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夏季雨水較多,空氣潮濕及高溫的影響,兔群易發(fā)腹瀉、球蟲病等疾病,尤其對仔、幼兔的威脅最大,死亡率較高。為保證養(yǎng)好家兔,防止兔病發(fā)生,應采取如下幾項措施:
1.調整好飼料配比,保證營養(yǎng)。在多雨季節(jié),一定要調整好飼料能量、蛋白質和粗纖維等含量的配比,若能量過高,會加重后腸碳水化合物負擔,引起腹瀉。纖維素含量過低,后腸處于厭氣狀態(tài),加快細菌的繁殖,導致腹瀉。蛋白質含量過高,不利于消化吸收。因此,飼喂時應以青草為主,混合精料為輔,干草為補,其定食順序為①干草(定量),②精料(定量),③青草(滿足供給),④食后30分鐘供足淡鹽水。遇連雨天氣要多喂干草,少喂或停喂青綠多汁飼料,不喂帶有泥漿、堆積發(fā)熱霉爛的青飼料。為防止疾病發(fā)生,在飼料中應加喂一些薄公英、苦苦菜、艾蒿及柳樹嫩枝葉或拌入少量的大蒜、洋蔥、韭菜等殺菌性飼料。也可在飼料中拌入少量木灰末,適量的土霉素,或在飲水中加入適量的高錳酸鉀。
2.搞好環(huán)境衛(wèi)生,保證兔舍干燥通風。在多雨季節(jié)要做好兔舍四周排水工作,避免積水和泥濘。每天要清除糞尿,飲水用具和食鹽要定期清洗干凈,吃剩的草料要及時更換,飲干凈的水,地面可用石灰、草木灰等消毒、殺菌及防潮。
3.嚴格遵守防疫制度。一是定期進行免疫注射,春秋兩季按時注射兔瘟疫苗;二是兔場禁止外人參觀,引進種兔要隔離飼養(yǎng),確認健康后方可進入兔舍;三是堅持消毒,防病滅菌;四是做好健康檢查,發(fā)現有病及時隔離治療,防止疾病蔓延。
4.做好仔、幼兔的飼養(yǎng)管理。一是抓好仔兔補料和斷奶關;二是把好幼兔球蟲病的防治關。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