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蠻喜歡畜牧人的一個畜牧人,畜牧人網(wǎng)絡已經成為了我生活中的一個部分,是工作中一個很信賴的朋友了。也許很多的朋友都和我一樣,不知道在過去的那一段時間發(fā)生了什么,具體細節(jié)過程,也許已很難以評判,其實也無關緊要了,結果是誕生了兩個畜牧人一個姓com,一個姓cn。從現(xiàn)在看來com更壯大但也有些許沉暮之氣;cn呢,弱小一些,但也有新發(fā)之象。我個人同時也建議大家對兩個畜牧人都投之以祝福,理解及呵護,同時兩個畜牧人之間也應該相互的祝福,尊重對手的人是值得大家尊重的。我本人呢在兩個網(wǎng)站注冊了一樣的名字,同時也會關注兩個畜牧人的成長,并衷心的希望兩個畜牧人網(wǎng)絡均能茁壯成長。歷史上嘛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時間還長,也許哪天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愁也未必呢?哈哈。 有些朋友很關心事情的經過,很關心對錯,我想經過也許是驚心動魄的,也許是波瀾不驚的,但核心問題一定只有一個利益。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想想人這一生何其短,又何其累。最近預混料行業(yè)有一件蠻勁爆的新聞,大北農上市的排名第十的股東,福建大北農的老總(現(xiàn)在好像是南方事業(yè)部)可能要自立門戶了,百度一搜吳總的名字,其離辭的信息都成熱門詞了。中國近三十年的改革開放,讓經濟效益深入人心,讓有能者居之深入人心,似乎每個人都想沿著“打工—老板”的這條路去走,不論做技術、營銷、生產、生產任何崗位的,殊途同歸。每個人是否都適合當老板呢?為什么不是本本份份的耕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呢? 前些天看到郎咸平的一期節(jié)目談中國經營的二代繼承問題。由此想起當年國有企業(yè)大批的管理層,以有能者居之為名,通過管理層收購獲得了國有資產,時至今日,當他們成為明日黃花,他們的二代若能力所不及,則一代們將面臨著招進有能者以保住其產業(yè),在新進的有能者面前一代們創(chuàng)下的產業(yè)則成為有能者居之理論下被收購的對象,而新進的有能者又重復著一代們曾經的故事成為新的一代,并為自己二十年的痛苦種下種子。從五年、十年乃至二十年來看,一代創(chuàng)業(yè)者們是瀟灑的,是神壇上的,但從三十年,五十年來看,一代們并逃不過生老病死,也少不了喜怒衰樂,從這里看,上天還是公平的。 扯遠了,說回兩個畜牧人。從技術角度來看,兩個畜牧人可能做到99.9999%相似,做的比千足金的純度還高,做到只有om和n的差別。如果是這樣的話,我覺得是非常的不幸的。從營銷來說,如果你有獨特性,并在獨特性上建立你的客戶價值,獲得了客戶滿意,那么你就豎立產品/服務的品牌了,在客戶的心智上,腦袋中你的產品/服務是排他的,你具備了產品的解釋權,定價權,渠道利益分配權,如果有三個,五個,乃至十個和你一模一樣的東西出現(xiàn)的時候,對不起,你就和地攤上的貨差不多了,準備價格戰(zhàn)吧,準備一點一點的把你的對手熬死吧,而且很不幸的是,熬死了一個又會再出來兩個三個。 碎嘴碎說,歡迎拍磚。 再一次祝福畜牧人com和cn都茁壯成長,成為廣大畜牧人的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