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579|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葉檀:為何銀行業(yè)資本霸權主義橫行無忌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06-10-6 08:46: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6年09月30日 09:45 <br>【來源: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作者:葉檀】<br>
<br>
每個人都想以低成本得高收益,銀行也不例外。在中國市場化過程中,金融機構首先學會的就是嫌貧愛富,所謂理財(相關:證券 財經)、所謂中間業(yè)務、銀行對客戶查詢收費種種,不過是富貴病的表征。上市之后,情況恐怕會愈演愈烈,因為從薪酬到經營模式,中國的本土有官員身份的準銀行家們,無不把眼光盯住花旗、匯豐。<br>
<br>
經營方式固然沒有對錯之分,只有成功失敗之分。但中國的問題在于,由于所有的銀行都心懷同樣的“遠大”志向,導致嚴重的同質化競爭,那些眼光向下肯為平頭百姓服務的銀行幾乎不見蹤影。這并不表現(xiàn)為直接拒絕為中小客戶存儲貸款,而更多地表現(xiàn)為日益蔓延的收費性服務、對輿論抨擊的漫不經心等等。 <br>
<br>
無怪乎被世界公認的“窮人銀行家”、孟加拉格萊珉銀行的創(chuàng)始人尤努斯教授認為,貧富產生的根源之一是金融隔離政策。我們被諸如窮人沒有信用等一些先入為主的觀念所主導,這導致了金融霸權主義在世界范圍內橫行無忌,當許多大機構以異常繁瑣的表格與整天飛來飛去尋找項目的高成本為企業(yè)服務時,又有多少人反省,這些成本能夠讓多少窮人脫貧?國內的銀行被地方政府、大機構、大企業(yè)的壞賬弄得一籌莫展,卻仍在金融隔離觀念的支配下樂此不疲。<br>
<br>
今年63歲的尤努斯在美國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他于1972年回國,當他想試著說服銀行向窮人提供貸款、以使窮人擺脫由于依賴高利貸而陷入的赤貧生活時,所有的銀行都拒絕了他的建議,因為貸款給沒有能力提供擔保的人“不符合經濟學規(guī)律”。尤努斯開始打破金融霸權主義的嘗試:1976年,他第一次把27美元借給喬布拉村的42名村民,然后到學校附近的銀行以自己的名義申請了1萬塔卡(約合174美元)的貸款,然后把這些錢以小額貸款的形式貸給需要的人。<br>
<br>
格萊珉銀行以實踐打破了資本霸權主義臆造的神話:格萊珉銀行的貧苦貸款者擁有94%股權,政府僅占6%;貸款不需要擔保抵押、法律文件、團體擔?;蜻B帶責任;貸款償付額超過40.46億美元,還貸率為98.89%,2003年盈利550萬美元。到目前為止,格萊珉銀行已經向240萬個孟加拉農村家庭提供了38億美元的貸款,59%的家庭跨越了貧困線。<br>
<br>
格萊珉模式的成功,證明資本霸權主義只不過是金融機構為自己捆綁住有錢者所提供的體面借口。到目前為止,格萊珉模式仍然廣遭質疑,包括許多國際組織,他們無法相信或者說不愿相信這樣的模式能夠運轉成功。但比起千萬人的生活質量的改進,這種質疑顯得微不足道。<br>
<br>
目前格萊珉信托已在中國開展了16個項目,向5.35萬人提供了共163萬美元(折合人民幣1304萬元)的貸款。如果我們僅將此視為普通扶貧工程,將失去一次可貴的破除金融資本霸權的機會。金融霸權在我國不僅表現(xiàn)為行業(yè)禁入、對民間借貸的歧視,同樣表現(xiàn)為對窮人信用與需求的輕蔑。要破除銀行的資本霸權主義,我們不僅應該提供民間信貸的土壤,取消對自發(fā)的滿足民間借貸的嚴厲管制,還應逐步將資本的控制權部分回歸于民間金融機構。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fā)
 樓主| 發(fā)表于 2006-10-6 08:47:52 | 只看該作者

re:我也相信他們是最守信用的人。

我也相信他們是最守信用的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lián)系我們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

中國畜牧人養(yǎng)豬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4 04:58,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