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雞是個精細活,尤其是肉雞,飼養(yǎng)短短幾十天就要出欄,所以在整個養(yǎng)殖過程中,不允許出現(xiàn)任何差錯。飼養(yǎng)管理哪怕出現(xiàn)一次失誤,就會對最終的生產性能產生影響,比如料肉比增高、體重不達標、死淘率增加、病情控制不住,甚至被迫提前出欄等等,最終導致養(yǎng)殖失敗直接影響經濟效益。
所以,在養(yǎng)殖過程要不斷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在實際操作時,盡可能做到合情合理,精準無誤,將養(yǎng)殖風險降到最低。
具體飼養(yǎng)管理該如何操作?筆者根據多年的一線養(yǎng)殖經驗,總結了一些養(yǎng)雞最容易疏漏的細節(jié),借此與大家分享。獸藥網1866.tv
1溫度控制不好
溫度控制不好有兩種情況,一是溫度偏低,另一個就是溫度偏高。
一般情況下溫度偏低的情況比較少見,大多數情況是溫度偏高。有很多人認為溫度高些雞只容易飼養(yǎng),所以每一次進雞之前都把育雛室內溫度升到35℃~36℃,甚至是更高。實際上是不需要這樣高溫度的,雛雞經過長途運輸,有的已經顯出輕微的脫水癥狀,進入育雛室后還需要有一定的適應時間,如果一進入育雛室就遇到高溫,這對于雞群來說是一種強烈應激,很容易造成部分雛雞脫水更加嚴重。所以,建議在雛雞進入育雛室之前,育雛室溫度控制在30℃左右,待到雞群全部進入雞舍后,再將溫度逐步升高,直到雞群完全散開,適應育雛室內的溫度。然后將溫度恒定在這個水平。
當然,育雛室內溫度低也是不可以的,會造成嚴重的雛雞臍炎、白痢,卵黃吸收不良或不吸收??傊r階段是非常重要的,管理不好就會影響雞只終生的生長。
2通風不合理
通風不合理常見的表現(xiàn)有不敢通風和亂通風兩種。
最多見的是養(yǎng)殖場不敢通風,尤其飼養(yǎng)周期的前期階段,很多人都覺得雞日齡小,怕受涼,不敢通風。或者認為雛雞舍內環(huán)境尚可,用不著通風。但是這就會為后期通風工作埋下隱患。前期不敢通風,倘若雞群到了20多日齡,感覺舍內空氣質量較差或者需要降低室內溫度而進行通風時,如果通風量過大,雞群就會表現(xiàn)出不適,嚴重的會出現(xiàn)感冒的現(xiàn)象。如果通風量過小又達不到改善空氣質量的效果,雞群依然會出現(xiàn)呼吸道問題。
筆者在此建議,(尤其封閉式雞舍)雛雞在第一天(最遲不超過4天)進育雛室就要緩緩地通風,通風的目的是保持雞舍內空氣新鮮,氧氣充足。一定要在保持雞群適宜溫度的情況下,盡可能早得讓雞群適應通風,這樣,到了20多日齡,需要加大通風量的時候,雞群就能夠適應,很少出現(xiàn)感冒的現(xiàn)象。
還有就是亂通風,根本不管雞群的狀態(tài)如何,只是憑著自己的想象和感覺,隨意開窗、開風機,這樣的管理方法是不可取的。
3濕度控制不好
濕度問題比通風還難掌握,由于現(xiàn)在養(yǎng)殖設備比較先進,大部分都是熱風爐送風,在育雛期需要的溫度又高,所以熱風爐不停的工作,造成舍內干燥,濕度不夠。這樣就會對雞群的呼吸系統(tǒng)產生影響,尤其是肺臟,怕熱怕燥,所以高溫和干燥會讓肺部受損,造成后期肺炎、氣囊炎增多。也有的是濕度過高,尤其是在冬季雞舍密閉,濕氣排不出去,墻壁和房頂都是細密的水珠,這樣就會引起雞群發(fā)生腸炎、大腸桿菌病、關節(jié)炎、葡萄球菌病等多種疾病。
4過分依賴設備
有些養(yǎng)殖場投資很大,設備也很先進,但是雞群仍然飼養(yǎng)不好。主要原因是過分依賴于設備,而忽略了人為因素。比如說通風,調好了風機和通風口,設定了時控,就以為做到位,而不經常觀察雞群的狀態(tài),萬一天氣變化或者風機停轉,就會造成雞舍發(fā)悶(尤其是后半夜)空氣不流通問題。再比如說飼喂加料,按鈕一按,自動加料機緩緩啟動,就放心了。如果有的地方吃不完,有的地方不夠吃,就要人工勻料,否則雞群會出現(xiàn)個體大小不一,進而導致腺胃炎疾病發(fā)生。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