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餌料包裝上的說明事項 一般在人工餌料的包裝上,時??梢姷恼f明數值有以下幾項:蛋白質含量(Crudeprotein)、脂肪含量(CrudeFat)、粗纖維(CrudeFiber)、水份(Moisture)以及灰份(Ash)。其中,蛋白質含量及脂肪含量這兩項一般會標明高于?%(a
■ 人工餌料包裝上的說明事項
一般在人工餌料的包裝上,時??梢姷恼f明數值有以下幾項:蛋白質含量(Crudeprotein)、脂肪含量(CrudeFat)、粗纖維(CrudeFiber)、水份(Moisture)以及灰份(Ash)。其中,蛋白質含量及脂肪含量這兩項一般會標明高于?%(above ?%)以上,而粗纖維、水份、灰度這三項則會標明低于?%(under ?%)以下。這五項一般是說明了人工餌料的基本組成成份,以判斷適合肉食性或草食性魚只的食用。
■ 魚類的蛋白質需求
蛋白質是構成生物組織最重要的物質,約占生物體的65%~75%,因此可以說是人工餌料中最重要的成份,也是占人工餌料最大的成本,人工餌料的成本會隨著使用的蛋白質來源不同而變化;而且生物食入的蛋白質在消化器官中被分解成為氨基酸,然后經過腸道被吸收,再利用被吸收的氨基酸重新復合成體蛋白,供生物成長或修復組織之用;當生物缺乏蛋白質的時候會分解體內組織中較不重要的蛋白質,以先延續(xù)生命;蛋白質缺乏的基本癥狀就是生長停滯以及正常生理作用受阻;在長期缺乏蛋白質的情況下,會造成成長受阻,甚至導致死亡。
已知,蛋白質是由20種氨基酸所組成的,其中有10種左右的氨基酸是魚類所無法自行制造的,這些氨基酸必須由外界所攝取,被稱為“必須需氨基酸”;因此,有些專家認為魚類無真正的蛋白質需求,而只有必須氨基酸的需求量。嚴格來說,人工餌料中的蛋白質的品質就是取決于必須氨基酸的含量是否充足,而并不是指蛋白質的總含量。
生物在合成新蛋白質的時候需要20種必須或非必須氨基酸都充足的情況下才能進行,這也就是說,即使供應再高蛋白質含量的餌料,一旦其中有一種必須氨基酸不足的情況下,將無法合成新的體蛋白。
而在必須氨基酸含量足夠的正常生理情形下,幾乎所有的氨基酸都會以最大限度地被用來合成體質,其余在超出生物體內所能暫存的總量的過多氨基酸,暫時會被保存在肝臟,不得不進行降解分解成氨及醣類,其中的氨(NH3)對于動物而言為劇毒物質,就需要盡快代謝到體外,而大部分的醣類會用來產生能量,或形成脂肪囤積在體內。因此,即使是喂食高蛋白的人工餌料,假設其中有某種必須氨基酸的含量不足,根據前面所說的原因,不但無法生成新的體蛋白,反而容易導致大量原先要用于合成體蛋白的氨基酸被分解成醣類及氨,不但浪費金錢,更對飼養(yǎng)水體環(huán)境造成了污染;所以為了減輕對水質的污染,就一定要慎重選擇投喂餌料。
■ 魚類的脂肪需求
脂肪是生物主要的能量儲存物質以及能量來源,一般魚類若攝取過多的醣類或蛋白質而用不完時,有相當大的部分會經由生理代謝作用生成脂肪,等到糧食缺乏的時候,則將其轉為能量。此外,脂肪也是生物體細胞膜的重要成分,對于神經系統(tǒng)的訊號傳遞以及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相當的重要。
魚類在生理上與其他的陸地動物不同的是,魚類偏好以蛋白質,而并非醣類來供給能量,而蛋白質明顯要比醣類要昂貴,而且具有更高的污染性;而魚類對于醣類的吸收能力又很差,為了提供更多的能量,避免魚類把昂貴的蛋白質當成“燃料”燒掉,因此近幾年來,人工餌料的配方上都有增加脂肪含量的趨勢。
脂肪在生化特性上有一點頗與蛋白質相同,脂肪也是由脂肪酸及甘油所組成,且無法被直接吸收,必須先將其分解后才能被生物吸收利用。脂肪酸也可區(qū)分為“必須脂肪酸”和“非必須脂肪酸”兩種,其中最重要的必須脂肪酸就是時常聽說到的DHA及EPA這兩種高度不飽和脂肪酸,這兩者也確實對魚類健康有著相當大的幫助,尤其是可促進幼魚的成長并提高成活率;而一旦缺乏則會導致成長不良的現象;而這兩種脂肪酸以魚蝦油中含量最多,植物油中含量最少。
■ 魚類的醣類及纖維素的需求
醣類,可以說是人工餌料成份中最便宜的原料,通常只起到粘合劑的作用,它的功能只是將構成人工餌料的各種原料黏結在一起,使原料不易溶解于水中,以提高人工餌料的水中安定度,避免污染水質。
醣類在生物新陳代謝上主要有三種生理作用:1.作為生物體結構組成成份;2.經由氧化作用提供能量;3.暫時儲放能量。在目前還沒有正確的方法可以用來確定人工餌料中的醣類含量,只是以100減去五種人工餌料成份的總和,而剩下的部分就大致上就是其中的含量來判斷。
缺乏醣類也容易造成生物的生長停滯。需要注意的是:當醣類的含量過高的時候也容易造成生物成長不良。
纖維素則是醣類的特例,這是一種無法消化的物質。但對于動物而言卻是絕對的需要,因為它可以用來促進腸胃蠕動、刺激排便,但是其含量也是不宜過高。
■ 魚類的礦物質需求
暫時略過人工餌料成份中的水份一項,先來談談灰份?;曳菀簿褪钦f,人工餌料在600℃的高溫燒烤后剩下的灰燼,也就是礦物質,其中以磷及鈣占絕大部分;對于生物而言,它們是生物骨架的構成部分,不但支撐起整個生物體的形狀,也幫助生物移動,而且也是許多重要的生理反應的輔助因子。缺乏這些礦物質的后果是產生畸形魚,但是人工餌料中的灰度成份含量如果過高則會導致魚類吸收不良;這種情況最常出現在以蝦殼粉為主原料的人工餌料中,雖然蝦殼粉是很好的增色原料,但是其中過高的鈣質卻影響到魚類的消化能力。
除了磷及鈣之外,當然還有相當多的礦物質,例如:鐵是生物血紅素的原料;銅、鋅等離子在生物疾病的抵抗能力及免疫反應上有其重要影響;鈉、鎂、鉀為生物體內主要的陽離子,對于體內滲透壓及酸堿值的平衡,相當的重要……這些元素基本上在生物生理上的作用有:1.調節(jié)體液組成(酸堿值及滲透壓);2.肌肉的吸收;3.生理作用的調節(jié);4.構成酵素分子;5.神經傳遞的合成釋放;6.物質的代謝促進。
魚類可以直接由飼養(yǎng)環(huán)境的水體中攝取部分的礦物質,而不足部分則需要依靠攝食的餌料來得以補充,而在大部分人工餌料中一般都會含有此類添加劑。
■ 魚類的維生素需求
維生素又稱為“維他命(Vitamine)”,通常為生物生理代謝反應的重要輔助酵素。當生物發(fā)生維生素缺乏的時候,會有相當多的癥狀,例如:生長遲滯、皮膚潰爛、骨骼變形、免疫反應及對疾病的抵抗能力降低等等的不良影響。
維生素可分為兩大類:脂溶性維生素(包括維生素A、D、E、K等等)及水溶性維生素(包括B群維生素B1、B2、B6、B12、泛酸、生物素、葉酸、煙堿酸、膽酸、肌醇以及維生素C等等),其中脂溶性維生素在生物體內消化吸收的很快,其缺乏時癥狀出現的也很快,平時即使攝食過量,在體內的總量也不會多,因為很快就會被排掉;而水溶性維生素恰好相反,其中最容易缺乏的是維生素C,在人工餌料的制造及存放期間,通常會破壞掉40%的生物活性,因此一般在投喂人工餌料的時候,建議額外添加維生素C,以避免缺乏癥狀的發(fā)生。
■ 人工餌料中水份的影響
人工餌料中水份的含量越高,質地就越軟,也就較為容易受到微生物,特別是霉菌的感染。因此,在保存的時候需要特別注意,最好能夠進行冷藏。而人工餌料中,水份的數值基本上與人工餌料的制造方法比較有關,比如:浮上性的人工餌料的水份通常都會較低。
在了解了上述人工餌料的成份介紹說明之后,在實際挑選人工餌料的時候,首先先要從蛋白質開始選擇,要注意的有蛋白質的含量與蛋白質的來源,而人工餌料包裝上所注明的蛋白質含量高低,一般稱為“粗蛋白(CrudeProtein)”,一般是是利用強酸將所有必須或非必須的氨基酸上的氨基全部轉化成氨(NH3),利用滴定法求出蛋白質中的含氨量,再依照公式換算而得,只能說明其蛋白質的含量,但不代表蛋白質的品質。需要根據蛋白質的來源作為選擇的依據。由于每一種魚類的食性的不同,例如:肉食性的魚類(例如:食人鯧、地圖魚等等)的蛋白質需求量會較高,而草食性的魚類(例如:銀板、某些異型魚等等)的蛋白質需求量較低,因此肉食性魚類可以選擇蛋白質含量較高的人工餌料,且主原料以南極蝦粉、魚粉等等較佳;而草食性魚類可以挑選蛋白質含量較低的人工餌料,并在成份中有綠藻粉或植物性蛋白質(例如:黃豆粉、玉米粉等等)的為佳。
此外,無論哪種魚類,成魚、幼魚或種魚的蛋白質需求也是并不一致的,以幼魚及種魚為例,需要含量較多且品質較佳的蛋白質,所以在人工餌料的蛋白質來源上,應以魚粉、蝦粉這一類高吸收率的蛋白源為主,且蛋白質含量也要比一般的人工餌料略高;而成魚(特別是老魚)由于成長所需的蛋白質較少,投喂蛋白質含量較低的人工餌料反而會比較能夠延年益壽。
接著需要注意人工餌料生長制造的日期、水份含量以及經銷商店的擺放位置,這是由于油脂類在儲存方法不適當(例如:儲放在高溫、潮濕的環(huán)境中)容易產生氧化現象,使得人工餌料中的脂肪成份被氧化成有毒物質,或因此滋長出肉眼并不容易發(fā)現的霉菌;因此在購買的時候必須注意是否已經超出保存期限,而人工餌料中的水份含量越高,通常也都是保質期越短。另外,人工餌料在水中的安定性也非常重要,最好的測試方法就是抓一把餌料投入一杯水中,然后觀察間隔多久時間才開始崩解,同時也需要留意,水是不是會變色?
如果以增艷為目的的選擇人工餌料,尤其是那些針對增紅效果的人工餌料,需要注意的是,因為這樣的色素通常都是脂溶性的,因此在水中是不太會溶解出紅色來;但是只要放在一杯酒精中就會迅速溶解出整杯的紅色,這一類人工餌料的主要成份通常會含有下列增艷物質,例如:綠藻粉、藍綠藻粉、蝦粉、蝦殼粉、南極蝦粉、類胡蘿卜素等等。
而如果想加速幼魚長成的目的而選擇人工餌料的時候,則需要考慮餌料成份中應該含有魚肝油、魚肝粉、烏賊油、烏賊內臟粉及酵母等等的為佳,用于投喂仔魚的人工餌料的主要成份中更應該含有一些蛋黃粉、維生素E等等為佳。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