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珍珠雞是具有較高經濟價值的一種肉用特禽,珍珠雞的品種主要有三類:一是分布在索馬里、坦桑尼亞的“大珠雞”,其主要特征是只在其背部有幾根羽毛。二是分布在非洲熱帶森林的“羽冠珠雞”。三是“灰頂珠雞”,它包括帶有藍色肉髯和紅色肉髯二種類型。“灰頂珠雞”已培育出灰色珠雞、白珠雞、淡紫色珠雞及它們之間的雜交雞種等許多品種,其中灰色珠雞是飼養(yǎng)量最大的品種,我國通常所說的珍珠雞主要是指灰色珠雞類型,如法國伊莎珠雞。該雞成年體重2.2~2.5公斤,12周齡體重1.2公斤,28周齡體重1.9公斤;母珠雞28~30周齡開產,產蛋35周可獲種蛋165~85枚,蛋重42~50克,殼褐色、有少許斑點。
珍珠雞外觀似雌孔雀,頭很小,面部淡青紫色,喙強而尖,喙尖端淡黃色,后部紅色,在喙的后下方左右各有一個心狀肉垂。眼部四周無毛,有一圈白色斑紋直延至頸上部。頸細長,披一圈紫藍色針狀羽毛。腳短,小時腳紅色,成年后呈灰黑色。行走迅速。珍珠雞全身羽毛灰色,并有規(guī)則的圓形白點,形如珍珠,故有“珍珠雞”之美稱。珍珠雞形體圓矮,沒有雞冠,頭頂部無毛,而有角質化突起,稱之頭盔,尾部羽毛較硬略垂。?
珍珠雞肉質細嫩、營養(yǎng)豐富、味道鮮美。與普通肉雞相比,蛋白質和氨基酸含量高,而脂肪和膽固醇含量很低,是一種具有野味的特禽。屠宰率高,可食部分多。珍珠雞骨骼纖細,頭頸細小,胸腿肌發(fā)達,身體近似橢圓形?;钪?700克的珍珠雞,屠體重為1544克,占活重的91%,半凈膛1415克,占活重的83%,可見其屠宰率和出肉率都較高。珍珠雞各項生產性能均較高。種母雞自28周齡開產,一個產蛋期可產蛋160枚左右,提供雛雞110只左右,每只種雞產蛋全程耗料約40~44公斤。商品肉珠雞最佳屠宰時間為12~13周齡,活重可達1300~1500克,肉料比為1:2.7~2.9。珍珠雞適應性好,抗病力強,對設備和房舍要求簡單,耐粗飼、易飼養(yǎng),所以從事珍珠雞飼養(yǎng)業(yè)投資少、周轉快、效益高。此外,珍珠雞個體大小適中,既不像火雞大得需要分割出售,也不像鵪鶉那樣小。既適于普通家庭一頓食用,更是宴席上的高檔肉禽。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