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9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飼料] 知道你的玉米為啥賣不出去嗎?看后恍然大悟!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16-7-30 18:21:22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我國糧食連續(xù)十一年增長,雖然有結構性短缺的問題存在,但目前我國糧食產量總體出現過剩,去庫存壓力較大是一個誰都不可否認的事實啊。糧食主產區(qū)出現糧賤傷農,糧食賣不出去的情況。然而就在此種形勢下,我國卻是玉米的凈進口國,廣大農民都蒙了啊!覺得真是讓人匪夷所思。

  其實出現這樣情況的原因其實也不難理解,一是我國玉米產量已出現供過于求的情況,國內所生產的玉米已經無法完全自行消化,所以出現了去庫存的壓力;

  二是進口玉米到岸價格比咱們本土的玉米便宜太多了,如果你是用玉米的企業(yè),你會選擇國外便宜的進口玉米還是國內貴的本土玉米?答案顯而易見;

  三是玉米下游產業(yè)的發(fā)展不夠,部分企業(yè)的決策人都是外國人,是外資企業(yè),人家選擇自己的玉米,導致對咱們本土玉米的消化不夠。

  先來說說玉米的產量問題,根據國家統計局發(fā)布的2015年糧食播種面積和糧食產量統計,玉米已是我國播種面積最大,總產量最高的第一大糧食作物,已完全超過了水稻。

  2015年我國玉米播種3811.7萬公頃,總產是22458.0萬噸,占全國糧食產量的36.14%。2016年3月28日,國家發(fā)改委、財政部、國家糧食局等部門召開媒體通氣會,正式宣布:2016年東北三省一區(qū)將取消玉米臨時收儲政策,調整為“市場化收購”加“補貼”的新機制。即標志著我國糧食進入去庫存時代。

  第二個是進口玉米相對于本土玉米具有價格優(yōu)勢,用糧企業(yè)選擇進口玉米的意愿度更高。眾所周知,為提高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保護種糧效益,國家一直在提高玉米的臨儲收購價格,然而國際玉米近兩年價格走低,導致國內玉米價格高于國外玉米價格。雖然玉米價格自去年開始便出現下滑的情況,但當前進口玉米到岸完稅價為1666元/噸,而國內玉米平均價格在1841元/噸,進口玉米的價格優(yōu)勢依然存在。

  第三個是玉米下游產業(yè)的發(fā)展滯后,需求不夠,導致玉米產量過剩。玉米深加工首先是從淀粉開始,還有一些副產品如胚芽油、蛋白粉等,然后由玉米淀粉再開始進一步加工。

  然而我國玉米的深加工由于受到托市及政策制訂的落后性(目前深加工的政策都是基于多年前國情及供需制訂的)導致企業(yè)產能開工嚴重不足,東北地區(qū)玉米深加工產能開工率甚至只到50%。然后就是養(yǎng)殖業(yè)受肉類產品的價格波動的需求變化大。

  上述幾方面的原因導致我國玉米現在確處于產能過剩的狀況,所以很多人說都那么多糧食了,賣都賣不出去了,為什么還要進口玉米?

  首先說我國玉米搞出口,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原因如上文提到的本土玉米較進口玉米完全沒有價格競爭優(yōu)勢那為什么國家還要進口玉米,這就要提一個玉米進口配額的問題。

  玉米進口配額其實本身就是為了要減少玉米的進口量,因為用糧企業(yè)對于進口玉米量需要提前申請,國家可以由此來控制玉米的進口量。而國內玉米價格高及玉米品質普遍偏低,不能滿足部分用糧企業(yè)對高標準玉米的需求是產生玉米進口的主要原因。

  那我國到底進口了多少玉米呢?2016年我國玉米的進口配額是720萬噸,而結合前幾年玉米收儲及拍賣的情況,目前國內玉米儲量在2.7億噸左右,相比較而言,進口量真的是微不足道。

  其實國家在為保障玉米產業(yè)發(fā)展,不至淪為下一個大豆產業(yè)上是做了極大的努力的。

  來源:糧油報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

中國畜牧人養(yǎng)豬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4 09:02,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