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施增斌
來源:養(yǎng)豬職業(yè)經理人
導讀
母豬產后不食是母豬哺乳期常見病之一,是指母豬自分娩之日到哺乳結束這段時間內發(fā)生的以食欲不振,甚至廢絕為主要臨床癥狀的一種病理現(xiàn)象。該病一旦發(fā)生輕則造成母豬體重快速減輕,泌乳機能下降,從而導致乳仔豬腹瀉、抵抗力減弱、生長緩慢甚至變成僵豬或發(fā)生死亡;重則因頑固性不食而高度消瘦,出現(xiàn)斷奶后乏情,或斷奶后雖能發(fā)情配種,終因機體營養(yǎng)匱乏而減少下一胎產仔數(shù),或久配不孕甚至衰竭死亡。
一、 病因
1. 營養(yǎng)失調:母豬妊娠期膘情控制欠佳導致營養(yǎng)過剩,體軀過肥,或圍產期飼喂不當;妊娠期飼料單一,營養(yǎng)水平過低,導致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缺乏或不足,特別鈣、硒、B族維生素、維生素E缺乏。
2. 生產應激:在規(guī)模養(yǎng)豬生產中,負擔繁重的母豬在諸如驚恐、免疫、驅趕、噪音、高溫、高濕、通風不良等環(huán)境中均可導致應激的發(fā)生。
3. 供水不足或水質差:一些豬場由于管理疏忽,如飲水系統(tǒng)被阻塞,或長期水線未做清洗,導致水中含有青苔、鐵銹等異物;或飲水受到污染,久而久之,前者導致相對缺水,后者引起胃腸道疾病。
4. 普通?。杭纳x、胃腸炎、胃潰瘍、便秘等在生產應激的誘導下病情加重。母豬產程超過四個小時,特別是難產時助產不力、不當?shù)染衫^發(fā)本病。
5. 產后感染:產后護理不當,各種病原微生物如大腸桿菌,棒狀桿菌,葡萄球菌,鏈球菌,放線桿菌等常常感染生產母豬,引起消化吸收機能紊亂而不食。
6. 其它疾病因素:流行性腹瀉、藍耳病,飼料霉變等原因導致母豬不食。
1.jpg (124.1 KB, 下載次數(shù): 1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6-9 14:23 上傳
二.發(fā)病機制
長期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缺乏,致使機體抵抗力下降、應激性增高而代謝紊亂。
妊娠期營養(yǎng)過?;驀a期飼喂不當、過度飼喂,導致母豬體內血糖含量過高,反射性抑制采食和消化吸收機能;
產后一周內母豬伴有胃腸遲緩,飼料供給量太多,或飼喂量遞增過快,則可加重胃腸負擔。
各種致病因素直接或間接刺激胃腸粘膜上的感受器,反射性或直接擾亂胃腸的正常分泌、運動和消化機能。
三、癥狀
臨床多數(shù)病例僅表現(xiàn)出間斷性、反復性的食欲廢絕,母豬在每次飼喂時,都會站起來拱料,但就是不吃。
有的豬可能飲欲大增,有的有異嗜現(xiàn)象,對青綠飼料尚有一定的食欲;
頭胎母豬精神緊張,對環(huán)境恐懼,不敢在飼槽中采食。
大部分母豬精神、體溫、脈搏、呼吸沒有明顯異常。
嚴重產后感染引起的不食母豬,可能從產道排出異物,體溫升高,呼吸加快,精神沉郁等癥狀。
一般患豬都出現(xiàn)便秘,尿黃,甚至糞球上覆蓋有粘液、偽膜,可視粘膜甚至皮膚表現(xiàn)不同程度的黃染。
患豬眼角粘有黑褐色眼屎,眼結膜潮紅,鼻鏡干燥。
部分患豬有嘔吐現(xiàn)象,嘔吐物多為黃色、酸臭的液體,或夾雜有未消化的飼料。
2.jpg (54.59 KB, 下載次數(shù): 1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6-9 14:23 上傳
四、綜合防治措施
(一) 預防
1、加強妊娠期飼養(yǎng)管理
(1) 提倡使用全價配合飼料飼喂母豬,注意母豬膘情控制,要按體重及BCS評分情況喂豬以期達到種用標準體況。加強母豬在妊娠期的運動,增強體質。有條件的豬場適當給予飼喂青綠飼料。
3.jpg (187.13 KB, 下載次數(shù): 1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6-9 14:23 上傳
表1.妊娠期標準的飼喂程序
(2) 加強圍產期母豬的飼養(yǎng)管理,產前一周每天按妊娠后期給料量的1/7遞減,產仔當天僅喂給麩皮鹽水、產后一周之內,第二天給予2.5Kg飼料,以后每天按0.5kg的飼料量遞增。產后第8天至斷奶當天,帶仔12頭的母豬采食量在6Kg以上,在保證旺盛食欲的基礎上足量供食。
4.jpg (105.16 KB, 下載次數(shù): 1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6-9 14:23 上傳
表2.母豬一個輪回飼養(yǎng)標準程序
(3) 加強產仔母豬的環(huán)境控制,溫度適宜,保持18-20度為宜,清潔衛(wèi)生,通風暢通、避免驚群、減少噪音。
(4) 經常檢查飲水系統(tǒng)、供給充足清潔的飲水。
(5) 做好免疫預防,以免疫為主導,加強衛(wèi)生消毒工作。
(6) 做好飼料貯存工作,嚴防飼料發(fā)霉變質。
2、合理的藥物保健
(1) 母豬產前3天至產后7天飼料中添加抗熱應激添加劑“耐可舒”2000g/噸。
5.jpg (205.99 KB, 下載次數(shù): 1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6-9 14:23 上傳
(2) 妊娠期飼料單一的母豬,于產前7天,肌肉注射0.1%亞硒酸鈉-VE10ml。
(3) 母豬產前產后用0.1%高錳酸鉀溶液清洗乳房及外陰。
(4) 臨床如發(fā)現(xiàn)母豬胎衣沒有排出或者排出不全,根據(jù)情況可肌肉注射催產素5-10IU,青霉素160萬3支, 鏈霉素100萬2支,氟尼辛葡甲胺10-15ml,抗感染同時促進胎衣排盡。
(5) 產前14天在妊娠舍要用碩騰公司的“通滅”給藥一次。
(6) 轉入產房前,母豬淋浴洗澡,然后用默沙東公司的“特敵克”1:250噴灑全身。
6.jpg (48.94 KB, 下載次數(shù): 1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6-9 14:23 上傳
(二)治療措施
母豬產后一旦表現(xiàn)食欲減退或廢絕,應立即對照以下分析查明原因,做到對癥治療。
(1)因產后母豬衰竭引起不食,體溫一般正常,四肢末梢發(fā)涼,可視粘膜蒼白,臥多立少。不愿走動,精神狀況差。治療方案:50%葡萄糖100ml、維生素C20ml一次靜脈注射。
(2)因產后母豬大量泌乳,血液中鈣的濃度降低導致母豬產后不食。治療方法:10%葡萄糖酸鈣60-100ml,5%葡萄糖500ml,維生素C20ml,靜脈注射,連注2-3日。
(3)因母豬分娩時欄舍消毒不嚴,助產消毒不嚴格,病原菌趁虛而入引起泌尿系統(tǒng)疾病,導致豬產后不食,治療方法:青霉素480萬,德國拜耳的“科特壯”15ml,5%葡萄糖鹽水500ml,每日2次,靜注2-3日,如果病原體侵入子宮,用湖南加農正和的“宮炎凈”100ml母豬子宮灌注。
7.jpg (73.57 KB, 下載次數(shù): 1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6-9 14:23 上傳
(4)母豬產后因感冒、高燒引起母豬產后不食,臨床比較常見,體溫升高、呼吸心跳加快,四肢、耳尖發(fā)冷,泌乳減少。治療方法:慶大霉素5ml×5支,氟尼辛葡甲胺20ml,維生素C20ml,5%葡萄糖生理鹽水500ml靜脈注射,每日2次。
經理人.jpg (133.11 KB, 下載次數(shù): 1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6-22 13:52 上傳
感謝作者對此文的付出,畜牧人網(wǎng)站已獲授權轉載,若需轉載的朋友,請聯(lián)系作者!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