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春天的故事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粗纖維含量和可制粒性

[復制鏈接]
31
發(fā)表于 2008-6-23 20:19:43 | 只看該作者

關于纖維與造粒

一般飼料原料中的纖維并不妨礙造粒,相反適當?shù)睦w維不僅有助于造粒,并對顆粒的柔性有貢獻,不至于形成過多的回機料或粉料。其中纖維的形態(tài)或理化性質決定了纖維在造粒中的影響。

礱糠不會被糊化,粉碎會使礱糠纖維顆粒變的更??;纖維本身也不具有粘結性,但礱糠在顆粒制造中具有良好的契合性能和潤滑性能,即使大顆粒的礱糠在造粒中也會自動折斷,并適應幾乎所有孔徑的環(huán)膜。

由于礱糠有良好的契合性能,因而可以和淀粉質粘合劑充分的膠合,比如次份,或者面粉,并提高造粒的效率。假如礱糠和豆粕混合制粒,那就是一個問題了。

在廣東草魚料中,經(jīng)常會添加超過15%的礱糠,而在一些地區(qū)的鵝料中,會添加30~35%的礱糠造粒,都不會有問題,取決于與什么配合。
版權聲明:本文內(nèi)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32
發(fā)表于 2008-6-23 20:20:35 | 只看該作者

關于纖維含量與顆粒品質

一般而言,一定的纖維含量,比如3~5,不僅有助于提高造粒效率,同時也可以提高顆粒的柔性和韌性,不至于造成過多的回機和碎料;但隨之纖維含量的增加,顆粒的表面會趨于粗糙及扭曲,并使顆粒變的松散易碎。


一個完整的配方設計過程,顆粒料的工藝配合,也是配方的重要組成部分。

適合的配方與工藝可以通過以下的方式檢驗:環(huán)膜物料出口溫度-調質器出口溫度《12度;一般為9度,超過這個溫度越多,說明配方或者工藝改進的空間就越多。
33
發(fā)表于 2008-6-24 23:55:17 | 只看該作者
怎么沒有跟貼了?:liuhan:   是不是什么錯了?:wenti:
34
發(fā)表于 2008-6-25 00:29:44 | 只看該作者
老大,退一步海闊天空,你全部說完了,叫我們說什么啊?:liuhan:
35
發(fā)表于 2008-6-25 10:31:29 | 只看該作者

是細米糠的問題

低檔料的細米糠要高些,如果低檔料統(tǒng)糠太高(30%),那就要用比較多的細米糠才能做出粒來
36
發(fā)表于 2008-6-25 23:43:45 | 只看該作者
:wugu:   下回慢慢說,怕沒寫完,回頭又忘了。。。:5s:

我猜的玉米是烘干的,春天也不回,也許判斷錯了啊。。

[ 本帖最后由 gbmmr 于 2008-6-27 01:30 編輯 ]
37
 樓主| 發(fā)表于 2008-6-29 13:27:10 | 只看該作者
gbmmr說對了,確實是烘干玉米.小麥是用2.5篩網(wǎng)粉的.這幾天一直在市場忙,沒有及時回復,很抱歉啊盧總.:L: 感謝您給出非常精彩的解答.:lol

[ 本帖最后由 春天的故事 于 2008-6-29 13:45 編輯 ]
38
 樓主| 發(fā)表于 2008-6-29 13:41:1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5樓 做飼料的 的帖子

關于小麥淀粉糊化的溫度,在工藝上有考慮到,能控制在80度左右.不知合適否?但如果提高次粉用量減低小麥量制粒性又會有好轉.這又如何解釋?又大料里用的是肉粉非肉骨粉.
39
發(fā)表于 2008-6-29 20:09:55 | 只看該作者
懷疑你們那里的次粉,基本是麩皮。小麥用多了,物料發(fā)粘,制粒困難啊:6f:
40
發(fā)表于 2008-6-30 01:57:1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7樓 春天的故事 的帖子

張總,做的是多大顆粒呢?
小麥是否可以用2.0的篩片粉碎呢?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lián)系我們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11 00:25,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