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血鈣與低血鈣癥
成年奶牛正常血漿鈣濃度為9-10mg/dL,奶牛對血鈣濃度有很強的調節(jié)能力,當日糧中的鈣不能需要時,奶牛會將儲存在骨骼中的鈣給動員出來,以維持正常的血漿鈣濃度。
成年奶牛通常不會出現低血鈣,只是奶牛在分娩時需要大量的鈣,一是形成初乳需要鈣,二是產道的強力收縮也需要大量的鈣離子,如果此時奶牛的鈣穩(wěn)態(tài)調節(jié)機制沒有形成或出現障礙,奶牛就有可能出現低血鈣,當血漿鈣濃度低于5mg/dL時,奶牛可能會無法站立(即產后癱瘓,也稱產乳熱);當血漿鈣濃度低于7.5mg/dL時,奶牛實際處于亞臨床低血鈣癥,亞臨床低血鈣癥最主要的表現形式為肌肉收縮能力下降(國外的研究表明,與正常的血漿鈣濃度相比,當血漿鈣濃度為7.5mg/dL時,真胃蠕動能力和收縮能力分別下降30%和25%,而當血漿鈣濃度為5mg/dL時,真胃蠕動能力和收縮能力分別下降70%和50%),因此,低血鈣對奶牛帶來的危害不僅僅會出現癱瘓,而且會造成奶牛食欲不振,并容易誘發(fā)其它疾病,如胎衣不下、真胃移位、乳房炎、酮病等,有統(tǒng)計資料證明,低血鈣會使胎衣不下、真胃移位、乳房炎和酮病的發(fā)病分別增加6.5倍、3.4倍、8.1倍和8.9倍。
事實上,幾乎所有的奶牛在產后最初的幾天都會經歷低血鈣的過程,因此,提高奶牛產后血鈣濃度或減少經歷低血鈣的天數,是十分必要的!
二、預防奶牛產后低血鈣的常見的錯誤辦法——產前高鈣飼喂臨產牛
既然奶牛產后會出現低血鈣,為什么不能在奶牛產前給奶牛補充大量的鈣呢?想弄清楚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鈣在奶牛體內的貯存形式、調節(jié)機制。
[貯存形式]
(1) 奶牛體內98%的鈣以磷酸的形式存在于骨骼中;
(2) 其余2%的鈣主要存在于細胞外液中(細胞內液中鈣的含量僅細胞外液的1/10000)。
[調節(jié)機制]
(1) 鈣的來源:日糧鈣的攝入、骨鈣的溶解和腎小球對鈣的重吸收作用;
(2) 甲狀旁腺對頸動脈的血鈣濃度非常敏感。當血鈣濃度下降時,甲狀旁腺激素(PTH)就會被分泌出來,PTH會增強腎小球對鈣的重吸收,刺激小腸對鈣的吸收作用,使破骨細胞活化,促進骨鈣的溶解和吸收。
(3) 日糧中鈣的含量超過奶牛需要時,日糧鈣的吸收率會隨之下降。
[產前高鈣日糧的危害]
(1) 降低腸道對鈣的吸收率;
(2) 多余的鈣離子會使血液呈堿性,加上小蘇打和食鹽以及含鉀相對較高干草(如苜蓿、稻草等)的攝入,容易使奶牛出現代償性堿中毒(有證據表明,代償性堿中毒可誘導PTH受體發(fā)生構象改變,從而影響PTH的生理活性,因此代償性堿中毒是奶牛產后癱瘓病因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
(3) 是一種人為的經濟浪費,因為不能以血鈣的形式貯存在奶牛體內。
三、預防奶牛產后低血鈣的最經濟的辦法——圍產前期飼喂低鈣日糧
通過上面的論訴,我們很容易理解為什么產前要使用低鈣日糧,主要是刺激奶牛的甲狀旁腺,使其在產前就分泌甲狀旁腺激素,以啟動奶牛的鈣調節(jié)機制,有資料報道,從甲狀旁腺激素分泌開始,奶牛需要10-14天的才能完全激活奶牛的鈣調節(jié)機制,因此,在生產上要求圍產前期(產前15-21天)就開始使用低鈣日糧。
四、預防奶牛產后低血鈣的新方法——使用陰離子鹽
由于研究出代償性堿中毒對奶牛產后的影響,加上美國等一些奶牛發(fā)達國家大量使用苜蓿干草而無法配出低鈣日糧來飼喂圍產前期的奶牛,因此,他們采用飼喂陰離子鹽(如氯化銨、硫酸鎂等),來降低代償性堿中毒的可能,現已取得不錯的效果
五、預防奶牛產后低血鈣癥的生產實踐
當然,奶牛的產后疾病發(fā)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低血鈣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特別是產前奶牛使用高鈣日糧時,產后奶牛極易發(fā)生低血鈣癥
干奶前期(停奶至產前15-21天)飼養(yǎng)要點
.1確保奶牛得以運動,牛舍衛(wèi)生,集中飼養(yǎng)。
1.2停奶一周前做好乳房炎的檢測和治療,確保無乳房炎(隱性)方可停奶,仔細監(jiān)控干奶期的乳房變化。
1.3保持奶牛在整個干奶期直至分娩的體況(理想體況3.5-3.75分)。
1.4日糧以禾本科干草為主,視膘情輔以青貯玉米(5-10公斤/頭日)和精料(2-4公斤/頭日),日采食干物質占體重1.8-2.2%。限制能量過多(每公斤干物質含1.7NND)。
1.5日糧保持適當的纖維含量(NDF42%)。
1.6防止過食蛋白質(11-12%)限喂苜蓿草(1-1.5)。
1.7滿足礦物質和維生素的需要(VA10萬、VD2.5萬、VE1200IU、鈣0.6%、磷0.4%、Mg0.2%、CL0.25%、Na0.15%)。
2干奶后期(即產前15-21天至分娩)飼養(yǎng)要點4.2.1因生理和激素的變化,奶牛食欲下降,干物質采食量僅占體重1.4-1.8%。
2.2應提高日糧的營養(yǎng)濃度和適口性,使日糧粗蛋白達14-15%,泌乳凈能達2.1NND。
2.3 此期應飼喂低鈣(15-30克/頭日)、低鈉及低鉀的低陽離子鹽日糧,停喂小蘇打等瘤胃緩沖劑,防止代償性堿中毒;若高鈣及陽離子鹽高可添加陰離子鹽(氯化銨、硫酸鎂等),降低血液PH值(可檢測尿液PH值以6.2-6.8為宜),刺激甲狀旁腺素在產前階段分泌,以減少產后代謝病的發(fā)生,增加奶牛采食量,為產后奶牛健康、高產、穩(wěn)產打下基礎。
2.4適當逐浙增加玉米青貯和精料的喂量(可達占體重1%),這能使瘤胃(瘤胃壁乳頭菌群)適應產后高精料日糧.。
2.5適當的纖維素:NDF>38%、ADF>24%、NFC<38%。
2.6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必須適量添加(VA10萬、VD2.25萬、VE1200IU、鈣0.45%、磷0.45%、Mg0.35%、CL0.8%、Na0.15%、K0.6%)。
2.7減少鈉和鉀鹽(<1.2%)的喂量,適當添加鎂(0.35-0.4%)。
陰離子鹽使用注意事項:
1.陰離子鹽適口性較差,要和適口性較好的飼料拌勻,以保證牛的正常攝入。
2.飼喂陰離子鹽,應將日糧鈣的水平提高到干物質1.2-1.8%,或每天每頭從日糧中采食的鈣在150-200克之間。磷的水平在0.4%,或每天每頭采食35-50克。
3.陰離子鹽的飼喂應在產前20天開始飼喂,以增加飼喂效果。
4.頭胎青年母牛因患產乳熱較少,無需飼喂。
5.為保證奶牛采食足夠的陰離子日糧,達到理想的酸、堿平衡,每周至少測試奶牛尿液PH值一次,可在采食后2-6小時進行,測試頭數最好在5頭以上。飼喂陰離子鹽后理想尿液PH值在6.2-6.8之間。
干奶牛的管理
1.干奶牛應和泌乳牛分群飼養(yǎng),以保證維持奶牛的正常體況。
2.給干奶牛增加逍遙運動,以增加體質,維護消化功能,且利于順利分娩和排出胎衣。夏季注意防暑降溫,冬季注意防寒保暖工作。
3.產前兩周應逐漸轉入泌乳牛日糧,逐漸增加精料飼喂量,以保證產后奶牛高產的需要。有條件的應將干奶牛移入產房,并做好產房消毒衛(wèi)生工作。
4.提供清潔衛(wèi)生的飲水,在冬季如有可能,將水溫提高到10℃左右。
5.不要給干奶牛飼喂發(fā)霉干草(或飼料)。霉菌能降低奶牛免疫系統(tǒng)的抵抗力,容易發(fā)生乳腺炎。
6. 對奶牛產后平安渡過能量負平衡也有重要影響。在干奶期奶牛體膘過瘦,產后體質弱,抗病力差,易引起產后病發(fā)疾病,體膘過肥容易造成難產,還會引發(fā)酮病。干奶期除注意干奶牛的日糧營養(yǎng)平衡外,還要關注奶牛的體膘,按體況平分標準,3分以下時屬于體膘偏瘦,4 分以上屬于體膘偏肥,體況控制在3.5-3.75最為理想。
圍產期DCAD應-50到-100為宜、泌乳期較高為好(50-200)
圍產期奶牛尿液PH控制為6.2-6.8
陰離子鹽主要作用機理是降低血液的PH值,從而導致奶牛的代謝性酸中毒,調節(jié)體內的1,25-(OH)2D3和刺激甲狀旁腺素在產前階段分泌,促進骨骼鈣沉積的動用,以適應產后大量鈣的需求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