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載至:中國水產(chǎn)養(yǎng)殖網(wǎng)
一.如何迅速診斷蝦是否發(fā)病?
蝦類是底棲性的水生動物,平時大部分時間均棲息于水層的底部,除了幼體期或為了覓食,以
及不正?,F(xiàn)象發(fā)生時,才會有浮游的現(xiàn)象。因此,養(yǎng)殖戶每天首先要留意的就是蝦類的活動情況:
A.清晨蝦靠岸邊靜伏,蝦齊集于下風處無力地漂??;蝦行動遲緩、反應不靈敏;
B.喂蝦時除了留意進食情況外,也要觀察體色的變化。健康的蝦應是體色晶瑩亮麗、色澤分明
,如果患病或即將發(fā)病的蝦,則體肉消瘦、體色會有明顯的變化,體色變暗、變紅、變藍或轉淡、
變深及體表附著物增多都不是良好的現(xiàn)象
C.觀察蝦的兩條觸須和尾扇,如觸須和尾扇有發(fā)紅現(xiàn)象,則說明蝦已開始發(fā)病,隨后觀察游泳
足,如泳足發(fā)紅,說明蝦池底質很差而且蝦發(fā)病較嚴重。
D.觀察蝦的腸胃,如果蝦腸邊緣清晰,腸線連接不斷,粗細均勻,拖便長而有韌性,說明蝦很
健康,如果蝦腸邊緣模糊、空胃褐胃、腸線斷斷續(xù)續(xù)、粗細不均,說明蝦已發(fā)病或有腸胃炎。
E.當蝦患病時,其身體上的各種器官,也會發(fā)生變化:觀察蝦的鰓部和肝胰臟,如腮部模糊、
變黃、變黑、潰爛或肝胰臟腫大或萎縮、色澤改變,說明蝦已患病。
F.蝦體不完整:斷須、爛眼、瞎眼、爛尾、爛鰓、頭胸甲易剝離,且頭胸甲出現(xiàn)明顯的白斑點
等。
由上述現(xiàn)象很容易判別蝦體是否患病。蝦體往往在出現(xiàn)明顯癥狀之后,無論進行何種治療,總
會倍感吃力,縱使挽回部分蝦的健康,卻難免有所損失。因此,早日發(fā)覺蝦的不正常情形,及早做
正確處理,才是減少損失的關鍵。蝦病預防比治療重要,平日注意水中浮游生物之變化(水色)及
水、底質科學調控非常重要。
蝦病之診斷除了由外觀及癥狀的判別外,較正確的方法是利用組織病理變化的鏡檢,或進行病
原體的分離,才能使蝦病診斷工作更為落實。但是,這些工作并非一般養(yǎng)殖戶所能勝任,而且利用
這些方法縱使是獲得了正確的診斷,但卻失去了治療先機,造成這些診斷的實際應用價值大打折扣
。因此,一般的養(yǎng)殖戶,如何訓練自己判斷蝦病的原因,或進行快速診斷是非常重要的;當然有些
人難免要問如何才能快速正確地診斷呢?我們建議可將懷疑患病的蝦取下片段的器官,如鰓或肝胰
臟,加上一小滴蒸餾水或潔凈的海水,并用蓋玻片輕輕的壓下,然后放在200~400倍的顯微鏡下觀
察,則可看出是寄生蟲(如鐘形蟲)或細菌的感染癥狀,根據(jù)此觀察結果則可迅速進行各項必要的
處理步驟。蝦的排泄物也是一種很好診斷患病與否的依據(jù),養(yǎng)殖戶可由觀察臺內糞便之有無或顏色
而加判斷:例如拿起觀察臺時可見蝦糞便者,比無糞便殘留者養(yǎng)殖狀況為佳;若糞便呈紅色,則可
能因吞食死蝦或病蝦而引起的,應特別注意;蝦以排出粗、長之糞便者其健康較佳。
養(yǎng)殖戶往往在蝦病發(fā)生時,抱著病危而隨意投藥的心理,期望投進去的多種藥物中,能有一兩
種可發(fā)揮效果,而挽回蝦的健康,但是十有八九得到相反的效果,會加速病蝦的死亡。我們認為蝦
既然已生病并顯現(xiàn)出病癥,藥物的使用當然不可避免,但如何將藥物的效能發(fā)揮而又不浪費,同時
又沒有副作用,卻是非常重要的,欲達此效果,對蝦病則要有清楚的認識。總之,任何一種外來物
質,包括藥物或消毒物品,加到養(yǎng)蝦池中,對蝦體都是一份額外入侵的緊迫因子,太多這種因子存
在養(yǎng)殖池,對蝦體健康,以及蝦體對病原的免疫能力,都有所影響。不過有些養(yǎng)殖戶,卻認為所有
藥物都無用處,因而排斥和拒絕使用,以致延誤蝦病治療的先機,都不是正確的觀念。藥物使用應
注意各種藥物之有效成分及其使用方法,不要頻繁地更換藥物,才能使之發(fā)揮效果,達到防治蝦病
發(fā)生之目的。
對蝦病的治療,應該有一個不變的準則,就是早發(fā)現(xiàn),早處理才是上策。當全池的蝦已達到可
用肉眼看到數(shù)十尾患病,并已顯現(xiàn)病癥時,粗略地估計全池的蝦已有數(shù)百或數(shù)千尾(十至百倍)以
上的蝦患病。對于已顯現(xiàn)病癥的蝦要使其恢復正常是十分困難的;因此用藥物進行治療的對象,應
該是受到感染而未顯現(xiàn)出病癥的蝦。因此,對蝦病的處理策略,應在一旦發(fā)現(xiàn)有幾尾(或非常少數(shù)
)蝦呈現(xiàn)不正常時,就要毫不遲疑的進行各項防治工作,否則經(jīng)一兩天后病情會轉趨嚴重,導致大
量死亡情況的發(fā)生。
蝦病大致可分為生物性致病和非生物性致病兩大類,生物性致病是指由病毒、細菌、原生動物
寄生引起,原生動物即蠕蟲類和無脊椎動物等感染引起的蝦病,絕大多數(shù)養(yǎng)殖池內出現(xiàn)傳染性蝦病
均為上述引起,非生物性致病通常指由于水環(huán)境條件惡劣或營養(yǎng)不良和遺傳因素等引起蝦病。例如
過度擁擠,溶解氧不足和游離二氧化碳濃度過高時會出現(xiàn)浮頭癥。高溫低氧和驚嚇引起肌肉痙孿癥
,環(huán)境壓力變大,水溫由低突然變高時,易出現(xiàn)生理失調性紅腿病,維生素缺乏可以造成黑死病等
。養(yǎng)殖池由氨態(tài)氮、亞硝酸鹽、硫化氫及有毒金屬離子等有害物質濃度過高也會造成危害。
一般認為,水環(huán)境,營養(yǎng)和致病生物即病原體這三者是對蝦產(chǎn)生各種疾病的基礎,它們之間有著極
其密切的聯(lián)系,病原體感染的嚴重程度及病率的高低也常與對蝦健康狀態(tài)有關,健康的對蝦一般不
易得病,或者雖然感染也不易發(fā)疾病,其表現(xiàn)仍為潛伏性,一旦生長條件得不到滿足,如營養(yǎng)不良
和水質狀況惡化等就會突然發(fā)病而且導致后果不堪設想。
蝦一旦發(fā)病,必須注意什么?
蝦如果發(fā)病,必須注意不能馬上消毒,這樣操作,只會加重蝦的病情。在這種情況下,必須馬
上先用卓越降解靈(500克/畝.米)+卓越應激寧(250克/畝.米)降解水體、蝦體毒性,增強蝦的抗
應激能力,并優(yōu)化、穩(wěn)定水質,平衡PH值,第二天才進行底質改良、去污或進行消毒等,同時還必
須內服補充保肝護肝、卓越健長靈、醒肽、對蝦多維等恢復、增強體力的產(chǎn)品。
二.對蝦疾病的預防措施
預防勝于治療,日常預防措施有:
◇消除垂直傳播的傳染源,不用攜帶病毒的蝦做親蝦。
◇切斷垂直傳播途徑。有條件的,盡量對蝦苗進行檢測,不用帶病毒的蝦苗。
◇培育健康蝦苗即不帶病毒,具有免疫力和抗體的蝦苗。
◇徹底清塘毒塘,應用蓄水池水或過濾池或養(yǎng)魚池水換水,消除病毒的傳播途經(jīng)。
◇加強水底監(jiān)控和管理。要求水要肥、爽、嫩、活,各項理化指標在規(guī)定范圍之內,定期使用
有益活菌如卓越活菌王、卓越降解靈、卓越底改霸王、卓越水底雙改、靈活100等改良水體、底質。
◇建議低鹽度和低氮方法養(yǎng)殖。
◇建議采用淡水添加式養(yǎng)殖模式。
◇建議采用少量多次換水方式。
◇建議在大規(guī)模對蝦養(yǎng)殖中,實行統(tǒng)一管理,減少病毒傳播。
◇建議適當使用水體消毒劑,盡量使用中草藥如紅體白斑清進行水體消毒。
◇在蝦脫殼時要多增氧,保持氧氣充足。
◇選用優(yōu)質加強飼料。在飼料適當添加對蝦多維、雞蛋、礦物質與電解質、中草藥如卓越保肝
促長靈、護肝寶等。
三.對蝦疾病的種類和治療措施
白對蝦養(yǎng)殖生產(chǎn)中已發(fā)現(xiàn)的病害有28種左右。包括病毒性疾病10種、細菌性疾病7種、真菌性疾
病2種、寄生蟲病1種、其他病害8種。其中危害性較大的常見病害有10種,包括桃拉病毒(TSV)、
白斑桿狀病毒?。╓SSV)、傳染性皮下及造血組織壞死病毒?。↖HHNV)、紅腿?。ㄓ址Q紅肢?。?、
爛眼?。ㄓ址Q瞎眼?。?、固著類纖毛蟲病、藍藻中毒、腸炎病、軟殼病經(jīng)及“浮頭”與“泛池”等
10種。其中白斑桿狀病毒病、桃拉病毒病和紅腿病等三種,是白對是養(yǎng)殖中目前最主要也地最嚴重
病害。
◇白斑綜合病
病因:白斑病毒感染引起
病癥:病蝦離群獨游、空胃、攝食量大減,體微紅,頭胸甲及腹甲易剝開,有的甲殼可見白
斑,腮水腫,肝、胰腫大,變黃糜爛,體表粘附污物,感染病的對蝦易在大雨后死亡,或在水溫20
-26度期間產(chǎn)生暴發(fā)性死亡。
治療:
潑灑:如對蝦有白斑病,立即停止進排水,先用卓越降解靈(500克/畝.米)+卓越高穩(wěn)C
(250克/畝.米)潑水,第二天用卓越紅白靈(250ml/畝.米)沖水全池潑灑,第三天換水30-50cm。
內服:將卓越健長靈(1%)、綠康露(1%)、紅白靈(1%)、保肝促長靈(1%)、開胃解毒靈(1%)用
粘合劑(0.2%) ,包埋拌料每天2次,投喂7-10天即可。
◇桃拉病毒
病因:由桃拉病毒感染引起。
病癥:病蝦有急性和慢性癥狀表現(xiàn)。急性期:體表呈淡紅色,尾扇及游泳足均變紅,空胃、
活力低下、甲殼變軟、表體紅色擴張、泛塘,大多會在脫殼時死亡,死亡率高達80~95%。慢性期:
是急性期發(fā)作后的幸存者,蝦殼表面出現(xiàn)多重損壞性黑斑,能正常攝食。
此種蝦病的出現(xiàn)是在南美白對蝦較為常見的,其原因是池水變質,抗生細菌較多,起因多是
雨后不消毒或換水后不消毒引起。
防治:
潑灑:池蝦有了桃拉病毒即停止排進水,先用卓越降解靈(500克/畝.米)+卓越高穩(wěn)C(250
克/畝.米)潑水,第二天用綠康露(200克/畝.米)全塘潑灑。
內服:將卓越保肝促長靈(1%)、護肝寶(1%)、紅白靈(1%)、健長靈(1%)用卓越粘合劑(0.2%)
包埋拌料每天2次,投喂5-~7天即可。
◇紅體病
有了紅體病的對蝦不吃食,空胃,全身淡紅,紅頸紅尾,殼軟,很少像桃拉病一樣在水面慢
游,但大部分病蝦死前沖出水面,然后蝦腳朝天落入池底而死。
這種蝦病的出現(xiàn)有兩種原因造成,第一種桃拉病毒階段亂用藥造成病蝦不死又不好,最后因
水質惡化而變成紅體病,第二種是水細菌直接感染。例如:池內水質變壞,桿菌暴發(fā)性繁殖,造成
池水渾濁,透明度不夠20公分或沒有透明度,或因進水從水源處帶入病毒,但這兩種病造成對蝦的
紅體病很容易區(qū)分,前者蝦體甲殼變軟,只有頭殼硬,后者全身甲殼堅硬,茶紅色,前者撈離水后
立即死亡,后者撈離水后二分鐘死亡。
防治辦法:
立即停止進排水,先用卓越降解靈(500克/畝.米)+卓越高穩(wěn)C(250克/畝.米)潑水,第二
天用紅白靈(250ml/畝.米)沖水潑灑,開足增氧機為藥物增效,第3天,換水30公分,換水后用活
菌王活化后全池潑灑。
內服:將健長靈(1%)、紅白靈(0.5%)、綠康露(1%)、卓越保肝促長靈(1%)、對蝦多維(0.3%)
用卓越粘合劑(0.1%) , 包埋拌料每天2次,投喂7~10天即可。
◇紅腿病
病因:由副溶血弧菌或氣單胞菌等屬中的一些種類侵入對蝦血淋巴中并大量繁殖而引起。
病癥:病蝦附肢變紅,特別是游泳足呈紅色,頭胸甲及鰓區(qū)呈黃色,病蝦一般在池邊緩慢游
動,厭食。血淋巴渾濁、鏡檢血淋巴血細胞少,可見許多運動活潑的細菌。
一般情況下,水體和對蝦體外均可有小量弧菌,一般無妨。但當池內水質變化,對蝦營養(yǎng)不
足時,對蝦抵抗力下降,而弧菌大量繁殖,即引起發(fā)病。
防治:提高水位,保持良好水質,不投喂鮮活餌料,絕對禁止投喂腐爛變質的小雜魚蝦等,
定期每10天潑灑卓越底改霸王(5畝/包)1次,發(fā)病之后,用卓越噬菌皇 (300ml/畝.米)稀釋100倍后
潑灑,2~3天后用活菌王。
內服:將卓越護肝寶(1%)、紅白靈(1%)、綠康露(1%)、健長靈(1%)拌料,每天2次,投喂5~7
天即可。
◇爛眼病爛鰓、爛尾病
爛眼病蝦行動呆滯,常匍匐于池內,時而浮水面打轉、翻滾、眼球腫脹,由黑變褐,逐漸潰
爛直到雙側眼球脫落,僅留眼框。隨著病情發(fā)展,肌肉變白,血淋巴內也可能發(fā)現(xiàn)細菌,一般在一
個星期內死亡。
爛鰓或爛尾病蝦變灰色或黑色,腫脹,鰓、尾變脆,從邊稍向基部、尾部壞死潰爛。有的發(fā)
生皺縮或脫落,鏡檢潰爛組織大量細菌,重的連血淋巴內也有細菌。
發(fā)病原因:池水有機質過多,水透明度低于20公分,氨氮含量高,池內弧菌單細胞桿菌大量繁
殖。
防治:立即換水,把池內的底層污水污泥排掉,先用卓越底改霸王(5畝/包),第二用卓越噬
菌皇 (300ml/畝.米)稀釋100倍后潑灑,2~3天后用卓越活菌王。
內服:將健長靈(1%)、紅白靈(1%)、卓越保肝促長靈(0.4%)、對蝦多維(0.3%)、卓越粘合劑
(0.2%)拌料,每天2次,投喂5~7天即可。
◇絲狀細菌感染病
細菌感染的蝦鰓部的外部多呈黑色,或棕褐色,頭胸部附肢和游泳足色暗淡和似有棉絮狀附
著物,這是粘附于絲狀細菌之間的食物殘渣,水中污染物或單胞藻,原生動物等,鏡檢可見鰓上或
附肢上有成叢的絲狀細菌附著,細菌感染后的對蝦大部分不吃料或少吃料。
發(fā)病的原因是池水太肥,有機質含量太大,換水少、殘料過多造成了毛霉亮發(fā)菌和硫絲菌繁
殖太快,對蝦幾乎全池性感染,七天內死亡,死亡時肉眼看似正常蝦死亡一樣。
防治方法:注意投料不能過量,不能剩余料,保持池水新鮮與透明度30~50CM,發(fā)病后應加
快換水,先用卓越底改霸王(5畝/包)直接潑灑,然后連用卓越活菌王2次活化后全池潑水。
內服:卓越綠康露(1%)、健長靈(1%)、保肝促長靈(按1%)、對蝦多維(按0.5%)拌料內服。
◇纖毛蟲病
病因:聚縮蟲、累枝蟲、單縮蟲、鐘形蟲等寄生蟲在蝦塘有機物多,PH值較低,流水不暢的
污濁水中生長繁殖,游泳體附在卵、幼體、蝦的體表、鰓、附肢上而發(fā)病。
病癥:當蟲體大量附生時,病蝦的鰓、體表、附肢等外觀呈黑色,體表具灰黑色或淡綠色、
鐵銹色(隨不同種類)的絨毛狀物,頭胸甲鰓區(qū)變黑,病蝦早晨浮于水面,反應遲鈍、不攝食、不
脫殼、生長停滯,主要影響對蝦呼吸。有這種病的蝦生長緩慢,吃食消減,少脫殼,養(yǎng)殖時間長,
成本高。
防治:發(fā)現(xiàn)這種病蝦先連續(xù)兩天排換水,每次排換30公分水,先用卓越凈水王潑水,然后用
卓越新纖蟲凈( 300~400克/畝.米)全池潑灑,情況嚴重加大用量。
內服:健長靈(1%)、保肝促長靈(1%)、凈水王(按1%)、對蝦多維(按0.3%)拌料內服。
◇黃頭病
病因:黃頭病毒感染引起。
病癥:病蝦活力低下,食欲減退,不規(guī)則地游動于水面,頭胸甲呈黃色或發(fā)白、膨大,鰓變
成淡黃色到棕色,肝胰腺變?yōu)榈S色,此病尤以幼體及50~70天齡蝦發(fā)病嚴重,死亡率高達80~90%
。
治療:
潑灑:用綠康露(120ml/畝.米)稀釋200倍進行水體消毒,2-3天后半部用卓越活菌王與沸石
粉混合全池潑灑。
內服:將紅白靈(1%)、護肝寶(1%)、對蝦多維(0.3%)、卓越噬菌皇(1%)、健長靈(1%),拌料每天2次
,連用3~5天。
◇維生素C缺乏病
癥狀:在腹部、頭胸甲和附肢關節(jié)處或關節(jié)附近,腮以及前、后腸壁上出現(xiàn)黑斑,厭食、腹
部肌肉不透明。
治療:
1. 用卓越高穩(wěn)C潑水,用卓越高穩(wěn)C(按0.3%)、健長靈(按1%)、粘合劑包埋內服,早晚各1次
,連服5天。
2.如水中有益藻類缺乏,可適當追加卓越肥水王和單胞藻,培養(yǎng)有益藻。
◇黑鰓、黃鰓病
病因:氣單胞菌或弧菌感染引起
病癥:頭胸甲下緣近步足處呈黑色或淺黃色,鰓絲水腫,呈黃色,時間一長易出現(xiàn)爛鰓。特
別在下雨天后,因水體上下鹽度不勻而分層,或PH值突變,亞硝酸鹽含量過高時極易發(fā)生此病。
防治:
用卓越噬菌皇 (300ml/畝.米)稀釋100倍后潑灑,2~3天后用連用2次卓越活菌王。如水體中
亞硝酸鹽含量偏高及底質惡化時,應先用底改霸王和降解靈。
內服:卓越噬菌皇(1%)、護肝寶(1%)、對蝦多維((按0.3%)、健長靈(1%)早晚各1次,連
服3~5天
◇腸炎病
病因:因細菌感染或攝食某些藻類中毒引起。
病癥:病蝦消化道呈紅色,有的胃部呈血紅色,中腸變紅且腫脹,直腸部分外觀混濁,界限
不清。
防治:
潑灑:用卓越噬菌皇 (300ml/畝.米)稀釋100倍后潑灑。
內服:卓越噬菌皇(1%)、卓越凈水王(1%)、護肝寶(1%)、對蝦多維((按0.3%)早晚各1次
,連服3-5天。
◇肌肉壞死?。ɑ蚣∪獍诐岵。?br />
病因:長期高水溫、低溶氧,水域污染或由弧菌侵入引起應激反應后出現(xiàn)的病癥。
病癥:病蝦腹部有白色斑點,后半部或整個腹部皆為白色,行動反常,表現(xiàn)不安,常在水面
活動或跳出水面。
防治:添加20-30的新鮮海水,加高水位,用降解靈與底改霸王混合后全池潑灑。
內服:護肝寶(1%)、健長靈(1%)、保肝促長靈(1%)早晚各1次,連服3-5天。
◇白黑斑病
病因:由于養(yǎng)殖環(huán)境異?;蝠D料質量低劣而引起的蝦體自身生理性反應病癥。
病癥:對蝦腹部每一節(jié)兩側甲殼的側葉對稱地出現(xiàn)一個白色斑塊,斑塊形狀大致呈橢圓形,但
不規(guī)則,隨著病情發(fā)展,一些病蝦的白斑能轉變?yōu)楹诎呋虬缀诎吖泊?有的病蝦頭胸甲兩側、第二觸角
鱗片、額角、尾扇等也會出現(xiàn)白斑,感染率和死亡率可達50%以上。
防治:提高蝦池水位,保持優(yōu)良水質,用卓越凈水王(500ml/畝.米)解毒護水,正午前后不
驚擾池蝦,飼喂優(yōu)質飼料,補充卓越對蝦多維(0.4%)、豐蝦活力素(0.3%)等增強抗病力和抗應激
力。
◇痙攣病(抽筋癥)
病因:由于養(yǎng)殖環(huán)境中理化因子異常或高水溫蝦受驚、或投喂低腐敗變質飼料而引起。
病癥:發(fā)病對蝦開始時肌肉痙攣并向腹部彎曲,嚴重時尾部緊貼在頭胸部的腹面,身體僵硬
,失去游泳能力,側臥于池邊水底,有的伴有腹部肌肉變白,不透明,這種病蝦一般不能恢復而常
死亡。
防治:發(fā)病季節(jié)多換水,提高水位,白天不用拉網(wǎng)、拖網(wǎng),改在晚上用筐網(wǎng)取蝦,先用卓越降
解靈(500克/畝.米)+卓越高穩(wěn)C(250克/畝.米)潑水以抗應激,同時補充對蝦多維(0.4%)、健
長靈(0.5%)、卓越鈣(0.5%)等維生素或礦物質有助于預防痙攣病和恢復健康。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