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度表示空氣中的水分含量,它隨著蒸發(fā)和凝結循環(huán)而變化――而這個循環(huán)永無止境。地球表面江河湖海中的水以蒸汽形式進入空氣中,空氣不斷吸收水分,直到飽和。此時,水蒸氣凝結成云,并以雨雪形式重返地球。
濕度如何形成
解答專家:杰弗里?霍維斯(Jeffrey Hovis),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國家天氣服務中心科學與運營官
濕度表示空氣中的水分含量,它隨著蒸發(fā)和凝結循環(huán)而變化――而這個循環(huán)永無止境。地球表面江河湖海中的水以蒸汽形式進入空氣中,空氣不斷吸收水分,直到飽和。此時,水蒸氣凝結成云,并以雨雪形式重返地球。
電視天氣預報員經常提到的相對濕度是指空氣中水分含量與空氣能夠保持水分總量的比值。熱空氣中水分含量比冷空氣多。不計溫度,當空氣中的水分含量為它所能保持的一半時,相對濕度就是50%。天氣預報員強調相對濕度的原因是,當高相對濕度伴隨高溫度時,人會感覺不適。這是因為人體需要依靠蒸發(fā)來降溫,而當空氣達到飽和狀態(tài)的時候,汗就流不出來了。
氣象學家還要測定空氣的露點,在這個點時,空氣呈現飽和狀態(tài)。有個很好的例子來說明這種效應:想象在霧天里有一杯冰茶。熱空氣中的水分含量比冷空氣多,當茶杯周圍的空氣冷卻到露點時,水就留在玻璃外面了。而在大氣中,空氣達到露點時就形成云。不過空氣中的水不是凝結在玻璃上,而是凝結在空氣中的微塵顆粒上。當足夠多的空氣降到露點以下時,形成足夠重的塵水云,降雨就形成了。(譯/田代貴)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