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某養(yǎng)殖戶養(yǎng)殖的泥鰍打完催產針以后,產卵量卻很低,總共算下來就只有幾百粒卵粒。這個結果讓他覺得很失望。按他的以前想法,打完催產針的泥鰍,產卵量應該很高,至少每條雌鰍不應該少于2000粒卵。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他覺得他選的種鰍底子好。
一般來說,雌鰍長到8厘米的時候性發(fā)育就成熟了,懷卵量一般在2000粒左右。雌鰍的體長越大,懷的卵就越多,一般體長23厘米左右的雌鰍,懷卵量能超達到30000多粒呢。所以養(yǎng)殖戶在選種鰍的時候,選了很多大的雌鰍,可是產卵的結果卻不盡人意。
他首先想到的是不是催產藥的劑量比較少,藥濃度低,沒把雌鰍體內的卵粒催下來,所以在原來的基礎上他把催產素的濃度翻了一倍。這么一嘗試,前期效果很好,但是到了后期小苗孵出來20—30天的時候,整齊度差異非常明顯,大的很大,小的很小,還出現(xiàn)大的把小的當成餌料吃掉的情況。
這是怎么回事呢?答案很簡單,就是催產素用多了,把一些種鰍身上該產的卵和不該產的卵都催給下來了,所以卵子的健康差異很大。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加大催產素的藥量,因為他開始用的催產素的劑量沒問題,之所以雌鰍產卵產的少,問題出在種鰍身上。本身雌鰍自身的懷卵量就少,發(fā)育沒有成熟。
由于養(yǎng)殖戶經驗不足,在選種鰍的時候,他認為只要雌鰍性成熟了,就可以作為種用,其實這是個錯誤的選擇。因為性成熟并不意味著雌鰍體內的卵粒發(fā)育成熟。同樣的兩條雌鰍,年齡一樣,但卵粒的發(fā)育情況卻不一樣。雌鰍的肚子呈粉紅色,中間鼓起,腹中線不明顯,說明這樣的卵粒已經成熟。有的雌鰍腹部顏色是黃綠色,腹中線很明顯,這樣的泥鰍性發(fā)育成熟了,但是卵粒沒有成熟,不能作為種鰍用,但是養(yǎng)殖戶卻給卵粒沒有成熟的泥鰍注射了催產素,強行讓他們產卵,這種情況下產的卵,后期發(fā)育就不好了。
本文來源:科技苑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