)情持續(xù)時間(小時)        72        48        24
從發(fā)情開始至排卵時間(小時)        50        34        16
對象        老齡♀        標體一致旺齡♀        后備及久不發(fā)情♀
配種時間(第一次看到發(fā)情后時間(小時))        36-43        16-24        1-8
上午(7:00-9:00)
靜立反射        下午一次
第二天下午一次        經產下午一次,次日上午一次,初配相應提早半天        上午配一次,下午配一次
下午(15:00-17:00)
靜立反射        第二、第三天上午各一次        經產上次日上、下午各一次,初配相應提早半天        下午配一次,第二天上午配一次
4、 不發(fā)情母豬的處理措施
        重組,將不發(fā)情的母豬集中關在一起,并不斷調動欄舍,通過不斷改善生活環(huán)境刺激母豬發(fā)情。
        用高產公豬做發(fā)情刺激,每天用性欲強的公豬在母豬欄舍或周圍環(huán)境中活動2—3次,每次10—15分鐘。
        檢查食物和水的消耗,改善飼料營養(yǎng)狀況,改善母豬膘情。
        優(yōu)化環(huán)境,如環(huán)境濕度過大、過于嘈雜或采光較差時會影響母豬的正常發(fā)情。
        激素處理(慎用),當以上措施處理效果不理想的情況下,可考慮用激素催情(如pg600)。
(二)分娩哺乳護理階段操作規(guī)程
1、 分娩舍主要工作任務
        確保防疫安全,加強環(huán)境控制,提高豬群福利。
        加強成本控制,樹立節(jié)約意識。
        負責母豬及仔豬轉群前的的護理工作,提高仔豬成活率和轉欄頭重。
        創(chuàng)造和維護分娩舍舒適、良好、協(xié)調的人、豬、環(huán)境協(xié)同體。
2、產仔舍日常工作程序(參考)
順序        事  項        參考時間
(分鐘)        具體內容        備  注
1        上班                做好交接班工作       
2        查看“三度”         5        查看溫濕度、空氣清新度,并相應調整        豬只不得打堆
3        巡欄        5        查看是否有產仔等需要緊急處理的事情       
4        投料準備        15        清理母豬食槽       
5        投料        15        按照母豬投料圖投料        上午
6        整理欄舍衛(wèi)生        30        清理欄床糞便       
7        檢查飲水器        5        是否堵塞、漏水、是否水壓太大,并處理       
8        檢查母、仔豬        30        檢查豬群狀況并寄養(yǎng)、調動仔豬       
9        清理仔豬料槽        20        清潔污染的食槽并弄干,干凈飼料喂給母豬       
10        仔豬補料        10        仔豬3日齡起誘食,7日齡起強制補料       
11        清掃走道        50        清掃灑落在過道上的飼料,倒入食槽       
12        治療                       
13        接產                有產仔時,隨時接產       
14        補鐵                用9#針頭頸部肌肉注射;第一次3—4日齡,1ml;第二次12-15日齡1.5ml        按住片刻防止鐵劑外溢
15        疫苗注射                協(xié)助獸醫(yī)注射疫苗,并解救過敏豬只。        每周三
16        轉群                協(xié)助同事轉進臨產母豬、轉出斷奶母、仔豬。       
17        查看“三度”         5        查看溫濕度、空氣清新度,并相應調整        上午
18        清掃                清掃產床、過道、保溫箱等       
19        清洗                用水管清洗產床下面的糞便。        限每周二四六
20        消毒                帶豬消毒        周一、四
21        更換消毒水        5        更換消毒盆、桶的消毒液        周一、四
22        清理環(huán)境        20        對環(huán)境衛(wèi)生進行清掃和整理       
23        加料        30        母豬料以及乳豬料       
24        查看“三度”        10        查看溫濕度、空氣清新度,并相應調整        下午
25        總結        10        日工作小結,填寫報表等        下午
26        下班                關好門、燈(做好交接班工作)       
3、 日常工作要求
        室內溫度控制:當產房內溫度高于30℃時啟動風扇或滴水降溫裝置;低于10℃時,燒木炭升溫。
        濕度的控制:產房濕度控制在60-70%,采取增加沖水來增加濕度,同樣采取減少沖水、火焰消毒、放干燥劑等辦法來降低濕度。
        通風:隨時根據(jù)產房內的溫、濕度及環(huán)境的狀況開啟或關閉好門窗。
        檢查母豬:檢查乳房,每天都要對母豬,尤其是厭食,乳頭紅腫的母豬,所帶的仔豬發(fā)生下痢及生長不良的母豬作乳房檢查,是否有尖硬、紅腫、發(fā)熱的病狀。檢查陰道炎,有無不正常的陰道排雜物和腫脹的外陰。對食欲較差或厭食的母豬作全面檢查。
        檢查仔豬:腹瀉:認真找原因以便對癥治療;跛行、外傷、畸形或疾病。生長不良,吃奶不足,精神不振,被毛粗亂,寒冷或疾病。
        給母豬投料:嚴格按投料表投料,確保母豬哺乳期內的日均采食量在5kg以上。
        衛(wèi)生清掃:每一個產房使用一套工具,工具當次使用完后及時沖洗、消毒。病豬欄最后清掃,并做好消毒。胎衣、死胎、剪下的臍帶、尾巴等及時用消毒藥液處理,不得掉入糞溝,掉下的要鉤上來,及時倒入病死豬處理池。
        調整仔豬:有疾病的仔豬不能調到健康窩中去;調整過程中應作記錄(+/-);寄養(yǎng)時要盡量使它和其它仔豬的味道相同。
        產房消毒工作:斷臍、斷尾、剪牙、剪號、去勢過程中嚴格消毒;母豬產仔前后,對其乳房、體驅以及欄舍嚴格消毒;產房內的消毒盡量用粘有藥液的半干拖把。
        斷奶:斷奶前一天起保持25℃的溫度;3-4周齡時一次斷奶,先分批趕走母豬;仔豬留欄3-5天后一次性轉出;斷奶仔豬轉群,每次只能轉1-2窩,每群在16頭左右;斷奶后一次添加飼料不要太多,少量多餐;轉群前投料要適量,保證轉后料槽中沒有飼料剩余。
        接產工作程序表
序號        事項        具體要求和技術要點        備注
1        分娩前準備        檢查設備,檢查母豬健康,搔撓母豬后背,按揉乳房并與其聊天       
2        察看臨產征狀        根據(jù)征狀做好接產準備       
3        接產準備        準備消毒藥水、接產工具、保溫設備等       
4        擦干粘液        擦干口鼻、全身的粘液(溫度低于20℃時放于保溫箱內,干后再及時吃初乳)       
        斷臍        將臍帶鈍性掐斷,留5-6cm長,出血的用細線扎好,用絡合碘或碘酒消毒。       
        稱重        吃初奶前稱重,做好登記       
        產仔登記        紀錄產仔情況       
        輔助吃奶        保證產后6小時內吃10-12次初乳       
5        假死仔豬急救        倒提后腿、拍胸拍背、人工呼吸、溫水浸泡(40℃, 口鼻朝外)       
6        助產        推、拉、注射縮宮素或鈣制劑       
7        難產處理        產仔間隔超過45分鐘時,即為難產,采取推、拉、注(注射縮宮素或氯前列烯醇)、掏、剖等辦法       
8        剪牙        縱向剪、一次完成,斷面平整,不損傷牙齦、牙床和舌頭        12小時內
        剪號        種用豬剪出耳缺號       
        斷尾        商品豬尾巴留2.5cm,種豬留4cm       
        去勢        給肉用的小公豬去勢(附睪、精索全部去除)       
        喂服抗生素        給初生仔豬喂服抗生素,預防拉稀       
9        固定奶頭        弱小仔豬固定前面的乳頭;對產仔少的后備母豬必須讓部分仔豬固定兩個乳頭以確保每個乳頭都充分利用       
        寄養(yǎng)        寄后不寄前、交叉寄養(yǎng)        病豬不寄養(yǎng)
10        注射縮宮素        產仔完后普注縮宮素40-50單位/頭       
11        子宮沖洗        用百菌消或抗生素       
12        產后針        根據(jù)實際情況,注射抗生素       
4、 接產主要程序要求
        分娩前的準備:產房、產床、補飼槽的清洗、消毒和空置干燥。維修產床、保溫箱,檢查飲水器,準備加熱燈、電熱板。檢查母豬健康狀況。
        察看臨產征狀:母豬的表現(xiàn):母豬會出現(xiàn)停食、不安、時起時臥、頻頻排糞尿、拉小而軟的屎,每次排尿量少但次數(shù)頻繁等情況,則當天會產仔。乳房的變化:母豬產前15-20天左右,乳房由后向前逐漸下垂,臨產前兩側乳頭呈“八字”形。乳頭的變化:前面的乳頭能擠出乳汁時,約24小時產仔;中間乳頭能擠出乳汁時,約12小時產仔;最后一對乳頭能擠出乳汁時,約4-6小時產仔。
        寄養(yǎng)并窩:在寄養(yǎng)前仔豬至少吃10-12次初乳。盡可能在分娩后6小時內進行,寄后不寄前。盡量寄養(yǎng)最強壯的仔豬,窩產仔豬少時,將弱仔豬寄養(yǎng)過去。把弱仔固定到有較小或細長奶頭的母豬下進行寄養(yǎng)。交叉寄養(yǎng):同天分娩的兩窩仔豬間可進行交叉寄養(yǎng),把所有的小仔豬由一頭母豬喂養(yǎng),較大的仔豬由另一頭母豬喂養(yǎng)。
        補料:仔豬出生3天開始將乳豬料撒在清潔的保溫箱地板上,每天3-5次,每次5-10顆,5天時開始向食槽加料,確保7天內補料成功。投料時必須按少量多餐的原則進行,視仔豬采食情況逐漸增加投料。對7日齡補料還未成功的采取強制補料法,即7日齡時將飼料投入仔豬口內或定期將仔豬關閉在保溫室內,讓其吃料,然后再放出去吃奶。每次補料前必須清除舊料再換新料。
(三)、保育階段操作規(guī)程
1、 保育舍的工作目標及要求
        通過對保育舍仔豬的精心飼料管理,最大潛力的提高保育豬的生長速度和飼料轉化率。
        盡可能提高保育豬的成活率,為生長育肥舍提供更多健壯的合格仔豬。
        盡可能降低單位生產成本。
2、 每日工作內容及程序
順序        事  項        參考時間 (分鐘)        具體內容        備注
1        上班                       
2        查看“三度”        5×3        查看記錄溫濕度空氣新鮮度并作相應調整        豬只不得打堆
3        巡欄檢查                查看和處理應急事件       
4        投料準備        20×3        檢查空槽情況和清潔受污染食槽       
5        投料                根據(jù)豬只情況決定投料類別和投料數(shù)量        上下午各一次
6        減少浪費                清掃和拾撿灑落到地上的飼料倒入食槽       
7        檢查設備        8×3        檢查飲水器等設備是否損壞、堵塞、漏水并作處理       
8        檢查豬群                檢查豬群狀況并查看有無調動豬只或病豬并做好標記       
9        治療病豬        30        調動豬只及治療病豬       
10        協(xié)助疫苗注射        (90)        必要時協(xié)助獸醫(yī)抓捕豬只進行疫苗注射和解救過敏豬只       
11        轉群        (90)        協(xié)助同事轉進斷奶仔豬或轉出保育仔豬       
12        衛(wèi)生清掃        10×3        清掃過道、走廊、趕豬道、窗臺、墻壁等處衛(wèi)生       
順序        事  項         時間    (分鐘)        具體內容        備注
13        清洗        10×3        視溫濕度、衛(wèi)生、豬群狀況而定對豬只、保育床下面的糞便等進行沖洗        每周兩次
14        消毒        10×3        對欄床、豬只、糞溝等消毒并更換消毒桶盆藥液        周四
15        清理環(huán)境        10        對環(huán)境衛(wèi)生進行清掃和整理擺放工具        上下午各一次
16        再次查看“三度”        5×3        查看“三度”并做好相應調整       
17        總結記錄        10        總結體會記錄各種生產數(shù)據(jù)填報生產報表       
18        下班                檢查并關好門、燈、水等,離崗,避免過多地打擾豬只休息       
3、工作要求與技術要點
        溫度:保育仔豬的適宜溫度:對于剛轉入的斷奶仔豬要作好環(huán)境溫度的過渡,前一周內盡量保持與產房小環(huán)境溫度相一致,控制在25—26℃,6周齡以后:20—22℃。調節(jié)方法:升溫(低于18℃時):A、關閉大部分門窗和進風口;B、墊保溫木板;C、燒碳火;D、點紅外線燈等。以保育仔豬單個側躺不打堆為宜,但同時應注意必要的通風換氣;降溫:尤其當舍內溫度高于30℃時,不僅要打開所有門窗,還要增開風扇和沖洗豬身等措施;
        濕度:控制在65—75%較適宜。濕度太?。嚎諝飧稍铩⒒覊m多,呼吸道病增加,宜增加沖水;濕度太大:地面潮濕有利于病源微生物及寄生蟲的繁殖,會使仔豬拉稀、皮膚病等增加,同時高濕會使高溫更熱低溫更冷,宜減少沖水或舍內投放生石灰等干燥劑;
        空氣新鮮度:以人進入欄舍感到較為舒暢,無刺鼻感為宜,適當開啟窗戶或加強送風和抽排風,保持通風良好使舍內有害氣體濃度降低,尤其應注意保育后期仔豬需要的通風換氣量很大,是前期的32倍以上,但同時需解決冬季通風對保溫的影響問題。
        處理應急事件:及時制止咬架豬,對被咬得很厲害的豬只及時挑出單獨靜養(yǎng)休息或淋水降溫或治療,如:肌注氯丙嗪、安乃近、青霉素等;及時清理欄內死豬,并嚴格作無害化處理;治療并處理緊急的病豬,如:高燒、應激、明顯神經癥狀等;緊急處理其它突發(fā)事件,如:豬被欄桿卡住,豬只跑出欄內等。
        喂料:喂料前先檢查食槽內剩料多少并清理食槽內被尿水、豬糞等污染或發(fā)霉變質的飼料;根據(jù)豬只的情況進行合理準確地投料,動作要輕、快、準,對偶爾掉落到食箱外面的飼料要及時檢入到食箱內;對于轉群的第一天要適當控料,之后自由采食(少量勤添),每次投料量以下一次投料時剛好吃完為標準,保證飼料的新鮮可口。如:產房部份仔豬補料不成功,仔豬斷奶后不采食,則在保育舍必須細心教槽,可將學會采食的豬只與之混群,帶動其它不會采食的豬只跟著學,先適當饑餓,再將少量粒料撒在仔豬睡臥的木板上或食槽內,然后將豬只趕起活動,讓其舔食粒料,一天多次訓練或采取灌食措施。另外,必要時可在剛轉入的仔豬料中添加助消化藥,如:大黃蘇打片、酵母、B什粉、益生素等,改善豬只因轉群應激造成的消化不良;空槽:要求對自由采食的豬只每天下午加料前食槽飼料必須全部吃完,一般在下午3—4點鐘這段時間內空槽,其它時間食箱不斷料,空槽時間1—2小時,可讓飼料在豬體內有充足的時間消化,提高飼料轉化率和利用率,同時也使豬只有適當?shù)酿囸I感,激發(fā)食欲,增加下次采食量,也防止食槽底部的飼料發(fā)霉變質;換料:逐步過渡,對剛轉進的保育豬,第一周仍喂原產房的飼料,然后再用4天的時間逐步過渡,每天增加1/4,防止因換料過快造成豬只因飼料不適應使采食量下降影響生長或消化不良造成拉稀。
        衛(wèi)生清掃和消毒
(1)、要求每天分上下午兩次對走道及窗臺、天花板、墻壁、風扇、欄桿上灰塵、蜘蛛網(wǎng)等到進行清掃,保育床下面的豬糞用刮子推下糞溝,豬只調動后的空欄必須徹底清洗,達到物見本色,不留任何附著物,必要時要將漏縫板翻開和對所有的縫隙和糞溝進行沖洗再徹底消毒;
(2)、加強對剛轉入豬只的衛(wèi)生調教,調教豬只遠離食箱和欄門處排糞,關鍵是抓得早和抓得勤;
(3)、衛(wèi)生清掃必須堅持從健康欄開始再到發(fā)病欄的原則,切不可不分情況只顧按順序進行,用具使用后需及時清洗消毒,必要時病豬欄單獨固定用具嚴格隔離使用;
(4)、消毒堅持常規(guī)消毒、特定消毒和隨時消毒相結合的原則,常規(guī)消毒時應注意室溫情況,如:室溫低于適宜溫度較多,原則上不帶豬消毒,只消毒過道、空欄、糞溝、環(huán)境等;特定消毒是在特定緊急情況下的消毒,一般帶豬消毒;隨時消毒則是出現(xiàn)拉稀或其它疫病時重點對發(fā)病欄及時進行消毒;
(5)、消毒時一定要徹底,不留死角和注意有效藥物濃度;
(6)、被糞尿弄臟的保溫木板必須及時更換,保持欄床的清潔和干燥。
中國畜牧人網(wǎng)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shù) 1論壇幣 +19 收起 理由
魁罡 + 19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fā)
發(fā)表于 2010-9-21 21:47:5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songjs2101 于 2010-9-21 21:49 編輯

新朋友你好,你的資料很有用,收藏。

評分

參與人數(shù) 1論壇幣 +30 收起 理由
system + 30 該貼得到樓主的二次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fā)表于 2010-11-10 23:54:00 | 只看該作者
怎么樣才能提高論壇積分和論壇幣,里邊有很多文章我都不能下載,級別低。所以請您指導。858557727@qq.com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lián)系我們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31 14:59,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