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個獸藥廠家在不斷的炒作概念,稱中藥的提取物能抗各種病毒,其實這種抗病毒理念是對中醫(yī)藥理論的歪曲。中醫(yī)是以辯證施治為基礎(chǔ)的。比如秋天是腹瀉等疾病高發(fā)季節(jié),中醫(yī)認為,腹瀉主要分為傷食瀉、風寒瀉、濕熱瀉、脾胃虛弱瀉等幾種,對于不同類型的腹瀉,用藥方面上會存在很大的差異。傷食瀉以消積化食、和中止瀉為治則,方用保和丸加減:焦山楂、六神曲、法半夏、茯苓、陳皮、連翹、炒麥芽、萊菔子等。風寒瀉以疏風散寒,化濕和中為治則,方用藿香正氣散加減,藥用藿香、蘇葉、白芷、腹皮、厚樸、陳皮、半夏、生姜、茯苓、蒼術(shù)等。濕熱瀉以清熱利濕,和中止渴為主,方選葛根芩連湯加減,藥用葛根、黃芩、黃連、車前子(包煎)、蒼術(shù)、木香等。脾胃虛弱泄瀉以健脾益氣,助運化濕。以參苓白術(shù)散加減為主:黨參、白術(shù)、茯苓、山藥、苡仁、焦山楂、焦神曲、陳皮、砂仁(后下)等。脾腎陽虛泄瀉以補脾溫腎,調(diào)中止瀉為主,以附子理中湯合四神丸加減:熟附子、炮姜、五味子、米殼、吳茱萸、黨參、白術(shù)、補骨脂、肉豆蔻等。傷陰泄瀉以酸甘化陰,生津救液為治則,以連梅湯加減:烏梅、白芍、麥冬、生地、石斛、葛根、黃連、黨參、生甘草等。傷陽泄瀉以溫補回陽,救逆固脫為治則,方用參附龍牡湯加減:人參、附子、煅龍骨(先煎)、煅牡蠣(先煎),若泄瀉不止者,加干姜、白術(shù)。如陰陽兩傷泄瀉,治療時應(yīng)當回陽、救陰并舉,方用參附龍牡救逆湯合連梅湯加減。以上腹瀉必然有病毒感染性腹瀉,那么僅用抗病毒類中藥提取物就一定有效嗎?
該貼已經(jīng)同步到 kltdzhong的微博 |
結(jié)束時間: 2014-1-11 21:54
正方觀點 (1)
中藥治療病毒病是肯定的,需要確定主要成分,提高提取物含量。
|
|
VS |
|
反方觀點 (0)
中藥是以中醫(yī)理論治療的,不存在抗病毒不抗病毒的問題,需要辯證施治。
|
辯手:0 ( 加入 )
|
|
辯手:0 ( 加入 )
|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quán)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