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8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細菌性雞病之禽沙門氏菌病的流行特點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14-4-29 09:01:2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禽沙門氏菌病是由不同血清型的沙門氏菌所引起的不同類型雞病的總稱。它包括雞白痢、禽傷寒和禽副傷寒三個可以相互區(qū)分的雞病。
    1.雞白痢的流行僅限于雞與火雞,其他家禽、鳥類可自然感染。不同品種與性別的雞在易感性方面差異顯著,如來航雞等輕型雞的感染率比重型雞高,母雞的陽性率比公雞高。本病的死亡僅限于2-3周齡的雞,發(fā)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經蛋垂直傳播史本病最重要的傳播方式。隱形感染的母雞排卵后卵子受到感染而使蛋帶菌,造成蛋內感染。隨著病雛胎絨的飛散,糞便的污染,孵化室、育雛室內的所有用具、飼料、飲水、墊料及其環(huán)境都被嚴重感染,造成了本病的水平傳播。感染雛多數(shù)死亡,耐過者及同群未發(fā)病的帶菌雛,在長大后將有大部分成為帶菌雞,產出帶菌蛋,又孵出帶菌的雛雞。因此有雞白痢的種雞場,每批孵出的雛雞都會發(fā)生雞白痢病,形成反復感染,循環(huán)發(fā)病,代代相傳。

    2.禽傷寒主要發(fā)生于雞,且主要感染成年雞和青年雞,種雞群如有禽傷寒陽性雞,其后代1日齡即可出現(xiàn)死亡并持續(xù)到開產?;痣u、珠雞、孔雀、雛鴨等也可自然感染。

    禽傷寒可通過多種途徑傳播,但感染雞通過種蛋將病菌傳染給后代是本病最重要的傳播途徑。這種雞還可通過排出的糞便經消化道途徑將病水平傳染給同群雞。

    3.禽副傷寒可通過消化道等途徑水平傳播,也可通過蛋而垂直傳播。病愈禽成為帶菌者。污染的飼料、飲用水和蛋殼成為主要傳染媒介。其中飼料是禽副傷寒沙門氏菌很常見和很重要的傳播媒介,各種飼料中以魚粉的污染最常見。各種禽類均可感染,以雞、火雞和鴨最多見,常在10周齡內嚴重爆發(fā),死亡率可達20%。1月齡以上的家禽很少死亡,成年雞呈隱形或慢性經過。

中國畜牧人網(wǎng)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lián)系我們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0 12:19,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